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炮灰当不当?(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77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37章 炮灰当不当?

  还好,卢小雨亲手写了一封信让他带来,不然,他可就白死了。

  李自成收到了卢小雨的亲笔信,一经宣布,诸将的精神都为之一震,大华国主还真的答应合作了。

  很显然天龙军愿合作,就算是不出一兵一卒,天龙军不偷袭大顺军的两翼和后方,就已经帮了大忙了。

  何况,将士们得到山海关被切断的消息,那就意味着,清军是孤军深入,兔子尾巴长不了了,一时间士气大振,清兵再一次被打退。

  清兵退后,李自成又召集众将商议,先将卢小雨的意思传达了一下,众将开始都很兴奋,山海关被天龙军切断了,这支清军不过是一个孤军,这个消息实在太重要,太令人振奋了。

  等于就是说,这支清军已是瓮中之鳖,而且已经深入关内,粮草和兵力补充都是大问题,清军坚持不了多久,大顺军只要咬牙坚持下去,说不得清兵就不攻自溃了。

  而且,卢小雨说了,他们只需要进攻,不需要担心后方和两侧,因为天龙军答应合作,就不会对友军动手了。

  而且卢小雨还说了,愿放开道路让苏皖的大顺军北上,等于他们有援兵了,等援兵到来,说不定就能一举灭了这支清兵。

  然而渐渐的,大家的脸上都变得阴沉起来,都看出来了,郭子龙是想让苏、皖两地的大顺兵调到河北,与清兵大打出手,他们一撤,他们好不容易打下的半个江苏和安徽就都白白让给郭子龙了。

  而且,将那些兵调过来,对付清兵,岂不是让他们与清兵鱼死网破?然后又是郭子龙尽收渔人之利。

  “咋想那么美呢?简直当我等是傻瓜啊!”刘宗敏不满道。

  宋献策的脸色也不好看,道:“陛下,如果那两支部队不调出来,一来,咱们这边压力太大,而且咱们现在不能再退了,再退,就是近在咫尺的国都邯郸了。

  二来,那两支部队不调出来,天龙军和南明的军队两面夹击,那两支部队也是要完蛋的。

  反正是要完蛋,不如把这两支部队调过来,与邢台的部队可以凑成十五万大军,可以与清军一战了,这十五万大军可不是当初攻京师的很多农民跟过来起哄的部队,而且是真正能打的部队,张鼎部、谷可成部可都是我军精锐。”

  张谷两部是精锐,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将领,虽不懂什么兵法,但并不影响他们对于局势的了解和判断。

  很显然,就算是郭子龙明摆着拿他们当炮灰,这个炮灰,他们还得当定了,因为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你不当炮灰,清军照样灭你,如若不与天龙军合作。那么,大顺军面对的就不止是清军,还有天龙军,大顺军在四面包抄之下,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

  所以,明知是炮灰,这个炮灰,他们还是当定了的,说来,此仗也不光是为了给天龙军打,也是为了给他们大顺军打,是自救。

  都说形势比人强,这,就是形势。

  宋献策继续道:“陛下,两部加起来十万,如果被天龙军和南明灭掉了,是不是太可惜了?

  而且后面就是我国国都,军需、粮草供应没有问题,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从邯郸调些兵来。

  再不济,咱们可以与清军打持久战,山海关已被切断,清军劳师远征,清军的粮草补给和兵力补充都会成为致命的问题。诸位,如此一来,我军将彻底扭转不利的形势。”

  经过,宋献策一分析,李自成及诸将脸上都露出了喜色,是啊,张谷二部不调出来也是个死,不如调出来,与邢台的部队汇合,兵力就达到了十五万,说不定他们就可以反败为胜,在河北之地打败清军。

  “好”李自成很兴奋,一拍大腿道:“来人,传我军令,令张鼎、谷可成率部倾巢而出,过天龙军防区,与朕合兵一处,共抵清兵。”

  “是……”

  很快就有传令兵出去了。

  李自成心里也明白,反正苏北皖北是要丢的,让给谁都一样,他只要保住自己的十万大军就可以了。

  宋献策道:“陛下,康年以为,如若天龙军出兵的话,与我军一起,会大大加速清军的灭亡,也能大大减少我军的伤亡,说白话一点就是拉着天龙军一起当炮灰。”

  这么一说,诸将和李自成都开心了起来。

  李自成眉头一挑,“此计甚妙,只是,郭子龙恐不愿答应。”

  宋献策道:“不试一试如何知道呢?而且此计,我军没有任何的损失,只需派出一位能言善辩之士,正如华国的王师师一般,一人就抵十万雄师。”

  李自成大喜,若能拉上天龙军,谁当谁的炮灰还不一定呢,可眉头一皱,“可我军并没有王师师。”

  这时,一骑快马奔来,马是从后方奔来的,并未经清军营地,所以一路通行,此人手举着一个信封,喊道:“我大华国主急件,大顺国主亲启。”

  郭子龙是国主,你李自成是皇帝,不对称,所以,郭子龙称李自成为国主,以示平等,这一点,大顺军自李自成以下,都是不敢有异议的,因为李自成虽称了帝,但实力和地盘上远不如郭子龙。

  能称你为国主,把你放在与其对等的地位,都已经算是抬举了。

  大华国主给李自成的信,那是一路开绿灯,送信兵一路亲手将信件送到了李自成手里,李自成命人将他送下去,热情款待,享受上使待遇。

  这是瞌睡正有人送枕头啊!

  李自成高兴地拆开了信件。

  “大顺国主李将军,见字如晤,自你我龙门关相见,已良久未见矣,本王思之心切。

  闻兄正遭清兵追赶,弟心难安。

  我等同为汉人,同气连枝,岂容他人在我国土上专横跋扈、肆意践踏。

  我们兄弟该联合拒敌,请李兄移步和顺,小弟在此恭候大驾,当面共商大事。”

  李自成看完信,脸上就露出了喜色,正要打听郭子龙在何处,原来他就在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