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再赎李香君,怒杀曾氏
带走柳如是后,郭少杰并没有回去,而是带上些护院和彤儿转身去了媚香楼。
李香君自从得了郭子龙那首《雪花的快乐》那是日日夜夜地吟诵,越吟越喜欢,对郭子龙的思念也就与日俱增,她深知自己对郭子龙也情根深重了。
今日听说郭子龙求见,又惊又喜,特意梳妆打扮一番,将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良久才姗姗出来见客。
“郭郎,你终于来了。”李香君面对着心上人,声若蚊蝇,含羞地低下了小脑袋,但还是掩饰不了她心中的喜悦。
“嗯,子龙奉皇命,不日就要前往河南就任治瘟救灾总指挥一职,可走之前,子龙放不下你,敢问,香君姑娘可愿子龙为你赎身。”
李香君听到此言,几乎是心花怒放了,但女孩子还是要矜持一点吧?
她强压住自己内心的喜悦,水灵灵的大眼睛不好意思地看着他,那绯红的小脸儿几乎要滴出水来,答非所问道:“哦,你就要走了?”
“嗯,香君可否愿意?”郭少杰重复了一遍。
李香君羞赧地低下了头,微微地带着笑容,轻轻地点了点头,意思就是说,我愿意。
“那事不宜迟,去请妈妈吧!”郭子龙可没有那么含蓄,他得赶时间。
李香君亲手为他泡了一壶茶,便出去了,不一会儿,便带着曾妈妈一同来了。李香君在来的路上就与曾妈妈说了赎身一事。
“哦,是郭公子要为香君赎身吗?”曾氏问。
郭少杰点头,“没错,正是郭某。”
曾氏眼睛露出一丝贪婪,听闻这个郭子龙名下有两间工厂十间大药房三座酒楼,外加一间酒坊,身家三百万两妥妥的,其实像李香君这样的头牌她是舍不得的,但有人来赎了,而且香君也极为愿意,那就只能把该赚的钱一次性赚到。
以香君的年纪,还能再红个十年,一年五千两,十年就五万两了,所以在来的路上,她就盘算好了,要确保五万两留下个还价的余地,起码得六万两。
“那老身就不拐弯不抹角了,一口价六万两,同意,人你带走,不同意,你就走吧!”曾氏挥挥手道。
靠,这老鸨子,小嘴一张一合的,心比杨氏还黑。
李香君听得浑身一颤,“妈妈,我的上一任头牌,你只拿了三千两吧,怎么到我这却成了六万两?”
李香君心地纯良,她虽然知道郭子龙家缠万贯。但,她却并不想为郭家多添负担,以免被他的老祖母不喜。
曾氏撇了撇嘴,“那人家是大官,老身不敢得罪,何况人家可帮了咱们媚香楼不少忙呢。再说了,你的上一任,可没有你红,这样吧,看这样年你也没少替我赚银子的份上,我给打个折,五万两吧,这是最低价,不能再少了。”
李香君冷笑,“呵,说到底,你是趋炎附势之辈,可我家郭郎如今是朝廷正五品大官,如今也是钦差大臣,皇帝眼前的红人,他日前途不可限量,你就不怕得罪我家郭郎吗?”
对于郭子龙上任钦差,此时也传开了,曾氏足不出户,也从媚香楼的恩客嘴里听说了,不过那又如何,那是去河南送死的,有何前途可言?等他能活着回来再说吧!
像郭子龙这样的大款不敲,敲谁?
曾氏骂道:“死丫头,赎家都没出声,你跟这讨什么价?胳膊肘往外拐是不是,你这吃里扒外的东西,老娘白养你这么多年。”
郭少杰敲了敲桌子,“够了,你比杨氏还黑,你可知我赎柳如是才花了一两。”
“什么,一两?”曾氏大惊失色。
“没错,我这个钦差大臣或许是去北方送死的,可我手里的尚方宝剑可不是吃素。”
曾氏哈哈大笑,“郭子龙,你少吓唬我,如今应天府的瘟疫已过,你不可能再拿治瘟一事斩我,尚方宝剑我好怕怕,可我只是一个老鸨,你拿着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来斩我一个老鸨,此事若传出去,你就不怕被参吗?你全家老小的性命,难道不管?”
郭少杰眉头一皱,这个曾氏比杨氏还要难缠一些,她自以为抓住了自己的软肋,我郭子龙会投鼠忌器呢。
“大胆见尚方宝剑,如见陛下,曾氏不仅不跪,还如此诋毁宝剑,当杀,尚方何在?”
“尚方在此。”彤儿马上抱剑而出。
“给我杀。”
“你敢?我可是良……”
民字还没有出口,只觉寒光一闪,曾氏的人头便冲天而起,如果她现在还能后悔的话,想必已经后悔莫及了。
什么罪?不向尚方宝剑下跪,意味着对圣上的不敬,此为死罪了,光这一条就够斩她了。
郭少杰朝她的尸体啐了一口,“你千不该万不该拿我家老小的性命威胁我。”
这一条已经踏破了郭少杰的底线,不杀你杀谁?
至于被参什么的,郭少杰就仅以此人对尚方宝剑不敬斩杀此獠也可够堵住那些言官的嘴了。
不过,这些楼子都是有后台的,与官场的联系千丝万缕,没几日,雪花般的弹劾奏章就飞到了崇祯的御书房。
崇祯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个郭子龙才能那是旷古烁今的,可惹起事来也是能把天给捅破了。
拿着尚方宝剑去逼着一老鸨以一两银子卖了一艺馆头牌,接着又因价钱谈不拢,杀了一老鸨,这当是千古奇闻。
“郭子龙啊郭子龙,朕赐你尚方宝剑,你杀谁不好杀,你杀老鸨?尚方宝剑的威严何在?皇家的威严何在?郭子龙啊郭子龙,你可真会为朕找麻烦……”
崇祯在书房里打翻了书架,轰轰轰,差点没把书房给拆了。
不过气着骂着,就乐了,“这个郭子龙总能做出点离经叛道的事,太像朕了,朕喜欢。”
崇祯可不就是那个离经叛道的人吗?
他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腐儒,终日圣人有云什么的,一听就烦。
他就反着来,动不动就把哪个忠臣言官或良将给下了大狱,后期,他连言官都杀,太祖皇帝、成祖皇帝不敢做的事他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