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姚广孝病重
永乐大帝环顾所有的大臣,厉声问:“朕所言是不是对的啊?”
这些大臣们哪敢说个不字啊?你身为皇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所以永乐大帝最后一语定语:“龙力生啊,朕任命你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封定国侯。”
声音不大,却在人们的心中激起了无限的涟漪!
龙力生这是一跃就到了锦衣卫中的数一数二的角色了!
不知是有多少人羡慕极了!人们都对着这位新贵充满了好奇。
朝臣们看着龙力生!他们眼中的羡慕极了!龙力生简直是太幸运了!
得到皇上的恩宠就是不一样!看看!龙力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龙力生也是愣住了,他也没有想到啊!
最重要的是定国侯,这可是给予了龙力生很大的赞美啊!
定国安邦!个个听到这里都知道皇上的心思不简单了!他太过于看重龙力生了!
龙力生还是表现得很镇定的,他并没有因为这天降的馅饼而开心。
当退朝之后,汉王和赵王二人居然是向着龙力生而来。
只是他们却见到了太子捷足先登了!别看他胖,长得肥,可走起来,如同一阵风!
太子和龙力生是相谈甚欢的!他一见到汉王和赵王来了,他不由一喜,说:“啊呀!老二和老三来了!正好!省却了我下帖子!我们聚在一起好好地吃一餐!一起乐哈乐哈!”
汉王看着太子,问:“老大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啊?我们?都有谁啊?”
太子不由一笑,反问道:“还能都有谁啊?我、老二、老三、龙力生!我们四人好好地聚聚!我可是连我家的那个臭小子都不叫!”
汉王和赵王二人的脸色大变了!二人似乎都能从老大的话里听出什么!
别看太子爷一副什么也不知道,只是随便说说的样子,他每一番话都是有深意的。
这一顿饭,四人是又说又笑的,喝得那叫一个欢乐啊。
他们都显得十分地高兴!可谓是宾主尽欢了。
当然在他们回到家之后,他们是不是还有这份快乐,那可未必了。
赵王对汉王,说:“老二,看来一切是真的!老大这么殷勤,他做什么事可不是随便的!每一步都显得他的不简单!
你听听!老爷子封龙力生是什么啊?
居然是封他为定国侯!这国家是他安定下来的吗?还是要把国家给他?老大就是太胆小了!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汉王冷笑一声,问:“你真的以为老大是什么也不懂吗?不!你错了!老大这是精明得很呢!我们全都不如老大!
要是我们动手除掉了龙力生,你猜猜获利最大的人是谁?
当然是老大!而我们说不定都成了替罪羊!所以老大今天请吃一餐,他用的是计!”
赵王浑身直震,说:“毒啊!别看老大平常一副老好人的样子。他阴起人来,这才叫真的可怕!被他阴了,你还不知道,相反还得感激他!哼!这个貌似憨厚的家伙!”
汉王则说:“摸骨!我可是听闻了老爷子让大和尚帮龙力生摸骨,我十分想知道大和尚摸骨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东宫。太子同样是疑心很重的:“到底大和尚摸龙力生的骨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了呢?定国侯?老爷子的心思是什么啊!若是可以的话,我真想请辞这个太子之位了!唉!”
张氏只是偷偷地看着太子,随后摇了摇头,她也是没法子的。
倒是他们最想知道的大和尚姚广孝有什么结论,已经在北方的姚广孝却是病倒了!而且病得十分地重!
此时的朱棣又是留下太子在南京监国,永乐大帝启驾前往北平城。
朱棣直奔的是庆寿寺,他最关心的还是姚广孝的情况。
姚广孝病重了,他在咳个不停。他听闻了永乐大帝来的时候,他挣扎着起来。
永乐大帝急忙奔到了姚广孝的榻前,说:“你这个主录僧啊!你这是怎么回事啊!病得这么重了!唉!看到你这个样子,朕再联想到自己……老了!我们都老了!”
姚广孝就是在等永乐大帝的这一句话,说:“陛下啊,既然我们都老了,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啊?”
永乐大帝一听,他看着姚广孝,便说:“老伙计啊!我们在一起大半生了,有什么好忌惮的呢?你要说什么就说什么吧!我听着!”
姚广孝便说:“建文帝的主录僧傅洽并不知道建文帝的下落,还请陛下释放他吧!”
现在正是进言最好的时机了!因为永乐大帝和建文帝已经谈好了,而且姚广孝也是在病中的,永乐大帝没有什么理由是不会不听他的。
永乐大帝便是把头一点,说:“好的!这是你的意见,我当然会听从的!”
“力生!”永乐大帝叫了一声,在旁边的龙力生立即就出来了。
永乐大帝吩咐:“傅洽作为建文的主录僧,他在祭祀之中尽功尽职!特查明他并没有参与祸乱朝廷之事!
如今可以释放他!皇帝和亲王都是各自要有一名主录僧的!他可以继续去当他的主录僧。”
说是这样说,可傅洽被关押了这么久,他想要再当主录僧?不可能了!
而且他也不想再掺和到皇家的事务之中了,只想回到寺庙之中诵经念佛以过一生!什么也不想再去想。
永乐大帝则是在不断地姚广孝,让他好好地养病,一顿慰问之后,永乐大帝便是离开了。
龙力生则带着傅洽来了!
此时的傅洽哪有一丝僧人的样子啊?他一头白发长达数寸!
要是不说,别人只会认为他是一个老人!又岂知他是一个高僧!
傅洽拜于姚广孝的床下,痛哭流涕着说:“我的余生全是老师所恩赐啊!多谢老师!”
姚广孝则是把手一招,说:“不必如此重礼!我早该救你了!终究还是迟了!好了!我只希望你好好地诵经念佛!不要和权贵有一丝的关联了!”
傅洽一听,他一颔首,这是自然!也是他心中所想的。
傅洽向姚广孝磕头了,他最后是告辞而去了,他将要去孤山之里独自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