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5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单的密集型手工业,最终会通向工业化。

而工业化对人类的意义,就像数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第一次从森林走向草原,他们被迫直立,解放自己的双手一般重要。

工业化,哪怕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工业化。

也足以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称霸整个世界。

这是一条唯一能让中国走出历史周期律的道路。

然而,除了穿越者,没有人能知道。

在大家的眼里,事实就摆在他们眼前。

眼前的一切,都属于罪恶和魔鬼的产物。

他们污染环境,制造各种恶臭的废水。

他们挤占土地,让百姓不去耕作,而是来到工坊,被监工和管事****和殴打。

他们甚至不将工人当人看。

在这些工坊里,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人,是带着镣铐在工作。

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思想上,绝不会有士大夫和贵族能接受得了一个这样的‘未来’。

至少,薄世从这里面看不到任何的美好。

有的只是对社稷江山环境的破坏和充满了戾气,完全没有任何温情一面的人际关系。

在薄世眼里,此地就是一个火药桶!

就是一个大泽乡!

这里的工人,似乎只等着有人喊出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他抬起头,看着刘彻,低头说道:“陛下,臣双眼所见的,只有罪恶!”

刘彻点点头,表示赞同。

资本为了利益,会本能的去行动,本能的进行剥削。

逐利的资本,会践踏和撕碎一切旧有的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并且将一切都明码标价,展示给世界。

没有什么,是资本所不能交易和出卖的。

但是……

谁又能想到,在最黑暗最肮脏最不为人所耻的恶臭之中,居然能滋养出空前的文明和空前发达的世界?

即便是,那两位写出了资本论的人,也预料不到,资本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对世界进步的促进。

即使是,那位号召世界无产阶级砸碎自己的枷锁的人,也预见不到,在工业发展和时代进步后,人类居然能做到那样的地步。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祥,人类只用了不到三百年,就摸到了机器生产机器的大智能化时代的门槛。

人剥削机器的曙光初现。

虽然,现在的汉室,别说是工业革命了。

就连工业这两个字,都还没摸到边。

最先进的水力锻锤机械,撑死了也不过是欧陆的中世纪水平。

现在的汉室,总体技术水平和基础积累,大约也就是个唐宋的水平。

甚至,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基础材料和基础学科方面,全面落后唐宋。

也就是在思想上和国家的动员能力和一些特殊项目上超越了唐宋。

以这样的水平,刘彻在有生之年内,是肯定听不到蒸汽机的轰鸣声,也看不到排队枪毙的盛况了。

他能做的,其实也就是打好基础,累积技术,做好准备。

让子孙后代们,能生活在一个那样的时代。

但,刘彻不能将那样的一个未来,告诉自己的臣子和天下的百姓。

因为不会有中国人想要一个天空被雾霾笼罩,河流被污水染成各种颜色,就连空气里也充满了pm2.5的世界。

哪怕你告诉他们,这只是暂时的,只要忍个一两百年,等技术进步了,这些情况就会消失。

这是因为,中国的文明程度实在是太高了。

而文明程度越高,对污染的容忍度就越低,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要求就越高。

所以孟子对齐宣王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故君子远庖厨。

这都是很好的,极好的,甚至非常棒的思想。

后世西方的欧陆,一直要等第三工业革命后,当他们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才会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圣母心泛滥的不可收拾。

连小动保这种可怕的机构都出现,甚至还出现了动物权利高于人类权利的许多事情。

但,恰恰,这种思想是工业之敌,是资本之敌。

工业化必然会污染和破坏环境。

而资本必然会践踏一切人间的公序良俗,将旧有的一切温情脉脉,撕得粉碎。

刘彻对上薄世那双严肃而认真的双眼,他决定用军人的语言,来对薄世解释这一切。

“卿听说过宋襄公的故事吗?”刘彻问道。

“唯!”薄世点点头。

“襄公之前,君子交战,不鼓不成列,不伤二毛,不重伤!”刘彻说道:“此皆先王之教!”

在春秋头号大笨蛋宋襄公之前,在实际上,列**队交战都是这么玩的。

大家打仗像开运动会,甚至,像是去郊游。

也唯有征讨夷狄时,大概有点战争的模样。

而襄公之后,战争彻底走向了残酷。

各种兵法和各种诡计,层出不穷。

甚至,最终出现了白起坑杀赵国俘虏,项羽坑杀秦国战俘这样在三代之时,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三代时,汤武伐桀,战于鸣条,获胜后,连桀都没有杀,而是选择放逐,还分封了夏的王族。

武王克商,甚至保留了许多的商朝遗老。

宋、陈、萁子朝鲜、孤竹国都是商的遗族。

甚至还封纣王的儿子为候。

这都是在今天不可想象的。

在今天,战争,已经彻底走向了为了胜利不择手段。

“然而,谷梁曰:为人君而弃其师,其民孰以为君哉?”刘彻说道:“在现在,谁还赞美和推崇襄公?大约也就鲁儒那些脑子进水的家伙了吧!”

“还有……”刘彻将视线投向远方的秦都咸阳的废墟:“商君变法前,天下以井田为本,而商君之后,列国再无井田!”

“这都是旧的道路,被新的道路所淘汰的例子!”

“眼前这些事务,这些工坊,卿等看了,觉得是坏的,要铲除和消灭,朕可以理解!”

“这就像宗周的卿大夫,看到了泓之战的楚军,春秋的贵族们看到了商君在变法一样……”

“然而,历史将证明,这都是对的!”

最终,刘彻用一句经典的话,来作为结尾以及表达自己决心:“书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朕之天下,亦然!”

刘彻的话,很多人听懂了,也有很多人没听懂,或者是听懂,但依旧装作不懂。

但这并不妨碍,刘彻的意思,清楚而明白的告诉众人:这个事情的盖子,朕捂定了!

许多人沉默,许多人低头深思。

“陛下……”终于,一直沉默不语的薄世问道:“既然这些东西,都不是现在所需要的,那陛下何不等到,需要的时候再用?”

这也是在场多数人的心声。

大家都觉得:好吧,你是皇帝你说了算。

但,这种可怕的事情,这种可能改变世界的事情,为何不交给后代去做呢?

对小清新和小资而言,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中国士大夫深埋骨髓里的痼疾。

在各个时代和王朝,都有着各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