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9 章(1 / 1)

我要做皇帝 要离刺荆轲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鸡肋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若能废物利用,卖给匈奴,倒也不错。

别说什么匈奴是敌人不能卖这种傻话!

米帝都卖过很多大玩具给毛子。

至于图朝,甚至在跟毛子闹脾气那几年,也搞回来了个米格21回家。

况且,卖青铜武器,这种事情,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得什么大事情。

原因很简单――匈奴人自己也能生产青铜。

虽然质量差,产量低,但。他终究能自产。

况且,匈奴人拿来作为筹码的东西,是现在中国所需要的战马、奴隶和牲畜。

战马奴隶什么的,倒还无所谓了。

关键是耕牛啊!

如今中国奇缺耕牛。

官府在册的耕牛数量,全国加起来,不足五十万头。

其中三十万头还是官府养的,民间的耕牛保养量,加起来才二十万!

以至于在关东地区,甚至依然存在着人犁――既以人挽犁。

这样的不利局面。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虽然国家一直重视蓄养耕牛,但是。牛这个生物,繁衍起来是很慢的。

它又不是猪。一胎就能产十几头。

但匈奴却有着大量的牛群和羊群。

上次夏胭脂嫁给来,单单陪嫁的牛群,就是数千头。

历史上霍去病一次性从匈奴人哪里,就抢的了牛羊牲畜百万头之多!

若能用淘汰的青铜武器,从匈奴人哪里换回来,足够数量的耕牛。

譬如说十万,二十万这样的数量。

那么,未来两三年,刘彻就可以让三河(河内、河南、河东)实现全耕牛化,再花十年,让中原耕牛普及<="r">。

另外,牛群还是汉军远征必不可少的肉食。

再没有比牛群更适合跟随大军行动,并且随时补给军队的牲畜了。

自古以来,大军出征,都是牛群相随的。

历史上,著名的弦高吓退秦师的故事,就说明了,在春秋时期,中*队已经习惯用牛作为犒赏军队的牲畜。

毫不夸张的说,未来中国对牛的需求,不是十万,也不是五十万,极有可能是百万,甚至数百万!

要殖民印度,最起码,中国也得有个五百万的牛群。

打仗,不仅仅要拼军队,拼装备,拼战术,还要拼后勤!

更别说,还要战马和奴隶作为交易品。

战马这东西,刘彻永远不会嫌少。

但,匈奴人应该不会卖太多。

可能会用大量劣马来充数。

但劣马就劣马吧!

起码,也是马,也能承担运输和耕作的任务。

至于奴工……

现在,刘彻只想说――有多少要多少。

一万不嫌少,百万不嫌多。

黄河、长江、道路、桥梁、渠道,这些都需要海量的劳动力。

除此之外,矿山和冶炼,还有纺织,这些产业,更需要廉价的劳动力作为助推器。

当年,韩国人曾经想过用郑国渠来拖垮秦国。

结果,确实是拖住了秦国。

但却没有拖垮,修了郑国渠后,秦国的国力,迅速强盛起来,很快就把韩国灭亡了。

如今匈奴人的这个计划在刘彻看来,跟韩国人当年的想法差不多。

用牲畜和奴隶贸易,稳住中国。

等他们西进之后,实力增强,再回头跟中国对峙。

这样最起码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他们的算盘,打的很好。

大抵应该就是用从乌孙、西域还有未来的大宛,抢来的牲畜、人口和牛羊。来买汉朝的武器,再用汉朝的武器,继续去抢更多的人口牲畜和土地。

这样。以战养战,匈奴就不会出现问题。

而且。因为中国的武器,尤其是攻城器械,是全世界最强的。

有了这些,匈奴人就不需要拿人命去填大宛的要塞。

大宛一下,直至大夏,沿途上的小国城邦,当然不可能挡住匈奴兵锋<="r">!

想法很好!

但在刘彻看来,这事情。对汉室更好!

这等于刘彻用了一堆淘汰的武器,雇佣了一个超级打手,去帮自己抢牲畜和劳动力。

“本来,朕是不会对任何出售兵器的!”刘彻对且渠且雕难道:“这倒并非朕小气,或者心胸狭隘,实在是,先王有教: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为止,先王做五兵,非为杀戮。而为禁暴制邪!”

“但考虑到贵我两国的关系,朕便破例答应贵国的请求吧!”刘彻转头对少府刘舍道:“少府,就由卿来负责此事!”

刘舍马上就出列。兴高采烈的拜道:“诺!”

匈奴!

这可是狗大户啊!

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有黄金铜钱,而是他们有牲畜!

牛马和奴隶!

现在,关中一头挽马值钱将近六千,一头犍牛,值钱一万左右。

大奴一万五,小奴两个六千钱。

所以,这些虽然非是黄金,但却跟黄金差不多。

对少府来说。自己小金库里的资源,当然越多越好。

少府正是因为掌握了海量资源。才能有如今的地位!

至于卖武器给匈奴,会不会有问题?

那就不是他这个少府要考虑的事情了。

而是丞相跟将军们去考虑的问题。

“使者。去与少府商谈吧!”刘彻笑着道。

且渠且雕难闻言大喜。

汉朝的武器和器皿,在草原上,同样是硬通货。

许多小王和部族的酋长,甚至都只有一两件汉朝武器,就这,都宝贝的不行,没有百八十个牛羊和几十个奴隶,想都别想!

现在,他打开了从汉朝引进武器的渠道。

这意味着什么?

他再清楚不过了!

从此以为,他就不再是哪个地位低下,说话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了。

只要这条贸易渠道一直存在,就会有无数人巴结他,跪舔他,只希望他能将汉朝武器的配额倾向自己一些。

其他随行的使团成员,也是兴高采烈,跟过年一样庆贺起来。

本来,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就跟匈奴过去从来不肯向汉朝提供战马一般,汉朝也一直严格控制一切金属,流入匈奴<="l">。

在以前,边境上的榷市中,为了一批汉朝的青铜锭,匈奴的各个部族,能打出狗脑子,甚至直接上演生死决斗!

但如今,这个渠道的开辟,使得这样的情况变成了历史。

匈奴可以大量从汉朝得到青铜甚至铁器。

仅仅是这个功劳,就足够使团回国后,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

而且,可以肯定,以后与汉朝交涉和谈判的事情,依然会是他们。

不为什么。

不委任这些成功打通了这个渠道的功臣来处理此事,难道要派一个愣头青过来?

万一这个愣头青不懂事,恶了汉朝人,你负责啊?

于是,从这一刻起,整个使团上下,不分贵贱和部族派系,全部成为了‘亲汉派’和‘大汉人民的好朋友’。

真正意义上的那种。

从今天开始,他们每一个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维护汉匈友好。

甚至可能会出现,哪怕是汉朝这边都磨刀霍霍了。

他们却还在单于庭里上跳下蹿,说:这都是假的是虚构的,汉匈友好,怎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