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只愿君心似我心(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63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75章 只愿君心似我心

  “哎,你叫我说什么好呢,圆圆,我爱你。”

  “相公,我也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郭少杰便也以诗句作答,“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在郭少杰心中,他最爱的就是这个陈圆圆了。

  一夜道不尽的情话……

  远在京城坐在金銮殿上的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也收到睢州的消息,钦差大臣带领睢州全体官兵及全城百姓下田捉蝗虫,简直荒天下之大缪,众臣议论纷纷,朝堂乱成一团。

  不过令崇祯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弹劾郭子龙,这就怪了。

  不过细想一下就想得通,上次那些人参郭子龙,结果被查了,如果这一次再参郭子龙,恐怕又要与褚太初关联上,褚太初如今可是通敌卖国并涉嫌谋反的大罪,谁还敢参?

  崇祯内心有些自得,反咬一口那一招还真是妙,也不知从何时起,自从郭子龙出现了,自己在朝堂上的掌控力度就越来越大了,嘈杂的声音也少了,郭子龙,你真是朕的福将。

  次日一早,圆圆便换上了妇人的发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彤儿看着心中有些不悦。

  然而,她却并没有做好成为一名妇人的打算,她还得负起保护相公的责任,所以昨晚上也算是她默认圆圆侍寝,所以并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经过昨日的捉蝗行动,城里很多人已经自发地去捉蝗虫充当粮食,越来越多的人被带动起来,但还是不够。

  褚氏九族在睢州有十家酒楼三家饭馆,这些自然也就成了郭少杰的产业,他让董小宛去这些酒楼,大上蝗虫菜,而董小宛已经学到了郭少杰的蝗虫做法,董小宛便把各酒楼和饭馆的人统一叫到了总店,统一教授蝗虫菜,红烧蝗虫、油炸蝗虫、蝗虫烧烤。

  这三种菜要当着主打菜推出。

  郭亮和孙秀英各带一队人马下乡,柳如是和李香君各随一队,大肆做破除迷信,蝗虫可以吃的,他们还亲身示范吃蝗虫,让乡亲们品尝。

  郭少杰则自己编了个戏曲“诛神魔王斗蝗神”,这部戏交给当地的梨园在各地巡回演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郭少杰正是用这些手段,慢慢破除蝗神的迷信。与此同时,他也用那种提取信号素的方法大肆捕捉蝗虫,然后招人开办食品厂,因此地有大量无地的农民,招工广告,应聘者就达三万之众。

  同时,郭子龙还派人去各地以私人资本大量收购蝗虫并宣扬睢州杰记大量收购蝗虫,只要送货上门当天就结账,此举不仅能促进蝗灾的灭亡。

  而且,还能为捕捉蝗虫过量的百姓在灾荒之年增加点收入。

  一夜间,尚有蝗灾肆虐的地方的人们疯狂地捕捉蝗虫,还让许多的商队也参加其中。

  收购、捕捉、进餐馆,三管齐下,消灾和生意并举,假以时日,蝗虫可吃而且美味健康之事会人尽皆知,河南全境乃至附近的陕西、湖广一带的蝗灾都可一并解除。

  郭子龙还亲自下厨,做了两道蝗虫菜,派人快马送进皇宫,给崇祯皇帝品尝。

  一旦皇家和文武百官品尝过,那么就变相为蝗虫做广告,到蝗灾过后,蝗虫的价格势必将暴涨,收过来一文钱一斤,卖出去时,价格可能成十倍百倍的翻。更何况,将蝗虫加工成食品也大有可图。

  郭少杰现在就开始借着蝗灾,布局自己的大生意,这将是一笔前所未有的大生意,因为进价太低,量太大,而且,利润相当可观。

  他的这家新建工厂,将蝗虫烧熟,研磨成粉再混合面粉,制成饼干、大饼、馒头、糕点等干粮,添上早在应天时就已制成的防腐剂,则保质期更长而不受地域的限制,特别适合行军部队携带与食用。

  如此一来,这些食品便可运到所有的灾区乃至全国,这才真是一笔超级大的生意。

  走一步看三步,身在睢州的郭少杰已经在布局整个河南境内的救灾工作和他的大生意。

  也仅三天时间,那个以往令人畏之如虎的蝗虫成了睢州城乡居民的粮食,大家疯狂地捕蝗,白天抓、黑夜抓,三天之后,在田野上已经见不到蝗虫了。

  至于睢州的瘟疫,郭少杰也早有布局,通过隔离和随队而来的药品派发,瘟疫也得到了控制。

  至于旱灾,则通过打井和兴修水利来完成。

  蝗灾刚结束,郭少杰便令睢州衙门组织民壮前往河道边上或湖边,挖沟渠引水。

  这一次,郭少杰派亲信监督,每位兴修水利的民壮都能领到与他们的劳动量相对应的酬劳,多劳多得,大家自然很有积极性。

  另外,官兵和百姓齐打井,用了十天时间,便在睢州境内打下上万口井,而通河道的沟渠也随即挖通,睢州的旱灾迎刃而解。

  郭少杰在睢州呆了近二十天的时间,成功解决了睢州的三灾问题,而且解决了饥民的问题,是时候北上了,要知道此行,他的目的地是河南首府开封府,他将在那里总管整个河南的治瘟救灾工作。

  走之前,郭少杰领着众女和佃户们在自家的地里种上了土豆、玉米和番薯,众女觉得挺新鲜,尤其是黄薇表现的特别积极和活跃,一直关在深宫大院的她,种地对她来说,别提多新奇了。

  多余的种子便分给了附近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