括奴隶和牲畜以及食物的分配。
但他同时,也需要在作战时,跟随贵族冲锋陷阵。
自然,当他出征,留在家里的妻妾和女奴,就会怀上其他男性成员的孩子。
但,匈奴人对此毫不在意。
只要是自己氏族的种,无论是谁的,都无所谓。
所以,很多时候,匈奴部族内部的氏族血缘关系非常混乱。
于是,匈奴人索性也懒得去理顺这些根本不可能理顺的关系。
所有的子嗣,不管是谁的,都会跟着那个最强的男人,认其为父。
等他死了,继承他的地位的男人,则会一视同仁的,将此人的妻妾和子嗣,都视作自己的妻妾和子嗣。
也就只有在高层的贵族中,才会出现,谁谁谁是谁的孩子这样的高级家庭生活方式。
而这样混乱的制度和家庭生活,也就导致了,在各个邑落中,女性,尤其是漂亮的女奴,是公共设施。
这些被俘被掳的大宛女奴,无论是她们之前是什么地位,拥有怎样的财富。
现在,都被一视同仁的被匈奴人推到在穹庐之中。
年纪从十四岁到四十岁的男人,都有权力推倒她们。
希腊和马其顿的征服者的后代,遭遇了她们完全无法想象的灾难。
在女奴的尖叫和哭喊中,匈奴本部的男性,癫狂的大笑,疯狂的叫喊。
兴奋到极致时,这些男人,无不大喊着:“大单于,大单于,您就是神明与先祖的化身,是天地的宠儿,日月的儿子!”
马邑之战后,一度跌落到谷底的匈奴的民心和士气,靠着这些的发泄以及呐喊,开始渐渐恢复。
挛鞮氏的单于的地位,也因此回到了原先的高度,甚至,其统治基础,更加牢固了一些。
不止是下层的邑落牧民,开始重拾了对挛鞮氏统治的信心。
上层的各部族首领和氏族的族长,也在前所未有的财富和胜利面前,心服口服的跪在军臣的脚边。
一个个都跟温顺的猎犬一样,摇尾乞怜,只求下次西征,单于能带上自己和自己的部族一起去西边发财,享受那些塞人、月氏人、康居人的美酒、女人和食物。
而军臣当然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尽可能的许诺。
以拉拢和团结这些部族和氏族。
这些天来,他每天都是这样。
不断的告诉从四面八方来到单于庭的各个部族和氏族的首领:下次西征,一定带上忠诚可靠的某某部。
终于,当最后一个前来觐见的部族首领带着满意的答复离去。
军臣也满足而疲惫的瘫倒在一块柔软的熊皮垫上,然后,伸手搂住一个身无寸缕的大宛贵女,上下其手的猥亵起来。
而他以为的忠犬且渠且雕难则跪在他的脚边,看着军臣的举动。
自从西征大胜归来后,且渠且雕难就发现,自己的地位和重要性正在下降。
而且,是越来越低。
在马邑之战后,他被获准,可以站着报告。
但现在,他却失去了那个特权。
原因,就在于匈奴西征大胜。
单于庭和贵族们觉得且渠且雕难的作用,也就是那么点了。
这让他感到很憋屈,也感到很羞辱。
“等着吧……”且渠且雕难低下头,露出一个残忍的狞笑:“我会让你们来求我的!”
当自己不再重要了,怎么办?
当然是想办法让自己再次重要起来。
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重要?
经验告诉且渠且雕难,必须让汉军再次痛殴匈奴!
……………………………………………………
以下文字不计入收费:各位全订读者老爷们:请加裙559122186五五、九一、二二、一八六。
嗯,第一批登记好的书已经寄出去了~
但是,还有好多人在书评区喊:书呢?
咳咳~我都宣传好多次了啊~(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九百六十一节 膨胀的匈奴
朝阳东升,浩瀚的居延泽,在阳光下美丽和壮阔。
沐浴着初生的阳光。
匈奴单于军臣,开始了每日必备的拜日仪式。
“伟大的太阳神,感谢您的恩赐,让大匈奴的勇士,击破大宛,获其人口和财富!”军臣五体投地的对着那轮初生的红日恭拜着。
然后,一匹小马驹和整整一箱的黄金,被摆上了祭坛。
一位老迈的萨满祭司,拿着小刀,割开那匹小马驹的喉咙,将它的血,淋到黄金上。
红色的鲜血,热气腾腾,流淌到黄橙橙的金子上。
顿时,所有的贵族和武士,都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撑犁孤涂!撑犁孤涂!”
军臣站起身来,朝着他的臣民挥手。
“明年,本单于将继续率领我大匈奴的无敌勇士,继续西征!”
“卑鄙的月氏人!可耻的康居人还有那些小偷一般的塞人!”
“本单于对先祖和神明发誓,一定要击破他们的王庭!抢掠他们的牲畜!****他们的女人!鞭笞他们的孩子!让大匈奴的马蹄,踏遍整个世界,直到大地的尽头!”
军臣举起双手,大喊:“天神保佑大匈奴!”
“天神保佑大匈奴!”
回应他的是无数的欢呼声。
现在,整个匈奴帝国,多数的部族和人民,已经确信,西方,是他们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仅仅是击破一个大宛国,匈奴就获得了超过四十万的男女奴隶。
其中,适龄的女奴,达到了十万以上!
这意味着,数年之后,匈奴将新增至少二十万的新生儿!
在二十年后,匈奴帝国的骑兵,将增加一半!
单单是人口上的补充,就足以让匈奴帝国恢复到老上单于时代的巅峰!
更何况,从大宛还掠夺了无数的粮食、美酒和黄金珠玉。
这些财富,足以让匈奴帝国的霸业的基础变得更加稳固。
最起码,今年的冬天,匈奴的本部,尤其是单于庭的直属部族,将过上一个没有饥饿,没有忧愁的冬天。
这对匈奴的士气和民心的敛聚增强,如同开了挂一般。
当然,对军臣来说。
这次灭亡大宛,最大的战利品,就是在大宛的某些山谷和牧场里发现的全新的优良马种。
被称为大宛马的优秀良马。
这种马,奔跑起来,快如疾风。
而且,瞟肥体壮,是匈奴到现在为止,所见过的最好的马种。
唯一的缺陷就是这些马太难伺候,太金贵了!
这些马,一般的牧草,根本不吃。
它们只吃最好的嫩草和最有营养的嫩叶。
即便如此,用这些马作为种马,来改良匈奴骑乘的战马,也已经被军臣列为匈奴的头号大事。
当然,这次大宛攻略,匈奴也不是毫发无损。
至少一万骑兵,永远的留在了大宛的坚城下。
还有两三万人负伤。
但这种事情,军臣是不会告诉其他人的。
在结束了这个拜日仪式后,军臣回到自己的单于大帐。
在那里,他见到了已经许久未见的儿子于单和左大将呼衍当屠。
“我的儿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