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的君王。
只差凤鸟来仪,河洛出图,就可以上追三王而下比五帝。
这样的一位帝王,对诸子百家的影响力和威慑力,都是无限大的。
因为,诸子百家,都必须遵循他的意志。
不然就会成为天下士民眼中‘天厌之,天弃之’的过街老鼠。
而现在,这个影响已经凸显出来了。
在天子放风不过半日。
就已经有十几位本来已经准备拜入谷梁学派的贵族子弟纷纷来信绝交了。
就是门中弟子们也是惶恐不安。
若非害怕被人安上一个欺师灭祖的帽子,恐怕谷梁学派,已然土崩瓦解。
面对这个情况,谷梁派诸博士们,都是心里无比苦涩。
儒家的特征之一,就是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尤其是谷梁派,鼓吹的就是天子至高。
现在,至高的天子,对着谷梁派举起屠刀。
谷梁派似乎唯有引颈待戮。
但,就如同所有的学派一般。
在危机来临时,有人颓废,有人沮丧。
然而必定有人发愤图强,发誓要扭转乾坤。
这样的人,在谷梁派中有着许多许多。
这是因为谷梁派有着荀子的基因和思想在其中,当年,谷梁传,是经过荀子的手的,现存的许多谷梁学说,都有着荀子的影子在背后。
譬如‘民者,君之本也’‘民如释重负’等言论,都是荀子思想在其中发挥作用。
但是,与公羊派一样,谷梁派在汉兴之后,渐渐的转为地主豪强的代言人。
他们自然而然要偏向豪强地主的立场。
于是,删删改改,甚至出现了有人在谷梁传里加入自己的说法的事情<="r">。
发展到现在,就成为了目前这个样子。
“吾等必须改变了……”几位忧心忡忡,但不甘心失败的谷梁学者相互看了看:“必须回到荀子和孟子的时代……”
“吾准备前往临淄,探寻孟子当年在稷下学宫的遗迹……”有人说道。
“吾准备前往南陵,查荀子之遗……”也有人说道。
“吾准备南游江淮,上会稽而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东游齐鲁,观孔子之遗风,再泛海东渡,至安东之地,探边塞之风,望江海之广……”一位身配冠带的士大夫昂首道:“唯有上溯三王之业,下探当今之施政,中和人得,以我为本,去陈出新,方有生机!”
当前的局势发展,每一位有识之士都很明白。
跟不上形势的,就会被世界抛弃。
更可怕的是当今天子自证了自己的天命。
这使得一切学派,都必须围绕他的意志来调整,或者说,最起码,也要拿出一个能逻辑自洽,与附和现实的思想体系。
再想像过去那样坐在家里,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忽悠公侯贵戚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当今天下,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此人望着董仲舒的背影说道:“易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
“当今如今对我谷梁已然先入为主,以为吾辈皆阿贵之辈,吾等必须用事实告诉陛下:吾等非乱国之人,吾等所学也非乱政之学!”
……………………………………
在公羊派举起了餐刀,准备吃一顿名为‘谷梁’的美餐。
而谷梁派则在危机中,开始酝酿变革之际。
南方的齐鲁,依旧歌舞升平。
真真可谓是往来无白丁,谈笑皆鸿儒!
但这种日子,似乎已经即将日暮西山。
几双眼睛,在某些角落里,盯着那些酒池肉林,大腹便便的地主豪强以及名流鸿儒。
“真是不知死活……”
“堂而皇之的当众议论自己的谋划……”
一支支毛笔奋笔疾书,一项项只要带个耳朵,就能听到的议论被记录。
然后,几只信鸽扑哧着翅膀,飞向北方。
一头名为‘绣衣卫’的怪兽,渐渐浮出了水面。
一日后,这些信鸽飞到了荥阳,落到了在此督办齐鲁诸王一案的执金吾郅都的肩膀上。
“这季心所献的信鸽,还真好用……”郅都将信鸽腿上所绑的信件取下来,然后看了一遍,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获罪于天,无可祷也!”(未完待续。)<=""><=""><="">
------------
第九百零六节 洗牌
冬天渐渐走到了尽头,时间不知不觉,走到了元德四年的春二月。
“又死了一位王叔啊……”刘彻拿起一份奏疏,感慨了一声。
胶西王刘卬死了。
他在高密的胶西王宫中吞金自杀。
刘卬是死于众叛亲离之中。
自济南王刘辟光服毒自杀后,他这个胶西王就成为了焦点和靶子。
比夜晚的萤火虫还招人注意!
谁叫他过去太高调了呢?
吴楚之乱前,他就是诸王之中公认的暴君了。
甚至济南王刘辟光的名声都比他好。
刘辟光撑死了也就是盘剥泥腿子,对地主和豪强还是给面子的。
济南国在其治理下,居然发生了只有三百家地主的奇葩现象!
但刘卬却是连着地主豪强一块得罪了。
他在胶西王国中,公开买卖官爵。
一千石以下,明码标价,左庶长以下的爵位到处派发。
因此深深的得罪了胶西王国的既得利益集团。
这些人将官司一直打到了长安,终于导致了先帝动手,削其六县。
因此,让刘卬深恨长安。
吴楚之乱时,他就上跳下蹿,派人联络其他诸侯王一起密谋造反。
还说什么‘城阳景王有义,攻诸吕,勿与,事定分之尔。’
连事成之后瓜分天下地盘的方案都拿出来了……
不过随后窦婴持节坐镇荥阳,将齐鲁郡兵全部拉走,这才使得刘卬的串联大计胎死腹中。
吴楚之乱平定后,刘卬大抵乖巧了半年。
先帝驾崩后,立即故态萌发,而且变本加厉。
因为他被削掉了六个县的封国,收入跳水。
所以为了敛财,他加大了对百姓和地主的盘剥。
然而随着刘辟光一死,他立刻就成了靶子。
有了刘辟光为榜样,刘卬想活着,还真有些难度。
他能活到现在,要多亏了马邑之战吸引了天下的注意和朝野的视线。
不过,随着马邑之战结束。
刘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掌握了刘卬大部分罪证的执金吾郅都在元德四年春正月十六,亲自驱车,来到高密城,面告刘卬说:王其自图之!
这在汉室政坛,基本上是告诉某位大臣或者诸侯王赶紧自杀,免得上断头台走一遭的潜意思。
但刘卬的求生欲望却远超他的兄弟和父祖。
任凭郅都如何威逼利诱,甚至国中大臣苦苦劝说,就是不肯去死。
真是愁白了许多人的头发。
尤其是他的儿子们的头发。
于是,害怕被牵连诛杀的胶西王诸子,纷纷出首,上告郅都许多刘卬的罪证。
哪怕他们清楚,汉律中有‘子告父母,皆勿听而弃告者市’的条款。
开什么玩笑,老爹再不死,他们就要全部玩完了!
与其被老爹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