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赐官(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79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8章 赐官

  在这方面,温体仁和杨嗣昌是一个类型,接替首辅的薛国观也在走温体仁的老路,只是他并没有温体仁那么聪慧,学得有点不伦不类。

  然而这一次皇帝朝杨嗣昌使眼神,杨嗣昌何等机灵早看出了皇帝的意思,只是他在犹豫啊!

  因为家里传来家书说了次子杨亦之的状况,他被郭子龙吓了两次,落下失禁的病根,曾经还杀过郭子龙,结果人“死而复生”,反被他吓尿了,这可是死仇啊,一旦郭子龙成为皇帝面前的红人做了大官,那我儿岂不是要死在他手里?

  然而,皇帝的心意已昭然若揭,若不支持,怕是要失宠了?

  所以杨嗣昌此刻特别的犹豫,特别的矛盾,干脆眼睛一闭装打盹。

  崇祯心里那个气啊,你杨嗣昌平日里的机灵劲哪去了?今个儿给朕装死?

  朕不过是想求个贤纳个才而已,就这么点儿芝麻绿豆大的事儿,咋这么难呢,这帮迂腐老臣误朕啊,可朕又有什么办法呢?

  没人支持啊!如此一来,他更加迫切地想要录用郭子龙,从他的诗中,崇祯有种感觉,此人定能与他尿到一只壶里。

  正发愁之际,吏部左侍郎也就是吏部二把手黄锦,地位虽在张波之上,然这个人一向低调又不好争斗,平时都比较沉默,此时却破天荒地出声了,呵呵一笑打破了沉寂,然后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凡中兴之主必定有大改祖制之举措,譬如光武中兴就改掉了诸多西汉时的政策,令汉室延续了二百年,唐中兴,宋中兴莫不如是。

  张大人言重了,薛首辅的举荐不能称之为违制,当可称之为改制,陛下立志中兴,也当因时制宜,改革用人机制,今我大明,内忧外患,正是用人之际,为何要拘泥于祖制呢?当不拘一格降人才。

  周文王拜钓叟姜子牙为相,汉高祖拜胯下之辱韩信为帅,蜀汉有刘备拜山野村夫为相,这样的先例不胜枚举,为何到我朝,用个草民,诸位同僚却有如此大的反弹呢?草民怎么了?只要有才能,草民一样可以破格录用。”

  “说得好”崇祯一拍宝座扶手大喜,违制变成改制,妙啊,一字之差,就把一切的尴尬和被动给化解了,说来,朕可不就是改制吗,何来违制?张波误朕也,大喜道:“黄爱卿说下去。”

  张波目瞪口呆,一直沉默寡言的又不喜争权的黄锦为何今日如此能说?他竟然无言以对。

  “臣观郭子龙之诗,也并非张大人所说的难登大雅之堂,此诗诗句优美流畅,意境绝佳,感情真挚,以老夫多年研究诗文的经验来看,此诗妙不可言,越品越有味道,当真奥妙无穷。以诗观人,此人气度非凡,学富五车。

  况,此人确实在应天府治瘟当中立下首功,治理瘟疫可不是单单会点医术之行,而是要统筹规划、收纳病人,隔离,处理尸体、赈济灾民等等,事多繁杂,然此人处理得井井有条,足见其不同凡响的行政管理才能。

  陛下,此子不光是诗才横溢,医术神奇,而且已经具备了治理一府的能力,臣也斗胆举荐此人。”

  连黄锦都这么说了,张波脸都黑了,心说,黄锦你今日抽什么风呢,难道那郭子龙是你亲戚或是私生子?

  张波朝几名御史使了个眼色,这几人全都出列一齐发言,“陛下,臣等以为,此子万万不可提拔……”

  其他官员因为他们都是十年寒窗苦读考科举,然后再一步步爬上来的,流过多少汗,吞过多少泪才走到这一步的,在场的武官也是在战场上多年厮杀才有今天,而郭子龙一介草民岂能一步登天,这叫他们情何以堪?

  于是大臣们一齐朝皇帝施压,“陛下,臣等附议。”

  “混账”一声大吼,崇祯皇帝终于火了。

  “朕要做点事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就纳个贤而已,哪那么废话,朕还是天子吗?你们道朕是想升他进六部还是入阁?怕抢了你们的权吗?

  想什么呢,朕只是想用他到河南治瘟救灾,你们如此这般阻挠,居心何在?

  如今河南的情况,诸位了如指掌,这样吧,朕也不废话了,谁反对朕用郭子龙,谁就去河南治瘟救灾,你去,还是你去,张波,是你去吗?”

  张波及那几位御史言官全都呆若木鸡,没料到皇帝会出这一招,这几个人动动嘴皮还可以,要真上灾区,他们哪敢啊?一个个都额头冒汗了。

  如今的河南什么情况还不了解吗?瘟疫四起,伴有旱灾、蝗灾一道肆虐,不时还有饥民闹事和流寇乱窜,那就是个人间地狱,谁去?十死无生啊!

  更何况,朝廷国库空虚,哪有钱支付赈灾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差事任谁摊到,谁就得倒大霉。

  而崇祯之所以如此看中郭子龙,其中一个重大原因就在于他的生财本事,朝廷没有钱啊!

  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吭声。

  “怎么,刚刚不是一个个很有本事的样子吗?此刻怂了?”

  崇祯讽笑不已,对这些臣子充满了鄙夷,“哼,既然没有人敢,就不要阻止朕用郭子龙,这个人朕用定了。”

  崇祯皇帝看透了这帮臣子,嘴皮子功夫厉害,一套一套的,但真要让他干点实事屁本事没有。

  杨嗣昌见郭子龙上台已成定局,赶紧出列跪地大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郭子龙如此大才,陛下破格任用,实乃明君之举,当开我大明中兴之河。”

  这马屁拍得响啊!要知道崇祯心心念念的就是中兴,而杨嗣昌将此事拔高到了明君之举,令龙心大悦,刚刚的愤恨一扫而空,你终于支持朕了,“杨爱卿,你也这么认为?”

  “正是,陛下,臣斗胆请赐郭子龙进士及第,授正五品官,加封治瘟救灾总指挥,加任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严令河南境内巡抚衙门、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各藩王府等各级官员在治瘟救灾一事上全力支持配合并听其指挥,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