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永乐大帝扮作一老兵
老兵走了过来,蒲扇般的大手拍在了龙力生的肩膀上。
“啊哟!”龙力生只觉得好痛,老兵好大的力气啊!
再一看,老兵的手上全是老茧,更有一些是常年握武器出的老茧!
老兵见状,像长辈训小辈一样地说:“小子!你这样不行!你还得练练!知道吗?”
络腮胡子惊讶万分,眼中有光在闪!似乎他也想像龙力生一样被老兵亲昵地拍打着。
“好!你说练!那我就练给你看!”龙力生快速地出手了!这是想摔倒老兵!
老兵的手被一搭,他以四两拨千斤肩膀一抖,就卸下了龙力生的力量!
龙力生速度很快又再度出击!这一次是猴子捞月!
“大胆!”络腮胡子大吼一声!他纵身一跃就跳到了圈子里。
老兵的速度更快,他躲过了龙力生的一击,居然欠身到了络腮胡子的身边,一击,络腮胡子壮硕的身子被击飞了出去!
老兵可是比络腮胡子要矮小得多,这一击用的是巧劲,也知老兵的武功不低。
络腮胡子一倒在地上,他被老兵一瞪,他立即俯伏于地,叩头了。
人群中许多人都是剑出鞘了,他们见状纷纷剑归鞘,只在旁看着。
龙力生已经是转移了猴子的灵敏性,老兵的灵敏性也不差,龙力生也占不到多大的便宜。
龙力生和老兵你来我往了一段时间之后,老兵不由跳出圈来,他哈哈大笑,说:“小子,你就是一个猴子!来!我和你喝几杯!”
络腮胡子向人群中的持剑者一示意,暗示可得保护好老兵。
老兵和龙力生都是用碗来喝酒的,老兵看着龙力生,说:“小子,就要打仗了,你说我明军能赢了吗?可以扬我大明之威吗?”
龙力生笑了,说:“按说我大明没有不胜之理!不过我就是担心一个人!他是最大的变数!他就是胡季牦的庶长子胡元澄!
他虽是王子,其父不喜他精于工艺,虽是委以重任,却经常是言不听计不从。其弟胡汉苍则是多加防备!毕竟一个兄长太有才能了,能不怕吗?”
龙力生见老兵在听,便说:“读书胡季牦和胡汉苍二人确实厉害,我大明的老神究都比不上!他不愧为圣人之后啊!
身上怎么说也流着我炎黄之血!可是打仗,不行!对付蛮夷小国,他们是无往不胜,可对我大明那就不够看了!”
“胡元澄!”老兵念叨了一下。
龙力生笑了,说:“我看你啊,身份不平常啊!络腮胡子都得奉你为主!而且人群中可有不少你的人啊!”
老兵一愣,龙力生居然看穿了,老兵镇定下来,问:“那么你认为我的身份是什么呢?”
龙力生回答:“你应该是一个老将军!久经沙场的名将!”
老兵不由哈哈大笑,说:“对!我就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
老兵便说:“小子啊,你很对我胃口!不过你和韩观……”
老兵似乎觉得直呼名字不妥,这样会暴露自己的身份,老兵便改口:“你是不是随韩将军在后督办粮食啊?”
龙力生摇头了,说:“不!我要上战场!我和我的兽类军团一起上战场!若能让我大明的将士少受一些伤害,我愿意的!
而且我和胡元澄约定了战场上见!我与他将各显神通!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老兵一颔首,眼中的慈爱之意更盛了,说:“好!有种!”
徐怀德和建文年间的相貌已改变,所以没人认出。
徐怀德一见到老兵,他全身一震!脱口而出:“燕逆!”
剑出鞘!可是他环顾左右,这里有许多的锦衣卫!他出手也伤不了燕逆!
况且因为军需在兴邦牧场,此处聚集了许多的士兵。
徐怀德权衡之后,他放弃了。他不知道燕逆为何会在此。
龙力生找来了阿七,吩咐道:“给我多买些牛崽过来!”
阿七很不明白,说:“为什么还要多买牛崽啊?前段时间,我们可是白送了许多的牛崽给当地百姓了!不过也是龙爷此举,令得今年将会迎来丰收!”
龙力生回答:“我大明以农立国,要是不努力耕作,那么就会地瘠民贫。自太祖爷就强调农事。
安南国也是如此!农事之中,牛是一宝,要是能令得安南人安居乐业的。那么我大明就能把失去数百年的国土巩固好!”
老兵一听,他点头了!龙力生所言极是。
老兵不由对龙力生高看一眼,因为龙力生的心里想的是国家啊!
老兵告别了龙力生,络腮胡子等迎了上来,开口说的是:“皇上!”
原来老兵就是永乐大帝!
“起驾回京!”永乐大帝说完,他回过头来望了一眼龙力生,眼中有不舍之意,不过最后还是叹了口气。
东宫。“什么老爷子瞒着所有人疾驰千里到广西?到兴邦牧场!”太子一听,他皱眉了。
太子不由看着正逗着蛐蛐玩得不亦乐乎的儿子朱瞻基。
“相貌相似?”太子搓了搓手,说:“难道这隐秘是真的?”
朱瞻基抬起头来,问:“爹,你刚才自言自语什么?”
太子只是一笑,说:“没什么!其实爹在想,要是爹不当这太子,你们的两位叔叔也不当,有人来当。说不定这是好事!老爷子的心病或许能去除!”
朱瞻基似乎感受到不妙之处……
朱能为征夷将军,他是此次征讨安南的元帅。
十月,朱能率大军来到了广西龙州,朱能病倒了。
“咳咳!”朱能咳嗽,他看着密旨,他不明白,说:“保护龙力生?这个龙力生是谁啊?皇上居然要保护他……”
朱能把密旨给收起来了,他咳得更厉害了。朱能的病情加重,谁也没有想到当夜就病逝于军中。征安南大军由副将张辅代替。
明军向安南宣传的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以此来瓦解安南人的斗志。
胡季牦一听,他当然是起兵了,为了应对明军的来伐,他在国内实行大量的征兵策略,并且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