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当上大地主
前面说过,崇祯是很护短的,他喜欢哪个就会千方百计地护着他,只要你不谋反,捅破了天,他给你补。
他摆了摆手,“欸,皇叔言重了,杀人一事已查明,他杀老鸨乃是因她对皇威不敬,不仅无罪,而且有功。
至于调动部队嘛,那些个兵,朕本来就是派给他做他的护卫的,他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吧,朕只看结果就行了,结果是,他又为朝廷立了大功,皇叔,此事莫再提。”
“什么,陛下调了两千余人去保护他一个人?”
朱常淓直接傻掉了,就算是王爷也没有如此大的派头,那可是两千精兵啊,皇帝竟然派两千精兵去保护一个五品芝麻小官?郭子龙荒唐,皇帝也荒唐。
难怪不管怎么参他,皇帝都不以为然呢,原来他们两个乃是一丘之貉。
他浑身颤了一下,完了,要弄死那个郭子龙,不是难,而是很难。
崇祯郑重道:“皇叔,你如果知道此人可以救我河南千万百姓,你就知道朕这么做是值得的,没别的事,就退下吧,朕要休息了。”
便摆了摆手,下了逐客令,跟这哥们聊天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嘛,朕喜爱他,你却老想置他于死地,那还讲啥?给朕滚得远远的,别让朕再见到你。
从宫里出来,潞王朱常淓还在嘀咕,救河南千万百姓,就凭那个荒唐的小瘪三?看我回到封地整不整得死他。
朱常淓连夜起程回封地卫辉。
……
郭少杰看到皇帝的信后,眉头挑了挑,这哪像是一个皇帝的书信,倒像是家书,欸?皇帝老儿莫非想跟小爷搞基?
看得出,崇祯皇帝对郭子龙是很喜爱的。不过,郭少杰却并不以为然,他并不喜欢崇祯,甚至与他有仇,原因在于,崇祯杀了他的老丈人袁崇焕,又将另一个老丈人孙传庭给下了狱。
作为喜爱明史的现代人,郭少杰对崇祯是很了解的。
崇祯固然有可爱的一面,比如喜欢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比如护短情节,也是一位特别勤政的皇帝,但这个人也有很大的性格缺陷,比如多疑、刚愎自用、怕担责任,最可怕的是他的阴险狠辣,前一刻他跟你无比亲近。下一刻,你的人头就可能落地了。
所以要特别小心,郭少杰深深告诫自己。
正因为对崇祯性格的了解,郭少杰才故意整出点荒唐事,你不是多疑和喜欢新奇吗,我就荒唐给你看,这样一个荒唐张狂率真的人反而不会令其生出别的疑虑,而且特别符合他的个性,所以他深得崇祯的信任和喜爱。
既然一切由他自己处理,那就好办了。
刘进接到朝廷公文,无奈只好派人将褚太初的九族全抓了,好几百口人,被押往衙门广场。
午时,褚太初的九族全绑着跪在地上,围观的群众里三层外三层。
群众朝罪犯们扔石子,打得他们鼻青脸肿,褚太初连同他的九族都欺压百姓,干下了不少恶事,所以群众趁机打击报复一下。
午时三刻,时辰到。
郭少杰作为监斩官,扔出了令牌,刽子手们举起大刀一路砍过去,顿时人头滚滚。
百姓们欢呼,全体跪下,“郭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
啊,这个帽子郭少杰可不敢戴,万一被有心人利用,崇祯就得多疑了,要知道旁边还有他的百来双眼睛(锦衣卫)盯着呢,他一边往北方拱手一边大声道:“众位乡亲请起,你们别感谢我,要谢就谢当今皇上,吾皇英明。”
众百姓大呼,“吾皇英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罗百户把此事一告之崇祯,远在皇宫的崇祯大喜,心说,这小子还真是会做人,他好久都没有这么受百姓爱戴了,顿时龙心大悦,当即下旨,将抄来的褚太初九族所得的十万亩良田和房屋全部赐给了郭子龙。
老实说,崇祯皇帝还从来没有如此大方过呢。
郭子龙之前立过那么大的功劳,未得皇帝赏一分钱,他其实是个很小气的人,如今因百姓山呼吾皇英明,大有千古一帝的声望,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突然就特别大方,这就是崇祯。
说来这些东西本也不是皇家的,崇祯不过是借花献佛而已,给了郭子龙,为的也是让郭子龙更加为他卖命,对他更加的忠心,皇帝得名声,子龙得好处,何乐不为也?
郭少杰收到皇帝的旨意后,愕然不已,小爷居然成了大地主了,那可是十万亩良田,十数套大宅院,我的娘啊!
郭少杰本想将这些良田还给百姓,然,这种还田于民的措施就与李自成的均田之策不谋而合,这就问题大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那就成了李自成一伙了,要知道他的敌人不少呢,尤其是东林党。
更何况,他一旦将这些田产还给百姓,那么就会打破了明末各藩王各勋戚各土豪劣绅兼并土地的现状,势必会在朝堂上引起极大的反弹,到时候好心便成了坏事,说不定郭少杰还得人头不保。
这个险咱可不能冒。
或许这也是崇祯不把这些良田还给百姓的缘故吧!
郭少杰思量再三,又与柳如是、孙秀英、唐玉婷等商量了一番。
这三名女子都是有名的才女颇有见识,也意识到还田于百姓之事的危害,都极力劝说他不可如此做。
最后,郭少杰决定,他就当这个大地主了。
“哇哦,这么大的院子啊!”众女听说皇帝将褚氏九族的财产全赐给了相公个个高兴不已,那这座府邸,不就成了自家的了吗?
这么又大又豪华的宅子,诸女都没有住过,刚忙完,还没到晚上,诸女纷纷挑自己的房间。
这个院子房屋众多,没有上百间也有几十间,但还是属主屋最为豪华。
唐玉婷作为未来的大妇,自然毫不客气地霸占了最豪华的主屋正房,柳如是选了东厢房,李香君选了西厢房,董小宛来晚了一步,只好选了另一幢楼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