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1)

我有一卷善恶天书 瑞血丰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摇头,也就是他出身非凡,若是寻常修行中人,见此灵土,怕不是眼睛都红了。因此,他立下结论,

“仙道,神道,各有优劣,难分伯仲!”

“神道哪里比得上仙道逍遥!”

“仙道如何也比不上神道的安稳迅捷!”

一波商业互吹之后,赵君仙与青山县城隍才开始正式交谈,

“真人可有事情需要本官帮忙?”

“正有一事,需劳烦城隍!”

“真人请讲!”

“我欲收城隍辖下一人为弟子,姓风名秉文。只是接触时日尚浅,不知其秉性,所以想看一看功过司中,关于此子的记载,还望城隍准予。”

“风秉文?”

城隍神的语气中带着惊讶。

“城隍认识此子?”

“自然识得,真人真是好眼光,一来就将我县最杰出的孩子收入门中。”

城隍的语气中带着赞叹。

“城隍平日间关注过这孩子?”

赵君仙有些惊讶。

“我便是想不注意到他都有些难啊!”

“那城隍可与我说说这孩子的生平事迹?”

“自无不可。”

……

“老师!”

求学若渴的风秉文,再一次在天还没亮的时候登上了湖心岛,他不出所料的看到了那白衣飘飘的少年,坐在草庐前等着他。

只不过这一次,他这位小老师面目含笑,如阳春三月,令人感到心中都在发暖。

“秉文,来了啊!”

“老师,您这是怎么了?”

温和的语气,再加上那亲昵的语气,把风秉文给吓了一大跳。

他这些天也不是没感觉到,这位天资绝伦的老师对他的无奈。在这位年纪轻轻,便修道有成的少年郎眼中,他的资质大抵可以称得上是一句不堪造就了。

天才与平庸之辈的差距,远比人与未开化之物的差距还要大。这样的差距是难以计数的,因为现实中不会有任何限制。

虽然察觉到了这位师傅的无奈,还有些许痛苦,但是风秉文只能当做没看见,因为他想要修行,他也想问道,而天书给了他找了这么一位绝佳的引路人,他不可能放过。

只是今日,这位原本面无表情的老师,其神态语气比先前不知好了多少倍,这突兀的变化让风秉文一时间都有些无法适应,都不知道这老师到底经历了什么,态度居然出现了如此大的转变。

“来,坐下。”

没有回答风秉文的疑惑,赵君仙伸手指着面前的蒲团。

不再是由先前风雪所凝的蒲团,而是由某种特殊的材质缝合而成,当风秉文坐上去的时候,只感觉心神宁静,一片空灵,脑子都澄澈清静了许多。

“今日不讲道藏。”

“不讲道藏,那讲什么?”

风秉文眼中隐隐有几分期待。

“你要在父母长辈膝前尽孝,要在这俗世中逗留,我自然要教你护道之术。”

“护道之术?”

风秉文安坐不动,静等老师讲授。

“我且问你,你若凝元开脉,欲成几品?”

没有如风秉文所料那般解答,赵君仙反倒如此询问。

“我自当是认真研习道藏,力求上三品,证得仙道之根基。”

风秉文回答道。

“不对,这不是你的真实想法,说出你的真心话。”

可听到在寻常修道人耳中,可以说是猖狂至极的回答,赵君仙并不满意,反倒是摇头。

“我想与师傅您一般,开仙品脉相。”

风秉文沉默一会儿,干脆也不隐藏了,说出了他这显得分外天真的目标。

“这才对嘛。”

听闻风秉文的目标,赵君仙大笑起身。

“老师,您不觉得我狂妄吗?”

风秉文好奇问道,眼前这少年就曾断言,以他的资质,即便是有龙珠助力,开上三品的脉象都有些悬。

“你如今乃是一垂髫小儿,若是连这点心气都没有,你还修什么道?成什么仙?”

那少不更事的孩子最是敢想,眼中所见,便囊括天地万物,心中所想,日月星辰尽在其间。

诸君,可曾记得尔等幼时对未来的畅想?

“敢想才敢做,若是想都不敢想,那就更不用指望做了。”

“老师,我想请教,当如何才可凝仙品脉象?”

风秉文闻言,当即拜倒在地上,向少年求教。大丈夫生于天地,谁没有一颗登临绝巅,一览众山之小的雄心?

“哈哈哈,不错不错,这才像是我赵君仙的弟子!”

此时的少年再也没有了先前的仙家气度,倒是有了几分狂态,似乎这才是他的真正模样,先前不过是掩饰而已。

“还请老师赐教!”

风秉文再拜。

“你知我如何开仙品脉象?”

“弟子恭听!”

风秉文三拜。

“吾父母皆乃当世仙人,吾生来便是仙体,吾幼时观道藏十万卷,大道经意尽在心间,自创功诀,其名《沧溟秘典》,如此方成仙品!”

第七十三章 先天灵根

“这……”

风秉文闻言,瞠目结舌,着实被惊呆了。

他这师傅的来历比他想象中的都要大,两位仙人结合诞下的子嗣,这才情资质若不逆天都没道理。

只是此时这师傅的背景已经不再是他关心的重点,而是成就仙品脉象门槛之高,已经让人绝望。

自创经文,还能多看看道藏,费些时间,积累一些时日,说不定就突然觉悟,创出了适合自己的经文。

但是这天生仙体,这上哪求去,生下来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是不是感到绝望?”

打量风秉文那小脸蛋上变幻不定的表情,赵君仙只感觉有趣,笑问道。

“绝望倒不至于,仙品无望,那就退而求其次,证得一品,又不是没有成仙得道的机会。”

风秉文坦言,又不是他不努力,而是老天爷不给机会。

“如此心性,才像是求道之人!”

赵君仙点头称赞,看向风秉文的目光越发欣赏,似乎一举一动都是满意的。

“不过有一点,你倒是弄错了,并非只有仙人子嗣才有开仙品脉象的机会,上古年间,就有先贤以凡体开仙脉的记载。”

“请问老师,上古先贤是如何做到的?”

“机缘!”

“啊?”

“服下先天灵物,夺天地之造化,以后天凡胎逆反先天道体。”

“先天灵物,这东西应该不多吧!”

哪怕是没有了解,风秉文就凭名称也知道这等逆天之物,绝对是极其稀罕的东西。

“自然不多,人族九洲,先天灵根仅有三株,其中只有一株会结下蕴含有先天之气的果实,那便是太清道门的混沌金莲。这混沌金莲三千年一结子,每一次所结,仅有九枚莲子。”

“呃,师父,我想请问一下,这太清道门中,可有多余的莲子?”

风秉文的心又有些不安分地躁动起来,他搓了搓手,向老师询问。

“这混沌金莲所结莲子,可用于炼制仙丹,此丹名为升仙丹,你觉得此等莲子,那太清道门会有剩余的吗?”

“我觉得不会有剩的。”

风秉文摇头,但他还是不甘心,

“师父,这混沌金莲下一次结子是什么时候?”

“这金莲结子已是两千年前,下一次嘛,还得再等千年。”

赵君仙含笑回答道。

“千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