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不住自己老父亲在考试临近之际,把这番话翻来覆去地讲上一遍又一遍。
“你这小子胡说八道什么?参加考试的是你,又不是我,我紧张什么?”
听到风秉文的话,风子川没好气的说道,可是这无法掩饰他的语气。
他虽然弃文从商,但是那是因为他自觉对自己已然足够了解,知晓自己不是读书的这块料,所以主动放弃,以免蹉跎半生,年过中旬方才惊觉一事无成。
“……爹,你参加过几次院试了?”
风秉文也知道,自己老父亲似乎也在及冠前就拿到童生的功名,而后参加院试,屡次不中,心灰意冷之下,才选择从商。
最后才一尝试之下,居然中了,登上院试榜单,拿到了秀才功名,但这时候,他的心思都已经不在读书上了。
也正是因此老爷子也被气得够呛,毕竟年不过三旬,就已经是秀才了,完全可以继续读下去,若是继续钻研,考上举人,乃至竟是并非不可能。
“三次!”
风子川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准备对自己的儿子传授一下院试经验,科举的这一环,他最熟悉不过了。
“你为什么不继续考下去?”
风秉文也觉得自己这老父亲可惜,即便是宿慧未曾觉醒前,他也期待过自己的父亲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他作为唯一子嗣,也是富贵加身,不用奋斗,直接躺赢
嗯,他自幼便是望父成龙!
只是如今得了天书,所以才没了参加科举的心思,甚至将科举当做放松心情,调剂生活的玩闹,若非如此,他眼下不可能有这般轻松随意的心态。
“我跟你不一样,我不是读书的那块料,当年能中童生,也只是你祖父督促得紧,不然我也不可能考得中童生。
至于秀才,说实话,上一回我能够上榜,我也感到很意外,我都怀疑我是不是在什么时候无意间贿赂过考官了。”
“父亲不必如此妄自菲薄。你可是龙川府禀生。”
风秉文出声安慰,他没想到这位父亲居然如此看轻自己在读书一道上的前途,也难怪他会弃文从商。
“我这禀生的水分可是大得很。”
风子川在自家儿子面前倒是实诚得过分,丝毫没有夸耀自己的举动,坚持认为自己之所以榜上有名,纯属意外,他并没有与此相配的才干。
而这一番言辞,让风秉文心中一动,回想起风子川考上秀才的时间,再联合他在出现在官府视线的时间,如无意外,他这老父亲貌似真是沾了他的光。
“大乾官府,似乎挺给我面子?”
联想起不久前那一位请求他殴打至重伤垂死的那位斩妖司大统领,风秉文心中不由浮现出这一念头。
“日后若是修行有成,也需照料一二。不过若是如此,院试也无需太多顾忌。”
第两百一十章 圣贤之名传天下
士农工商
参加服饰的风秉文翻开答卷,看到了卷手书本次院试的测论题目之后,心中一动,感觉这题目就像是为他量身而造般。
上一次府试,他也写了一篇锋芒毕露的策论,以键仙姿态,对大乾百官指指点点,三公九卿挨个喷了一个遍。
可惜,收效甚微,哪怕他在科举中做出如此之举,在考完之后,也没有不长眼的来打扰他。
而如今这院试,他文思泉涌,准备再写一篇策论,刺激一下这大钱的世家门阀,他就不信了,他这篇策论写完,这些家伙还能坐得住。
这篇策论,风秉文心中早有思量,他第一篇引得世家门阀动手试探的策论,究其原因就是其中清查田亩,普查人口的建议,触犯了这些大族根基,会侵犯他们的利益。
而他这一次,若是再想刺激他们,自然要继续提出,能够对他们割肉放血的建议。
税制!
这便是风秉文此番策论的着重点,大乾如今的国策乃是重农抑商,盖因此国的赋税基本依赖以田地为生的农户。
如今正是太平盛世,当朝皇帝也算贤明,至于吏治,似乎是因为举过几番清洗的缘故,所以也算清明,所以寻常百姓小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
但即便如此,寻常百姓一年劳动所得,也有大半会被官府收走,落到手里的,基本没有多少。
而这在风秉文看来,毫无疑问,有些不能接受,寻常农户所要承受的赋税实在是太重了,这还是盛世,这世道若是稍微差一点,若是再加上天灾,岂不是饿孚遍地?再搭上些许人祸,那又是赤地千里。
因此,风秉文此篇策论,开篇便是提议减轻农税,而相对应的,朝廷一切机构运转全依仗赋税运转,减轻农税,国库亏空,到时候恐怕会出大乱子。
所以,风秉文又在策论之中提议大乾可以放开对商人的诸多限制,不过相对应的,应加重对商税的征收。
写到此处之时,风秉文精神一震,冥冥中便有所感应,他联想到自己父亲花重金买下的那一匹机关马,顿时便有明悟。
他此番写在策论中的内容,只要被当朝采纳,哪怕只是采纳一部分,他便有无量功德,不过,这不够。
“分级收税!”
风秉文脑海中,顿时回忆起前世的种种,顿时提笔继续写了下去。
如今的大乾限于生产力,所以必须对农户征收赋税,可是如果机关术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大规模运用的话,那么大乾的生产力将提升一层次。
百姓将衣食富足,无需为果腹御寒之物而担忧,而生产力达到这种程度之后,税制可以基于此,进一步改革,且再次减轻乃至废除农税。
征收赋税,可以根据普通百姓个人收入分层征收,划定一个标准,月入低于此等标准者,不再收取任何赋税,而高于此等,则分成以此收税,收入越高者,所需要缴纳的赋税变越多。
写到此处时,风秉文可谓酣畅淋漓,不过他也知道这等提议现在不存在实现的可能,大乾的生产力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
不过,他此时主要目的也只是刺激一下世家门阀罢了,因为他这篇策论,其中的主要核心便是建议大乾将赋税征收对象从苦哈哈的农户转变成了高收入的高门大户。
因此风秉文点到即止,也没有写太多,主要是以他的积累也写不了太多,但是这些内容便已经足够了。
让他洋洋洒洒写完之后,院试也不过了一半,风秉文检查了一下答卷之后,便直接交与考官,信心十足地走了出去。
“这才第二日,怎么就有人出来了?”
“大概是提前交卷了!”
“这也太早了吧!”
“看这名考生的年纪估计不大,还只是一个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