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十岁了。

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是高寿了。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根本活不到这个年纪。

即使走了,也属于喜丧。

“两位爱卿,随朕来一下……”刘彻对司马季主与司马谈吩咐一句。

然后又对王道叮嘱:“你在此守候,有什么事情,即刻报朕!”

“诺!”

“缇萦先生也一起来罢……”刘彻又对缇萦说道。

于是,刘彻带头,领着司马季主与司马谈,还有缇萦,一起走到太医署的一个偏院之内。

“司马博士……”来到地方后,刘彻就对司马季主问道:“爱卿,长者,久处江湖之中,与天下贤达交好,以卿所知,当今之世,可还有扁鹊传人?”

司马季主闻言,微微一愣。

讲道理的话,其他如今天下,所有以诊脉为手段,进行医疗的医生甚至方士,都是扁鹊的传人。

医方所说的望闻问切,即便不是扁鹊所发明的,也是扁鹊将之发扬光大的。

在中国医学历史上,扁鹊之前与扁鹊之后,是一个分水岭。

自扁鹊之后,中医才算脱离了愚昧的巫术,走向科学和辩证施药的时代。

但是,如今世人所说的扁鹊传人,主要是两支。

一支就是淳于意的这一脉。

淳于意的扁鹊传人身份,是确凿无疑,而且能自证的。

他师从阳庆,阳庆传淳于意扁鹊门徒最正宗的《脉经》,这也是齐扁鹊一系的正统标志。

但扁鹊还有一个流派的门徒。

这就是在赵国的那一派。

传说,当年,扁鹊见赵简子,为之诊病,得赐田四万亩。

于是,扁鹊就在赵国扎根下来,传授门徒医术,使诊脉之方传播到天下。

此事,在史书之上,确实有确凿记载。

因此,战国时期,许多赵国人根本不承认还有‘齐扁鹊’这一脉。

不过,秦末战乱,终止了一切的争辩。

赵扁鹊一脉,几乎凋零干净,至今,刘彻都没有听说过谁握有能证明自己是扁鹊传人的信物的人。

而齐扁鹊一脉,则也是两代单传了。

要不是刘彻大力鼓励淳于意收徒,还拼命硬塞学徒和实习医生,如今,这齐扁鹊一脉,恐怕也将步赵扁鹊后尘。

司马季主当然知道,刘彻问他的意思是什么?

无非就是赵扁鹊门徒,而且还要是有名的大医。

只是……

连皇帝劳资都找不到的人,他一个老头子,去那里找呢?

他摇摇头,说道:“陛下,长桑氏之学,奥妙无穷,非常人能授……老臣以为,当今天下,仓公之后,再无扁鹊矣……”

刘彻听了呵呵一笑。

长桑氏,就是传说中传授扁鹊医术的仙人。

据说啊,当年,长桑氏除了传授扁鹊诊脉之法外,还赐下了一种神奇的药剂,让扁鹊吞服。

扁鹊吞服后三十天,就有了特异功能。

这个特异功能,相当奇特。

几乎是后世网络小说里的透视眼的翻版。

使得扁鹊能凭借肉眼,看到人体的五脏六腑,甚至能穿墙,见到隔壁邻居家里的陈设。

刘彻读史之时,感觉,这假如是真的的话,那么,这个长桑氏,恐怕是外星人。

他对扁鹊所做的是一种类似基因改造的手术,移植了纳米生物电子眼或者内置了类似微型ct设备一样的黑科技。

不然,无法解释这一切。

当然,这只是臆测而已。

中国史书上,类似的疑似外星人或者天外来客的记载,多如牛毛。

这些记载,有的是以讹传讹,有的是夸大,但也有的,未必不是某些真相的隐喻。

不过……

司马季主所说,长桑氏之学,不可复制,刘彻却不赞同。

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或许几百年后,中国就能发展出现代医学,制造出x光和ct设备。

到那个时候,岂非是如长桑氏一般,让人类拥有了透视能力?

当然,那也是几百年后的事情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搞定目前这太医令的人选。

“太医署如今的发展轨迹和方向不容变更!”刘彻对自己身前的三人道:“三位爱卿,都是知道并且清楚,这太医署所做事情的重要性的,朕希望三位爱卿能为子孙后代计,替朕好好想想,这未来太医令的人选……”

缇萦听了,不禁有些默然。

但她也没有办法。

“谁叫我是女儿身呢?”缇萦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而司马季主和司马谈都是点点头。

太医署最近数年的所作所为,他们两个都很清楚。

尤其是司马谈,作为太史令,负责记录历史,就是他的职责。

而太医署近来的发展变化,他几乎事无巨细,全都记了下来。

石渠阁之中,现在,甚至建了一个专门的收藏太医署病历的档案馆,里面堆满了太医署上下医官诊治甚至手术的详细档案。

给病人造病历,并且追踪观察,这也是扁鹊一门的传统。

因此司马谈很清楚,太医署最近数年在淳于意领导下发生的变化。

旁的不说,解剖学的出现,就解决了许多过去被认为是绝症的疾病的治疗问题。

而病历档案的建立,则让医生能准确追踪病人病情的变化,有效的延长了病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但问题是,这些事情,他们知道,但外人不知道啊。

一旦淳于意病逝,没有了这位扁鹊门徒镇压,天知道太医署内会发生什么事情,太医署外面的舆论又会怎么变化。

“陛下……”司马谈在仔细想了许久后,恭身说道:“臣有一策,不知道当不当讲……”

“爱卿但说无妨……”

“世侄女……”司马谈看向缇萦说道:“此事,或许需要世侄女有所牺牲……”

“臣听说,世侄女如今寡居?”司马谈问道。

缇萦点点头。

她在三年前丧夫,然后就投身于医疗事业,至今没有再婚。

“那此事就好办了……”司马谈道:“臣听说,故紫光禄大夫,特进元老石公有子曰穰,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现为陛下御前御医随侍左右……”

他抬头笑眯眯的看着缇萦,又看了看刘彻,说道:“且夫,此子恰巧也丧妻年余,未有婚娶,陛下何不下诏,以缇萦为石氏妇,再以石穰为太医令,缇萦在旁辅佐,如此,太医署上下可无忧也!”

刘彻听了顿时抚掌大赞。

这个主意好,而且是一箭n雕的好主意。

石穰是万石君石奋之子,而石家虽非列侯,但在舆论界拥有巨大能量。

石奋不仅仅与儒家各派系的巨头相交莫逆,他同时还跟黄老派的大能有亲密关系。

若是以石穰为太医令,至少,舆论的压力就不会有太大了。

再加上他这个皇帝借权,为太医署撑腰,一般来说,应该不会有开眼的家伙上跳下蹿了。

而且,石穰一直是刘彻的贴身御医。

他成为太医令,太医署内部,也不会有什么傻瓜敢跳出来找死了。

对此人,刘彻算是比较了解的。

医术高超,而且为人忠厚,就跟他们家的家风一样,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