第 1338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臣现在这样觉得乌维死的好,死的妙的态度。

肯定会激怒瓯脱氏族以及皋兰氏族。

让他们对单于庭离心离德。

而那些靠近长城的中小部族,恐怕会在恐惧中背叛匈奴,投奔汉朝,去给汉朝当狗腿子!

这样的例子,在过去,并不罕见。

五年前,不就发生了三个部族,带着人民一起投奔汉朝的例子吗?

再向前追溯,十几年前的汉匈大战,起因不也是某个匈奴大贵族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杀,他的儿子章尼带着数千部众越过长城,寻求汉朝庇护引发的吗?

更别提,现在汉朝在边塞,大搞所谓的‘三表五饵’,疯狂拉拢那些中小部族。

整个幕南的部族,无论大小,几乎都有汉朝人的影子在其中若隐若现。

现在,单于要是公开表示——乌维死的好。

那么……

兰陀辛已经不敢想象了。

可惜,兰陀辛的担忧,在军臣眼里,连个狗翔都不如!

军臣哈哈大笑:“左大都尉?皋兰王?本单于前两天才见过他们,他们跪在本单于面前,如同一条温顺的猎犬!”

军臣确实有理由如此骄傲。

攻灭大宛,匈奴帝国的财富暴增。

数十万奴隶,尤其是那些女奴的出现,足以让他的威权,恢复到巅峰,甚至可以与老上单于比肩了。

在他眼里,区区一个左大都尉,区区一个皋兰王。

加起来也才不过四万邑落!

其中更有一半以上的邑落,是忠于单于庭的。

他们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真正的右贤王和尹稚斜的死忠,不是在六七年前就死在了单于庭的那个流血的夜晚,就是跟着尹稚斜,撞死在了汉朝的马邑城下。

在军臣看来,他甚至是巴不得左大都尉和皋兰王跳起来反对他。

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归这两个氏族,将他们的人口和牲畜,充实到单于庭的本部里。

军臣现在已经越来越想要学习汉朝皇帝那样,进行集权了。

在军臣看来,马邑之战,匈奴败就败在体制上。

汉朝因为能集权,所以可以集中力量,而匈奴,却因为内部山头太多,力量无法集中。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当然是收权了。

这也是他西征大宛后立刻收兵回归的原因。

不仅仅是因为捞够了,而且还担心老巢。

更多的原因,还是军臣觉得,他已经可以依靠这样的胜利和那些堆积如山的战利品,开始集权,开始强化单于庭对各个部族和氏族的控制。

如此,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单于庭的许多问题。

兰陀辛见了,张了张嘴,根本说不出话来。

他很清楚,军臣现在在胜利面前,已然膨胀了。

他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无敌的幻想里。

除非,汉朝撕毁和亲协议,不然,他肯定不会回心转意。

“唉!”兰陀辛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从此以后,匈奴帝国的内部,将要多事了。

右贤王和尹稚斜,虽然都已经死了。

死忠也基本被清除掉或者边缘化了。

但,汉朝有句话叫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尹稚斜一系控制幕南部族数十年,经营日久,岂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消除的?

但,兰陀辛也没有办法。

“大单于……”兰陀辛只好退而求其次,提出了另外一个请求:“呼揭王和白羊王被汉朝扣留、羁押,奴才请求,派出使者,前往汉朝长安探视!另外,汉朝的知识和技术,对我大匈奴非常重要,奴才听说,汉朝在其长安,设立了一个‘太学’,请大单于向汉朝皇帝递交国书,请求汉朝皇帝批准,我大匈奴可以派出贵族子弟前往太学求学!”

“两国即为兄弟之邦,那汉朝皇帝就应该同意我国的这个要求!”兰陀辛道:“反之,则可以知道,汉朝人对我大匈奴抱有深刻的敌意!”

这倒是没有问题!

军臣略略一想,就答应了下来。(未完待续。)

------------

第九百六十二节 官员倒逼战争

长安,又一次考举落下了帷幕。 ≧

这一次,参考士子创下了前所未有的记录。

总共有接近两万人报名!

如此多的人参与,以至于整个长安的商业和贸易,在考举前后的这一个多月,繁荣的不像话!

无论是卖奢侈品的,还是经营日常用品的,反正,只要是做生意的,都赚的盘满钵满。

当然,主爵都尉衙门也趁机刷了一波脸。

在公孙弘和主父偃的主持下,主爵都尉衙门,借着考举的机会,从长安九市,收上了接近千万的税款。

仅此一项,就几乎相当于关中去年一年田税的三分之一强了。

这让公孙弘和主父偃的信心爆棚。

但对刘彻来说,本次考举的落幕,意味着麻烦的上演。

“四千多个工作岗位啊……”刘彻将御史大夫衙门上奏的奏疏放在一边,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

这就是考举对于现在的汉室政权的最大考验了。

跟每次只取几十个,撑死一百多的科举不同。

考举,一次录取人数,就是数千。

而且,录取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

就像后世的大学生一样。

随着社会经济展,人民的口袋慢慢的鼓起来。

他们肯定会选择将自己的下一代送去读书识字。

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最终曾经的风流才子,变成明日的市井说书人。

而这却对现行的考举制度造成了冲击。

因为,工作岗位,不是想变就能变出来的。

特别是现在,汉室地方六十余郡,绝大部分的职位,都已经有坑了。

强行把人踢掉,塞进考举士子,不仅仅是对国家的不尊重,更会产生很坏的结果。

想想看吧。

崇祯让李自成下岗,然后李自成就武装上访,让崇祯在煤山上吊了。

所以,其实,现在可供安排的职位,也就只有那些到点了退休的人的职位。

刘彻前几年,已经将这方面的潜能挖空了。

再想指望靠着以新换旧,并不现实。

但,放着这些考上的士子,不给他们安排工作岗位也是要出事情的。

典型的就是黄巢。

英雄豪杰,流落在体制之外,会有怎样可怕的结果。

历史书上,已经写的清清楚楚了。

所以,在实际上而言。

“这是在逼着朕去扩张啊!”刘彻放下手里的笔。

他刚刚绞尽脑汁,从各衙门清理了五百多个到点了还没退休的老干部,给与他们加官一级的荣誉,让他们致仕,从而腾出了五百多个岗位来安置这些考举士子。

但,这只是杯水车薪。

幸亏去年搞了个大新闻,把齐鲁洗了一遍,腾出了至少两千个岗位。

因此,今年勉勉强强,算是能蒙混过关了。

但明年呢?后年呢?

而且,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成长,未来汉室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

这在一方面,会要求刘彻开始改革考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