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1 / 1)

我有一卷善恶天书 瑞血丰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堂就被教书的先生喊了过去,然后被带到了一间先生们休息的小屋中,县学的所有先生都几乎都聚在那里,当他踏入其中时,这些先生的目光都紧紧的盯着他。

“见过诸位先生!”

见此场面,风秉文也不惊慌,他有理有节的拱手行礼。而等这些先生还礼后,他就挺着腰板,看着这些中老年面孔的教书先生们。

“小文,我听人说你昨日在县城中打了不少人,可有此事?”

片刻寂静之后,那位为风秉文授课的先生一声轻咳,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之后,这才开口询问,语气颇为亲密,毕竟这是同僚的孙子。

“回禀先生,确有此事,只是形容不太准确,我这是在以理服人。”

风秉文一听是这事,心中松了一口气,然后便一板一眼的回答道。

“以理服人?”

几位先生面面相觑,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这般回答。

“你对毫不认识的人以拳脚相向,如何说这是以理服人?”

为风秉文授课的先生如此质问。

“先生,你既然听过我昨日的事迹,那你可曾打听过我打的那些都是什么人吗?”

“有所耳闻,但不是很了解。”

“昨日我所打之人,有辱骂亲父为畜生的赌徒,有调戏良家的泼皮无赖,更有高额放贷的恶霸……先生认为这些人不该打吗?”

风秉文举了几个例子,如此反问。

“自然是……咳。”

授课先生下意识的回答,但说了半句后便反应过来,干咳一声,便改了言语,

“小文,你现在也算是读书人了,行事不可如此粗暴,当以圣贤之言教化。”

“先生,您觉得我昨日所打的那些人,他们听得进你们教授的圣贤之言吗?”

风秉文询问,也不等这几位先生回答,便摇摇头,

“我估计他们是听不进的。所以,为了能够引领他们重新走上正途,重新做人,我便只能用他们能够听懂的方式教导他们了。”

“你是因此而打人?”

几位先生听到风秉文的回答,不敢相信,这只是一位孩子。

“没错,我看不惯他们的行为,所以想要纠正他们!”

第五十八章 善功破千

“可是,你只是一个孩子,你是如何压制那些混混的?他们整日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但是身子可不弱。”

另一位老先生在此时开口,道出他们这些授课先生真正的疑惑与好奇之处。

有人当街行不义之事,路过之人有看不过眼的,当街殴之,这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这路见不平之人,并且举拳殴之,是一个还不满八岁的孩子就显得非常奇怪了。

“我爷爷没有跟你们说过吗?”

风秉文眨着黝黑明亮的眼睛,似乎在奇怪,这些先生为何会有这般疑问。

“说过什么?”

几位先生都有些发懵,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大半年前曾经得到一只紫尾鸟雀,当时我看那雀鸟可怜就将它放走了,可谁想到几日之后,那雀鸟衔来了一串朱果给我,我吃了朱果之后,力气就变得特别大了。”

风秉文早就想好了搪塞的借口,除了那些知他根底的阴司与官府以外,完全能够应付寻常百姓,甚至是家人的担忧。

“还有这种事情?”

几位授课先生听闻这一番解释,也都是惊讶不已,但是在不自觉间,他们的身子却比先前坐的更加安稳了。

事出反常即有妖,一个还没有长成的孩子,却能够一日之内暴打十几名游街混混,怎么想都不正常,因为这不符合寻常人的认知。如这等人中异类,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必然不得善终。

因为超出了理解,所以会惶恐,但是只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他们又会自行解释。

风秉文说出的理由虽虽然听起来非常荒谬,就如同那说书人口中的志怪小说一般不真实,但是在结果摆在眼前的情况下,却不得不选择相信。

“泽文兄,何必惊叹?这等事情我们平日间可没少听说,只是这次发生在我们身边而已,虽然奇异,但也符合常理。”

为风秉文授课的老先生呵呵笑着,率先开口,而这一番话让风秉文看这位老先生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

这几位先生今日喊他过来,大概是听说了昨天他做的事情,所以有所忧虑,怀疑他身上有问题。

而他这番解释之后,这位先生如此之言,算是在为他背书,认为他身上没有问题,认可他的身份。

“这倒也是,灵鸟报恩!”

其余几名老先生听了也忍不住点头,甚至有一两位动了提笔的念头,这是一则可以记录,并且被广为传播的奇闻异事。

“小文,暂时没什么事情了,你先回去吧,待会儿我去讲课。”

授课的老先生看向风秉文,语气温和。

“是,学生先告退了。”

风秉文态度毕恭毕敬,退出这间房后,拉拢房门,然后向授课的教室走去。

而自这一日之后,风秉文在青山县声名鹊起,名头之盛,甚至超过了他那位德高望重的秀才老爷子,一连半个月,县中茶余饭后的话题中心都是他。

没办法,在这信息闭塞的时代,屁大点动静都能让人反复说上几天,更何况是这等能写进小说戏文中的大事——一时的善意竟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朱果。

是的,自从风秉文被先生们询问之后,青山县的百姓们也终于明白了,一个孩子为何会拥有远超常人的强健体魄。

本来有些脑洞大开的人是质疑的,认为事情不是如此简单,可是在七里街的保安堂坐诊的那位秦大夫站出来,并言说确有此事之后,质疑的声音几乎被扫清了。

因为这位老大夫在青山县中也是德高望重之辈,青山县的百姓不一定知道本地县尊姓甚名谁,但是基本都知道秦大夫。

因为这位老大夫当真是妙手仁心,若是家中有困难,即便是身无分文,也可去他那看病,便是赊账也无妨,连半分利息也不取。

因此当这位老人站出来,并说自己为风秉文把过脉,确认他的身份后,青山县的百姓也都接受了那过于玄奇的解释——官府没有行动,也是主要原因。

而在这一县之地,声名鹊起的风秉文,不骄不躁,保持初心,继续他那怒刷,哦,不对,是规劝不良人走上正途的义举。

而这样的行为,让风秉文始终不从青山县的话题榜上跌落,保持在相当高的热度。

在经过了最初的适应后,青山县百姓们茶余饭后基本在议论,那幸运得到山中灵鸟报恩的孩子今天又打了谁家的混子。

但也只是议论而已,最多吐槽几句,这孩子真是喜欢多管闲事,但没有谁会去阻止风秉文的行为,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