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1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位,那就得选个好脾气,能听人劝的将军。

还有谁比大农令直不疑更合适?

“以大农为前将军。虎贲卫尉丞程不识为破虏都尉,前往雁门,统御诸军!”刘彻做出决定,对众人宣布,这就是在告诉众人,以程不识为先锋官了。

对此,诸位将军相互看了看后,纷纷拜道:“唯陛下之命!”

直不疑,资历够了,履历也够了!

甚至。可以说,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至于程不识当先锋,皇帝劳资要给自己的心腹攒军功,谁能异议?

刘彻闭上眼睛,在心里犹豫半响后,道:“传朕旨意,命雁门郡守及郡尉,严守军国机密!”

刘彻做出了一个痛苦的抉择:“敢泄军情者,杀无赦!”

这个命令,其实是将马邑之外警戒和巡逻以及为汉室放哨的那些士兵与部族牧民的性命送到了鬼门关前。

可能会有多达两千人。因此丧命。

但,自古慈不掌兵。

对将军来说,所谓的士卒,其实就是一串串写在奏报上的数字而已。

而对皇帝来说。遥远的边塞上的军民,更只是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

皇帝以天下为棋盘,用冷酷无情来统治世界,实施自己的政策。

为达目的,放弃士卒的性命,算不得什么。

旁的不说。罗斯福故意放纵山本五十六偷袭珍珠港,丘吉尔为了保守秘密,坐视着考文垂被德军轰炸。

为了胜利,自古以来,统治者就从来不惮于牺牲某些个体。

但刘彻到底不是铁石心肠,他心里面,为此依然很内疚。

但,刘彻很清楚,假如他下令撤退马邑外的军民,那么,匈奴人可能就不会傻乎乎的撞到包围圈里来了。

历史上,武帝的马邑之谋,前期策划不可谓不完美。

但就是因为军臣在路上,抓到了一个汉军亭里的军官,导致一切付之东流水。

匈奴人立刻远遁,跳出了包围圈。

三十万汉军,在马邑城下,苦等数日,不知道多少资源和人力物力,全部打了水漂。

这还不算,因匈奴走脱,导致汉匈之间,陷入数十年混战,因此而死者,累积数百万。

强盛的汉王朝甚至差点被战争拖垮!

“战役发起前,马邑城中的军民,也不许告知!”刘彻接着断然再次下达一个将数千人的生命,送到危险之境的命令。

但,他必须如此做!

马邑城里生活的可不仅仅是士民,还有大量的商人。

这些商人的节草,刘彻完全无法保证。

在过去的历史上,马邑城里,二五仔可不是出过两三个。

为了胜利,总有些牺牲,不可避免。

“诺!”将军们齐身而拜,牺牲,在这个时代,跟吃饭喝水一样,寻常至极,甚至没有人有人什么感觉。

“陛下,细柳营以何人统兵?”丞相周亚夫问道。

现在,细柳营当然是有都尉的。

但是,屯驻跟作战,那是两码事情。

一个好的都尉,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将军。

更何况,现在的细柳营都尉卫弛,明显的资历不足。

平时靠着周亚夫的照看,当个都尉,统帅细柳营,别人还不会说话。

但是,想要领兵出征,挂个将军衔,你看看,其他将军列侯答应不答应?

周亚夫都可能会被人喷成狗,说他任人唯亲。

但,假如是刘彻的命令,那就不一样了。

天子简拔之,拜为将军,托以军国大事。

这是佳话,也是慧眼识英才的典型模板,没有人敢不服!

刘彻跟周亚夫相处了这么久,自然也知道,周亚夫的话里的意思。

卫弛。刘彻见过几次,还曾经亲自视察过他带的细柳营。

总的来说,这个乐平候的庶子,能力和军事才华都是不错的。

甚至。以刘彻来看,跟义纵大抵也是伯仲之间。

他缺乏的只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既然如此,刘彻自然乐的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依旧以细柳营都尉卫弛为将,拜为前将军!”刘彻淡淡的吩咐着。

“诺!”周亚夫闻言大喜,他这辈子。就培养了两个他看得上眼的年轻人。

一个是卫弛,另外一个就是义纵了。

严格的来说,义纵还是因为有天子加成,但卫弛就不一样了,在周亚夫眼中,这是他的关门弟子,未来细柳营的掌门人。

他的那些儿子与之相比,其实就是土鸡瓦狗!

…………………………………………

送走将军们后,窦婴却死皮赖脸的留了下来。

“大将军,还是为了灌夫来求情?”刘彻看了看这个表叔。面无表情的问道。

“如今国家有事,请陛下许灌夫戴罪立功,上前线为轻兵都尉……”窦婴硬着头皮拜道:“大丈夫便是一定要死,也当死国事,捐躯沙场,马革裹尸,岂能死于刀笔吏之手?”

刘彻横着眼睛,看了看窦婴。

这话,让刘彻听着有些耳朵疼!

灌夫,刘彻承认他确实是个好汉。

讲义气。不怕死,敢为朋友两肋插刀。

但……

他做的那些事情,却是人渣才会做的事情!

堂堂两千石的代国丞相,闹市中纵马狂奔。践踏士民!

事后不思悔改,反而为了掩盖罪行,对苦主打击报复,乃至于上刑罚。

再加之前世这货的种种行为,让刘彻确信――这就是个无药可救的渣渣!

灌夫要是不死,迟早窦婴要被他拖累而死。

刘彻真的不想让窦婴重蹈他前世的悲剧。

但。这些话,却不适合对窦婴说。

“卿一定要救灌夫?”刘彻冷冷的问道。

“陛下,灌夫,义士也!虽触法,但请陛下念在其有功社稷,且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许其戴罪立功……”窦婴不愿回答刘彻的问题,反而顾左右而言它,咬死了灌夫现在还有用,应该命令他戴罪立功的这个点。

这是很符合如今士大夫贵族对官员贵族犯法问题的看法的。

老刘家玩刑无等级。

堂堂列侯两千石,犯法居然跟泥腿子一样,要接受法律的裁处?

士大夫贵族心里面当然是满腹牢骚。

但奈何这是祖制,皇帝不开口说要改,谁也不敢提。

刘彻看着窦婴这个作死的样子,心里面真有些恨铁不成钢。

但刘彻也知道,统治是要讲手段的。

所谓的‘法治社会’这个梗,哪怕是再过两千年,在中国也是镜中花水中月,领导一个电话,比法律有用多了。

在中国,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才是永恒的主旋律。

窦婴这样苦苦哀求,若刘彻都不肯给面子。

那传出去,舆论界肯定要炸锅了!

当年,太宗皇帝严格执法,赐死了自己的亲舅舅枳候薄昭,结果被人喷到现在。

在可见的未来,依然会被人喷。

弄死淮南厉王,更是洗不掉的污点。

可能对后世来说,灌夫这样的罪行,就算枪毙一万次,也该!

但在此时,以现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观来看,尤其是士大夫们的眼光来看――灌夫犯罪,固然当死,但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