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斩草除根
“三个……”
郭少杰突感到背心有些发寒,转头一看,却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长相与老褚颇为相似,如果没猜错,这个就是褚太初的小儿子。
年纪虽小,然而那种看着他的眼神充满着杀气和愤怒还有狠毒,就如同毒蛇看见了猎物一般,令人不寒而栗,此子留不得。
不过一被郭少杰发现了,他就转过头去,想掩饰晚了,郭少杰已经看到了。
也是,被人一日之间杀了父兄,能不恨吗?
他这个年纪到后世不过是个没有成年的孩子,然而目光如此阴毒,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人一旦成长起来是很可怕的。
伟大的成吉思汗曾经说过,敌人中只要是高过车轱辘的男子就该杀。
这位小伙明显高过车轱辘,如今他的父兄尽被郭少杰所杀,死仇已经结下,以此子的心性,他日必将报复。
有道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反正已经被他的父兄全杀了,留着他后患无穷,那就全杀了吧。
他朝着那小伙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朝他勾了勾手,“你,就是你,过来。”
那小子走了过来,彤儿和陈圆圆马上防备起来。
郭少杰拍了拍那小伙的肩膀,“小子,你想报仇?”
“不,我不敢。”那少年不敢直视他,怕让人发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你杀我父兄,就是我不共戴天的仇人,他日必将你千刀万剐。
“你敢,你看,你都拿刀捅我了。”
郭少杰变戏法似的,手里的匕首刀柄换到那少年手上,然后被郭少杰抓住了手腕。
少年脸色一变,瞬间就明白了,“你……你陷害我?”
“我看你小小年纪本想放你一马,没曾想,你还想刺杀本钦差,那就死吧!”
郭少杰将他一脚踢开,少年被踢飞了好几米落地,刚想爬起来,正巧在旁边的李杜,就一刀砍下了他的脑袋,他手里拿着的可是关刀,完了后,刀上还在滴血,他呸了一口。
“敢刺杀钦差,罪该万死。”
如此凶残,在场几位妇人,或许是母亲姨娘什么的,吓晕了过去。
郭少杰最不放心的是罗百户了,说是保护,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他是皇帝的眼睛,是派来保护和监视他的。
“罗百户,你也看到了,此子刺杀我,你说,他该不该杀?”郭少杰对着罗百户道。
罗一真微微一笑,深以为然道,“该,是我也会这么做的。”
话虽如此,不过罗一真心里头却在暗笑,这个小滑头演得还真像那么回事,你不做伶人都可惜了。
郭少杰点了点头,“那就有劳罗百户速速将这里的情况用飞鸽传封书信给皇上。”
想来这个潞王会找他麻烦的,此事必须得告知一下皇帝。
“是……”罗百户道。
接下来就是抄家了,所有被逼而来的女人从褚家库房中提取银两领取遣散费,全部放其回家。
查出褚氏田产五千顷,银两和黄金堆满了库房,粮食堆了好几个仓库。
气得郭少杰破口大骂,“这个褚扒皮,有这么多钱,这么多粮食,不但不救济灾民,反而不断地压榨百姓,要是交不起租,就拿人来抵,实在是罪不可赦。
可这样的人居然有潞王和知州府一干人相保,可见大明朝如今是多么的腐败。
待点清数目,更是触目惊心,白银八十万两,黄金一万两,加起来就相当于九十万两,可真是富得流油。
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褚太初还藏了一地下室的兵器和火药。
要知道大明朝是禁止私藏兵器的,这么多的兵器和火药,要不是卖给敌国,那就是想谋反了。
本来之前宋把头拿来的口供多半有些是刑讯逼供的成份,哪知这一切还都是真的,有了这些武器,褚太初通敌卖国之罪成立,还涉嫌了谋反之罪。
皇宫……
崇祯皇帝收到罗一真的飞鸽传信,大为震怒,好一个褚太初,朝廷如此贫困,你却家里银子和金子堆积如山,还欺男霸女,鱼肉乡里,杀人夺地,最不可气的是他还私藏兵器通敌卖国,说不定早有谋反之意。
这一点就触了崇祯的忌讳了,贪财占地杀人,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唯独这谋反一项他不可容忍,哪怕是有那个心思那也不可容忍。
“来人,传旨,宣褚太初通敌卖国,意图谋反,并杀人夺地,欺男霸女,罪大恶极,即日诛九族,由钦差大臣郭子龙监斩。”
宣布完,崇祯心里对郭子龙更加地喜欢,虽然他也知道褚太初是皇叔潞王的小舅子,这个人他都不好下手,他这个皇帝是有点窝囊的,外有群臣限制,内有皇族勋戚限制,然郭子龙帮他做了他想做而不方便做的事。
呵呵,郭爱卿,可真是朕手里的一把好刀啊,真他娘的好使,此次,你刚进河南,不仅为朝廷和百姓除掉一大毒瘤,还为朝廷筹集了九十万两的赈灾款,选他果然没有错,朝廷都不用出一分一钱。
还有一点,让崇祯特别喜欢,此人抄家所得银两和财物全部报与他知,并登记在册,并无任何的藏私和贪赃的嫌疑,崇祯对他更加的放心。
他亲手为郭子龙写了一封亲笔信,要知道崇祯是很少与人写信的,写信的语气不像是君臣倒像是家人一样拉家常。
“子龙,朕得知你刚进河南,又立大功,朕心甚慰。朕与你尚未谋面,然神交已久。
你的诗朕甚为喜欢,本想升你为更大的官,然,无奈于群臣掣肘,待你在河南治瘟救灾成功,便没有谁敢阻挠朕调你来到朕的身边。
届时,你辅佐朕治理天下中兴我大明,朕得子龙如刘邦得张良。
你抄家抄来的九十万两及物资,朕不挪一分,你全部用来赈灾好了,以后所得也无需上缴,除非赈灾后有余,一切相关事宜,子龙便宜处理无须上报,你小子好好给朕干,朕亏待不了你。
好了,朕期待你早日归来。”
刚放下毛笔,潞王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