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49 英文 字 2个月前

得到了每日加餐,吃上香喷喷的粟米饭和麦饼,甚至还有肉可以吃的时候,更是疯了一样。每天清早,不用监工用皮鞭叫醒。他们就自己醒来,主动开工了。一直干到晚上,月亮都升起,也不肯睡觉和休息。

更关键的是,他们的要求极低,而且特别容易满足。

一碗粟米饭,就能让他们跪在地上感激涕零。

前不久,陈嬌生怕自己的这些会走路的财产冻着了,于是,大手一挥。从燕国的官仓里低价弄来了一批衣物和被褥,分发给这些倭奴,还命人在他们的屋舍里生火。

结果,这些倭奴那个感激啊,就差抱着陈嬌的大腿说:“爸爸真是最好了……”

如今,倭奴在整个安东都护府,都已经一改他们最初给人的印象了。

这些倭奴,虽然身体单薄,个子矮小。猥琐,语言不通,但是——廉价、皮实,耐用。好养活啊!

当初,陈嬌甚至拿着陈米跟野草混合着一些新米,煮着给他们吃。他们也甘之如饴,吃的特别香。

哪怕吃死了好几百人。这些家伙也一句怨言也没有。

见到穿着汉服的监工们,更是满脸笑容。一脸巴结和奉承。

这么好用和好养活的奴隶,当然是宝贝了!

如今,陈嬌早已经将最开始准备给这些奴隶吃的陈米倒进了黑水河了。

他专门花了大价钱,从燕国进口和购买了大量当年新米,专门给这些奴工吃。

他甚至拿出了照顾自己封国佃户的架势,专门从长安,聘请了医生过来,专门负责给这些倭奴看病。

宝贝的不得了!

陈嬌都已经计划好了,未来,自己的封国和治所,要好好利用这些倭奴,可不能让这些奴隶死光了。

将来,修桥铺路,开凿渠道,开垦土地,都需要这样勤劳勇敢善良的忠奴来做。

相对的是,倭奴的品牌,也在安东打响了。

好养活还耐用还没脾气的奴隶,太少见了!

许多人都争相抢购。

现在,倭奴在整个安东都是有价无市的珍惜品种。

甚至,贵族们送礼,也流行了在礼单上加个‘倭奴x人’,以示自己确实很重视对方。

不过,陈嬌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朝鲜君刘明,沧海君金信,还有他的兄长陈须,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明年也去倭奴之国走一回。

甚至,陈嬌听说,韩国人都快疯了,他们在冬天都划着小舢板,去倭奴之国抓倭奴。

这让陈嬌忧心忡忡。

那倭奴列岛上的倭奴,再这么抓下去。

用不了几年就要被抓光了……

“我得想的办法,让陛下下诏,只准让我一人去抓倭奴……”陈嬌在心里盘算着,然后,他看着自己眼前的这些金砂,一咬牙:“干脆,我将这些黄金,作为礼物,送给母上好了……”

陈嬌对自己老妈,可谓非常了解。

绝对是见钱眼开,而且拿钱办事,童叟无欺!

两千金金砂,换老妈去跟皇帝姐夫说情,大抵应该是可行的!

更何况,倭奴列岛上,可不仅仅只有倭奴啊。

那元海之中,还有着无数的鲸鱼群。

这些也都是会移动的财富!

在过去的那个夏天,陈嬌仅仅牛刀小试,就猎杀了百头巨鲸,获益无数。

明年,等到楼船衙门的专门捕鲸

章节不完整?请飞su中阅读完整章节或访问网址:%66%65%69%73%75%7a%77%2e%63%6f%6d/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kxs51.com.com

------------

第八百五十四节 封赏 1

<="ads_c">_id="u1662291";<="ads_c">_id="u1749449";<="ads_c">_id="u1749455";

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符换旧符。∽↗,

又是一年新年了。

元德四年,冬十月初一,岁在辛卯。

一年一度的大朝议如期举行。

今年的大朝议更加特殊一些,因为,今年将是刘彻登基以来的首次全国大计。

大汉帝国的数十个郡国,上千的县治,都要将他们过去三年的施政成绩和税赋清单,上计长安。

有人将黯然离开,告别仕途,也有人将获得青睐和提拔,鱼跃龙门。

当然,这个事情,暂时还不需要刘彻头疼。

对天下郡国官吏的考绩工作,将会持续整个冬天,一直到夏四月,才会结束。

到那个时候,谁过去三年干的不赖,谁又应该受到惩处,一切都水落石出。

因此,今天这个大朝议,毫无疑问,主要议题就是封赏马邑之战的立功将佐。

这个没的说。

皇帝不差饿兵。

在古代中国,想要让军队保持战斗力?

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赏赐了!

就连宋明两代的文官都知道,短了丘八大爷的赏赐和军饷,人家分分钟兵变给你看。

而在秦汉两代,天下最好的男儿,最优秀的人才,为何都挤破了脑袋,也要挤进军队里?

还不就是,投军入伍,只要运气不坏,得胜归来,就能得到票子、房子、妹子,甚至土地、爵位和荣誉?

司马法云:军赏不逾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

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军事贵族和统治者就已经知道了。

想要士卒卖命,给自己作战。

那么就一定要重赏。

而且是在战胜之后。就马上落实相关赏赐。

让房子票子妹子跟土地爵位,实实在在的落到了军队的士兵和军官手里。

这样。百姓们就会踊跃从军,士卒们作战也会非常勇敢。

你要是赏赐不及时,或者赏赐太轻了。

呵呵……

宋太宗在看着你……

所以,刘彻在等待例行的大朝议诸礼完毕后,就首先开口,说道:“朕闻,功必赏,过必罚,此先王之圣行也!马邑之战。骠骑将军纵,前将军驰,前将军不疑等率军努力杀敌,始有马邑之胜,令朕雪高帝平城之耻,功在社稷,其令有司,奏报有功将士名讳,具其军功。奏于朕前,朕当不吝以封侯之酬!”

御史大夫晁错于是出列拜道:“臣错谨具马邑之战,有功将士,百四十五人。敬呈陛下御前,伏请圣览!”

这记录军功,汇总有功将士。确实是御史大夫的分内职责。

此番马邑之战,几乎大半的随军军法官。都是御史大夫衙门的御史。

此时,中国的御史。可不是后世的清流,只会嘴炮,全无一点实际能力的废物。

他们多数人都能骑得了烈马,喝得了烈酒,更背得熟军法制度,熟悉军队条例。

毫不夸张的说,宋明的御史清流们,在秦汉的御史面前,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马邑之战中甚至有御史立下军功,斩首匈奴骑兵的例子。

而得益于白纸的规模化生产和普及。

御史大夫衙门的军法官以及刘彻委派的尚书监军们,得以能够首次详细到个人,记载所有有功士卒和军官的功劳,将他们精确到个体,汇总起来,呈报朝廷。

晁错呈报的一百四十五位有功将士,只不过是参战军队里,功劳最多的一百四十五人。

而且,不包括司马以上的高级军官。

因为,按照刘彻改良的全新军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