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7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抚,明示陛下以恩,约结齐鲁民心……”有人建议道。

这个主意虽然会得罪郅都和廷尉的那帮法家官僚。

但,无疑却是最主流和大家最直观的看法。

自古,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尤其是对官僚们来说,谁闹的厉害就安抚谁,只要能稳住局面,不让自己头疼就可以了。

更何况,这还是政治正确。

自古以来,三王五帝以及三代的贤王名臣们不都是这么干的吗?

因此,一下子就有许多人纷纷附议。

然而,刘彻却将眼睛,从他们身上扫过。

然后,将他们的名字一个个的记下来。

这些人,已经被刘彻统统归入了政客的行列之中。

可以当狗,但绝不能托付重任!

更别提未来让他们出任九卿、地方郡守什么的了。

道理很简单,九卿和地方郡守以及重要事务,必须由政治家出任。

政客与政治家之间的区别就在于。

政客遇到问题,首先的反应,就是自己的地位和乌纱帽能不能保住,然后就会考虑会不会有麻烦,最后他们才会去想怎么解决问题。

而政治家则不然。

政治家遇到问题,首先考虑的是怎么解决问题。

倘若需要杀人,他们绝不手软;倘若需要安抚和宽容,他们也绝不拖沓。

他们的眼睛,从不看在现在,而是关注到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乃至于百年的未来。

所以,政治家能解决问题,而政客永远只会制造问题。

可惜的是,自古以来,一百个当官的里面,起码有九十九个是政客,剩下的哪一个,都不一定是政治家。

现在刘彻手里,能够称得上政治家的官员。

其实也四个半。

一个是丞相周亚夫,一个是御史大夫晁错,一个是执金吾郅都。

剩下那一个半,分别是汲黯、公孙弘以及张汤。这三人只能算是半个政治家。

他们或者是太天真,或者是太过于功利,或者是太过稚嫩。

还需要时间和历练来磨砺。

即使如此,刘彻也觉得自己很幸运了。

古代的贤王,能得到一个政治家辅佐,就足以安天下了。

若能有两个,便可致太平。

三人就足以霸天下。

现在他居然有四个半!

单单是这个成绩,就足够他吹牛逼,炫耀几百年了。

但刘彻的心很大很大。

所以,四个半,还是不够!

这朝堂上的朝臣,至少要有一半是政治家,才能稍微满足一下他的野心。

所以,在可见的未来,他依然会不断的提拔新兴官员,打击和放逐那些不干人事的政客。

以此来保障国家始终能引进新鲜血液,避免近亲繁殖。

当然,这方法和策略还是要讲的。

就像现在,刘彻当然不能直白的否定这些政客的建议。

因为政治不正确。

在中国,无论如何,皇帝都不能公开要求自己的大臣对自己的百姓下死手。

即使那些所谓的‘百姓’压根就从来不是百姓。

仁德,是天下人评判和对一个皇帝的最基本要求。

在天下人心里,他们的帝王,必须要对所有的臣民充满‘爱’。

至少表面上要这样。

即使是杀人,也要流着眼泪,被迫无奈的杀。

但这种风气,也不能助长!

刘彻很清楚,他现在要是安抚了,妥协了。

那国家律法和朝廷威严就要一朝丧尽!

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这些齐鲁的地主和士大夫根本不会领情,更加不会反省!

他们一旦重获自由,就必然变本加厉,比过去更加肆无忌惮。

连朝廷和天子委派来的执金吾和廷尉,尚且不能致法我等,天下之大,还有谁能制裁吾等?

他们会越跳越高。

最终,变成一个个庞大的根深蒂固的让子孙后代连下手都不敢下的怪物!

也就是所谓的门阀世家!

刘彻岂能容许这种怪兽出生?

发现苗头就要立刻打死!

九品中正制和它一起衍生的门阀政治,就不该出现!

“朕皇祖高皇帝,皇祖父太宗皇帝,皇父仁宗皇帝,所立之法,在尔等眼中,难道是可以私相授受,随意篡改的?”刘彻低声问道,然后,他提高了调门:“先帝立法,朕不敢有所辱!”

但其实这个话,他自己都不信。

老刘家是出了名一代天子一代法。

他自己上台四年,更是把祖宗之法都改的不成样子了。

现在萧何要是复活,估计都快认不出他当初制定的汉律了。

但,这同样是政治正确。

汉室,孝道最大。

谁又敢对皇帝说:祖宗之法不足法呢?

何况,有这样胆略的人,也就不会是政客了。

“卿等还是再议吧……”刘彻挥挥手道。

但实则,他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太祖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在刘彻眼里,一切官僚地主和权贵,都是纸老虎,都是土鸡瓦狗!(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

------------

第九百二十四节 土鸡瓦狗 3

地主权贵和官僚阶级,当然从来都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

他们也仅仅只是看着可怕而已。

孟子曾经说过:纣曾贵为天子,其死不若匹夫。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权贵官僚们,那里有什么战斗力?又那里可怕了?

一个民间的游侠儿,拿着一把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他们都要吓得屁滚尿流。

若是********机器,挥起屠刀。

他们更是连反抗的勇气也没有!

历史上,朱元璋挥起屠刀,杀的人头滚滚。

一个又一个的大案,将几乎整个国家的官僚系统洗了一次又一次。

结果呢?

结果是大明帝国吊打世界,北伐蒙元,南逐交趾,下西洋,将中央帝国的威名,远播到了已知世界之外的陌生地域。

在刘彻现在的眼里,这天下的官僚和权贵,需要有一位严父,拿着鞭子在他们身后鞭笞他们。

不然,他们就会懈怠,就会懒惰,就会腐朽。

而刘彻,责无旁贷的要负担起这个任务和历史使命。

但怎么当严父,也有讲究。

中国的士大夫和官僚权贵们可是很傲娇的。

光靠鞭子,不能让他们听话。

恩威并济,才是公认的王道。

但,大臣们,并不一定能理解自己的君王的良苦用心。

就像现在,这些家伙扭扭捏捏的在台下尴尬的相互对视。

可就是没有人敢说出‘镇压’这两个字。

不是他们不知道,需要镇压。

而是他们不敢承担镇压的后果。

在迟疑了许久,再加上刘彻在上面冷眼凝视,才终于有人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臣听说,当年子产曰: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仲尼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事乃和。请陛下行宽猛之政!”

刘彻这才微微有了些笑容。

只是……

下一秒,他的脸色又变得有些难看了。

因为――

此人虽然说的还算有些道理。

但其实骨子里,还是在给齐鲁地主和官僚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