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刘运的故事,一路向北(1 / 1)

我有虫洞去明末 天下无二汪 182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814章 刘运的故事,一路向北

  大明永乐七年,东宁卫指挥康旺,被任命为奴儿干都司都指挥同知。

  奴儿干都司的治所,设在元朝时辽阳行省,征东元帅府所在地特林。

  (位置在今俄罗斯境内,阿穆尔河与阿姆贡河交汇处,距离黑龙江入海口约200多公里。)

  管辖范围西起鄂嫩河、北至外兴安岭、东到库页岛、南抵鸭绿江边。全盛时期拥有400多个卫所。

  大明政府任命当地部族首领,担任羁縻卫所的都督、都指挥使、千户、镇抚等官职,给予印信。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民族习俗进行管理,各卫所之间互不隶属。

  大明朝政府不定期派官员,到奴儿干都司所辖地区进行巡察。

  其实就和西南土司没什么区别,这也是传统的封建帝国,对于遥远边疆的一种羁縻手段。

  奴儿干都司通往内地,也有一条专门的驿传路线。

  这条驿路北起奴儿干都司附近的满泾站,沿黑龙江、松花江南下,经过辽东都司,最后抵达北京,全长5000多里。

  刘运的东征第一师,驻地就在奴儿干都司的起点满泾站。

  离满泾站往西十几里,就奴儿干都司的治所,现在叫“凌战城”。

  这也是汪鹏为了感谢凌战这几年,一直任劳任怨的坐镇边疆极寒之地。

  有效的将大片羁縻部落,完成初步乡镇管理结构的奖励。

  这可是第一个以人名命名地名的无上荣誉,凌战的大名必将与国同存。

  当然刘运在这里也是出了大力的,作为索伦人的女婿,天然的就被当地人视同自己人。

  赤旗下的统治,更是让这些边远的部落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索伦人不识字,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谁真心对你好,是个人就能分辨出来。

  大批大批的原建奴武器,尤其是大弓长箭、虎枪长刀等都被送到凌战这边。

  尤其是大量的建奴制式棉甲,又保暖又结实。

  铁甲在寒带,除了作战,基本没什么用,都被送去支援大师兄的扶桑军团了。

  有了这些精良的武器和防御装备,索伦猎人的捕猎效率,一下子翻了几倍。

  尤其是原本凶恶的东北虎,被杀的都远远迁移了。

  把汪鹏吓得赶紧叫停,给后世留点东北虎吧,别再杀成保护动物了。

  一个个沿着黑龙江和其支流的沿岸的部落村庄,逐渐都定居了下来。

  原本在这片地域,最紧俏的盐巴,也变成了日常的调味品,最近连南方珍贵的香料都运过来了。

  极北地区受小冰河影响更加严重,一年只能种一季粮食,收获根本不够糊口,只有靠渔猎补充食物。

  现在有了华夏军,光是一个钢制的鱼钩,就能解决一年四季的鱼肉补充。

  而原本不值钱的山货,被大量收购,价钱也公道。

  这些收入就足够索伦家庭,爽快的购买乡里供销社的新玩意。

  比如铁皮碳炉,比如大棉袄大皮靴,棉被等等这些冬季生存的必需品。

  适龄的少男少女,都被送到新黑龙江省“哈尔滨”城,红武学校入学。

  各个部落,现在叫村,最强壮的小伙子,基本都加入了民兵组织。

  别的不说,一支能打死熊的“解放一号火铳”就让他们趋之如骛。

  而最优秀的猎人和战士,就能加入光荣的东征军团,在赤旗下成为光荣的士兵。

  在原奴儿干都司区域,真正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不但有丰厚的军饷,逢年过节乡里的人武部都要上门慰问,送上珍贵的大米白面和过节物资。

  这一切,让今年出发的东征第一旅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对即将开始的万里远征也是无比的期待。

  刘运参加过大典之后,将怀有身孕的老婆留在金陵。

  请师父师娘帮着照应,他自己带着整整十辆马车的物资回到凌战城。

  和凌战长官面谈之后,就回到满泾站领军出发,部队早就等的急不可耐了。

  第一批出发的只有一个团,为全旅开路,后面的两个团轮流出发。

  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严寒和风雪。

  好在都是生活在寒带的战士,对极寒的气候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就连刘运手下的原东北军军官们,也都适应了寒带的生活。

  路线已经规划好,沿着贴近海边的平坦道路,人用滑雪板,物资用狗拉的轻型雪橇运送。

  一个团千把号人,在雪原上也是拉成一条长龙,均速的一路向北。

  每天利用白天温度合适的时候,全力赶路,天黑之前就要找好宿营地。

  要快速建立雪屋避寒,不然零下二三十度的夜晚绝对难熬。

  每天行进最快也就百里左右,一路奔向第一个休整点,传说中的古夜叉国(俄罗斯马加丹州楚科奇自治专区)。

  这个在另一个时空,成为异族统治下的领土,在唐朝时被称为夜叉国,又称泥离国。

  指的是唐朝时,东西伯利亚的楚科奇半岛上的夜叉国。

  东西伯利亚勘察加半岛上,流鬼国国王孟蚌遣其子“可也余志”,以唐贞观十四年,三译而来朝贡。

  唐朝人从流鬼国朝贡使那里得知,流鬼国北面有个夜叉国。

  言其国北一月行,有夜叉人,皆豕牙翘出,啖人。莫有涉其界,未尝通聘。

  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从他们国家再往北走一个月,那边的夜叉人特别恐怖,大牙都龇在外面,会吃人,千万别去接触。

  明白了吧!就是坑,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朝贡可是赚大钱的活,也许两家有仇,反正少个人竞争总是好事。

  楚科奇人的祖先在向北迁移时,同化了一部分尤卡吉尔人和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由此形成了楚科奇族。

  大明朝时,他们也受奴儿干都司管辖,这一大片地方都被称为北山女真。

  现在只是个不到万人的一个部落联合体,越往北去,部落越小,有的就四五家几十个人。

  没办法,人多养不活。

  楚科奇人相信万物有灵,崇尚护身符,信仰萨满教。

  楚科奇人自称“劳拉威特兰人”,意思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