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4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5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最好能给我一份贵国皇帝的亲笔策命诏书!”

公孙昆邪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对方开价了。

他笑着点头说道:“一定,一定!”

在心里面,公孙昆邪简直乐开花了。

且渠且雕难,可是匈奴单于庭的贵族!

不管他的地位如何,能让这样一个单于庭的贵族的立场倾向汉室,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更何况,此人明摆着,可能会在未来,将匈奴的情报,源源不断的传回中国。

这对公孙昆邪来说,简直是天籁之音。

且渠且雕难猥琐粗矮的身影,也因此一下子就在公孙昆邪眼里变得可爱了起来。

移动的政绩,谁不喜欢?

“请使者上车吧……”公孙昆邪带着且渠且雕难来到一辆马车前说道:“我主圣天子,在甘泉宫等候使者许久了……”

且渠且雕难闻言,顿时就更加开心了。

汉朝皇帝愿意为了他亲自出长安,来到甘泉宫,只为与他相见,这让且渠且雕难甚至在心里生出一股暖意。

想当年,他为了单于,劳心劳力,结果?

不仅仅单于庭的贵族将他视若猪狗,汉朝这边,也将他视为敌人。

而在他做出了改变后。

一切都变了。

单于认为他是忠臣,汉朝皇帝觉得他是朋友。

两边都能吃得开,两边都有好处拿!

“什么大匈奴统治世界……什么单于神圣……都是假的!”且渠且雕难在心里想道:“汉朝也好,匈奴也罢,皇帝也好,单于也罢,都是虚的,只有自己过的好,才是真的!”

……………………………………

然而,公孙昆邪对且渠且雕难撒谎了。

因为此刻,刘彻压根就不在甘泉宫。

他在距离甘泉宫三十里的一处皇家庄园之中。

这个庄园也属于甘泉宫宫殿群的一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孙昆邪倒不算骗了且渠且雕难。

刘彻来到这里,是要来视察在此的一座墨家的绝密工坊。

这个庄园,在去年开始,方圆十里之内的所有百姓就全部都被迁走了。

同时,在各个进出的要道上和制高点上,汉军密布哨卡。

没有特许通行证明的人,不可能进出此地。

之所以将此地的保密级别提升到这个程度。

只是因为,此地是汉室最大的皇室杜仲园林。

本来,它是隶属于太医署的药草庄园,主要栽培各种药草。

早在刘邦时期,此地就开始栽培杜仲。

时至如今,这个庄园的山陵之上,栽种了数千株杜仲,其中绝大部分杜仲树,都有着三十年以上的树龄。

杜仲是一种古老的药材。

诸夏的第一本医书《神农本草经》之中就记载了用杜仲入药的例子。

在今天,杜仲也是汉室医生最常用的补肝肾的中药之一。

然而,刘彻知道,杜仲还有着另外一种极为神奇,堪称bug的用途!

它是亚洲现在唯一一种拥有取代橡胶作用的潜力植物。

两千年后****就开发了用杜仲胶取代橡胶的技术。

在本质上来说,其实杜仲胶与橡胶的化学成分是一模一样的。

两者只是在分子式上有着截然相反的分子结构。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彻在两年前来到甘泉宫度假时,偶尔发现了这个栽培了数千株杜仲树的庄园后,立即就上心了。

从去年开始,刘彻就拨下两千万资金,用于杜仲胶的提取和开发。

到今天,终于,有了回报。

刘彻看着自己面前,用两个木桶装着的杜仲胶成品,感慨万千。

这两桶杜仲胶是墨家去年用了半年时间,从一千株杜仲树自然脱落的树皮和掉落的果实中提取出来的。

总共大概只有百来斤的样子。

但这无疑是个巨大的突破!

这意味着,工业革命的又一个门槛被突破了。

有了杜仲胶,什么轮胎、阀门和气塞,就全都不是问题了。

未来的蒸汽机和其他科幻产物,也具备了实现的条件。

当然了,这杜仲胶毕竟只是一个替代品,在实际使用方面,没有橡胶那么好,未来的中国,还是需要去南美引进橡胶树。

不过……

“有跟没有,那是两回事情啊……”刘彻在心里说道。

有了橡胶的替代品,墨家也就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和研发了。(未完待续。)

ps:我不是化学专业,也不懂提取杜仲胶技术,但从公开的资料看,杜仲胶提取其实不是太难,用浸取法就可以了。

应该不涉及高科技~~~~

嗯,所以就大概的交代一下吧,假如有技术大牛,请勿见怪和较真!

------------

第八百六十二节 新时代的序幕

下一页

在这个庄园中,刘彻视察了整个杜仲胶的提取工序和流程。

然后,刘彻将杨毅叫到自己身边,吩咐着:“子重啊,明年,朕要求产出一千斤杜仲胶,卿可有问题?”

当然没有问题了!

墨家现在对杜仲胶也非常好奇!

这种从杜仲树树皮和根茎以及果实、树脂中都可以提取的神奇材料,让墨家上下都为之着迷不已。

它弹性十足,可塑性非常高。

墨家现在就已经想出了许多种利用它的脑洞。

唯一的遗憾是,它的产量很少。

一千株杜仲树,年产杜仲胶,大概只有几百斤。

而且提取这些杜仲胶也很困难。

但是,天子舍得砸钱。

那这困难就不是困难了!

所以杨毅当即就拍着胸膛保证:“诺!墨家上下必不负陛下所托!”

“善!”刘彻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今年,朕再拨一千万钱,作为杜仲胶的提取经费和杜仲扩种经费!”

其实,此地还不是最佳的杜仲生产区。

在秦岭才是最适合杜仲生长的地方。

不过,秦岭现在属于禁区和天堑。

而且交通不便,很难进出。

所以,就只能选择在靠近秦岭山脉的附近进行杜仲栽培。

“诺!”杨毅闻言大喜。

对科学家来说,什么样的皇帝,他们最喜欢?

当然是不计成本,舍得砸钱给他们做实验的皇帝了!

过去四年,汉家天子前前后后在墨家身上砸了几万万钱。

其中,一半的研究项目。至今还卡壳。

譬如琉璃的进一步纯化,各种化学反应的实验,以及硫酸的提取。

这些研发项目,目前全部陷入瓶颈,每一点的进度,都需要用数年为单位。

但天子依然乐此不彼。而且,绝不吝啬的砸钱。

砸的墨家上下真是既幸福又痛苦。

现在墨家上上下下,每一位墨者身上都肩负着好几个项目。

整天忙得跟狗一样连喘气的功夫都没有。

就连日常的去民间的贫困地区‘扶贫’的时间都很少了。

好在最近,墨家勉强听从了天子的意见,引进了数百位门徒。

这些门徒都是列侯外戚的子侄或者地方豪强的子弟。

每一个都是狗大户和土豪。

在这些门徒的资源和他们家族的帮扶下,墨家总算能喘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