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秉文的安危,因为首领便是他们部落中最强的人,那是毫无争议的强大。
“抬起头来!”
风秉文看向脚下,那名身上伤痕累累,眼中有像火焰一样炽热怒火的男人,他并没有在意深藏于男人眼中的杀意,就像是天龙不会在意一条野狗的想法。
“你们这群蛮人,不要以为攻陷了我的城池,就能够占领这里,王上迟早会得到消息,到时候……”
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的诸侯,在与风秉文单独相处的时候,在亲眼看到风秉文的存在,感受到他身上所散发出的威势后,终究是没有奋勇拼杀的勇气。
虽然他在城破的那一瞬间,拿起兵器与效忠于自己的战士奋勇厮杀到最后一刻,直败亡被俘虏,他都没有停止战斗。
可此时此刻,在与这群野蛮人的头领单独相处的情况下,这名诸侯的眼中便印上了深深的绝望,他知道自己出手不会有任何的改变,无非就是平白葬送自己的性命,失去日后复仇的机会。
“王上?细说一下,我对伱口中的王,很有兴趣!”
虽然口音上有所不同,但是到底还是图属于同一种类,风秉文能够听明白,眼前这位城市的统治者口中发出的威胁,这让他就更感兴趣了。
“愚蠢的野人!”
砰!
猩红的血在空中喷洒,刚刚出口辱骂的诸侯在空中划过一道优雅的弧线,砸在了角落上的石柱,最后又重重的摔在地上。
“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你最好不要说一些与我的问题无关的话,浪费我的时间,不然的话,你会给你自己,还有你的臣民,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强大即真理,力量即正确。
在风秉文武力的压迫之下,这名诸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骨,但是奈何这里除了他们两人之外,再也没有第三人。
在这种情况下为自己招来麻烦,受一些皮肉之痛,似乎是没有任何必要的,还会显得自己相当愚蠢,更何况风秉文想探听的消息也不是什么机密。
于是,风秉文顺理成章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山外的世界远比他想象中的要繁荣,依托大和而繁衍出来的族群,不仅演化出文明,而且还将修行的法门进一步向上推广,这位诸侯恐中的王甚至拥有了能够摧毁山岳的力量。
这样的发现不仅没有让风秉文产生忧虑的情绪,还颇为欣慰,乃至于欣喜。
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必然会带来人口的爆发式增长,而他想完成的一切必须要拥有足够的人口基数。
原本自己在大山之中费尽心血,也不过只是让大山中的部落人口翻了几番而已,可是来到山外之后,他才发现已经有人将他想要做的事情完成了,而且还做得更好。
那么接下来做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他只需要带人过去,把文明的果实采摘下来,收入囊中,就足够了。
至于如何采摘,当然是以绝对的武力去征服,就像是他们今天所做的这样。
杀掉所有敢于反抗者,在以绝对的武力击溃其最强者,那么剩下的,也就是占据更多数量的人,自然而然地便会丧失抵抗之心,滋生臣服的念头。
相比于在大山之中,一个一个的寻找那些多不过千余人,少则只有数百人的部落,风秉文对这些都演化出分封制度的文明更感兴趣。
他只需要证明自己比那位拥有册封诸侯权力的王更为强大,然后再率领着自己的部族夺掉他的权利,就基本能够征服这位王所统治的区域。
而这位王原先所册封的那些诸侯所建立的方国,在得到消息之后,自然而然的便会向他臣服。
至于这样的臣服到底是真心还是实意,而他的统治,又是否能够深入到这些散落在各方的方国中,这些其实都并不重要。
风秉文只需要确保他所创立的法能够随着他的统治而散入到大地的各处,人人修行他的法,就足够了。
他又不是过来给这一群正处于摆脱蒙昧,走向文明的族群充当引路者的,他也没兴趣当什么王。
他之所以占据部落的最高权力,也只是确定自己所创立的法能够在部落中传承延续下去罢了,这一点,尤为重要。
“距离这里最近的,是哪个方国?”
了解了一些基础的信息之后,风秉文继续向仍旧充满不甘的诸侯询问。
“你想干什么?”
听到风秉文询问的问题,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甚至比天灾都更为惨烈的灾难,而自怨自艾的诸侯抬起头眼神中有些震惊。
“你口中的那位王距离自己太远了,我想,如果我打下更多的国家,是否能够让那位王更早得到消息,派出军队讨伐我?”
“你,根本就不了解王的强大,你与你的军队,必将走向灭亡!”
这名伤痕累累,身上血腥气浓厚的诸侯看向风秉文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疯子。
“我的确不怎么了解你口中的那位王,但是你了解我吗?你甚至连我手下一名普通的战士都打不过!”
对于败者的哀嚎与诅咒,风秉文并不在意,因为毫无用处。
最关键的是,他不觉得自己以地仙果位高屋建瓴推演出来的法门,会比不过一名土著王,如果真的有万一的可能,让他落败了,那他也认了,大不了重来。
第五百三十章 战败
一城即一国!
原始蛮荒的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交通,以至于各个聚集地之间的交流都极为艰难,这就导致了每一处城池都基本上是处于自治状态。
虽然名义上拥有着一位共尊的王,但实际上,这位王对于各大诸侯国的掌控能力,接近于无,甚至于这各诸侯国中生活的普通臣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国主的头顶上还有一位王。
而这便是蛮荒环境造就的情况,譬如有一位诸侯不再服从王的统治,发动了叛乱,那么当消息传到那位王的耳中,近的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稍微远一点,说不定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而等到那位王发动自己的军队前往平叛,一来一回便是一年,乃至两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当然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最起码消息能够在这蛮荒大地上传递,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当有诸侯叛乱后,那位王说不定连消息都得不到,即便是收到了,也懒得发动军队前往评判,而是命令附近的诸侯前去镇压。
因此,风秉文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接连攻破了超过二十诸侯国后,依旧没有等到他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