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二龙卫(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831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22章 二龙卫

  大片的异国土地收入华国领土,无论是西藏还是西域,自古以来都是华夏领土,当中的汉人其实也不少,也深受中原势力和文化影响,完成占领和统治不难,而东南半岛这个地方就真的是国外了,要完成统治是特别难的。

  所以,最犯愁的就是这件事了,若是不能形成有效的统治,仗等于是白打的。

  没有本族人的地方或是本族人太少的地方,统治是不稳定的,最后郭少杰一咬牙,“移民吧!”

  一封电报拍到了洛阳的内阁,传达了国主的国主令,“紧跟李定国军的步伐,他打到哪,我们就移民到哪,另外采取措施,鼓励华国境内的汉人多生多育。”

  作为大华国主,多生多育这方面,他要起带头作用,不再抗拒老祖母为他选妃,你选一个我纳一个,老祖母还派人在云南当地为他选妃,这一次他都照单全收。

  向新纳领土移民是一方面,但要实施有效统治还远远不够,行政系统得跟进来,还有二线部队得组建起来。

  郭少杰一直认为明朝卫所这样的二线部队形同鸡肋。但如今,面对着东南半岛的形势,他才发现,卫所这样的二线部队有他存在的道理,因为一线部队是用来打大仗、外仗的,但是领地内部的小打小闹,不可能事事派一线部队来打。

  一线部队都是精兵,死一个,再培养一个精兵并不容易,而且一线部队出战,所耗费的物资和装备都是巨大的,太频繁的调动一线部队,也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和损耗。

  比如对付几个土匪,这样的小事,调动一线部队那就是调大炮打蚊子。

  再比如对付云贵川那些土司,调一线部队过来,轻易灭之,但是一线部队不可能一直呆在山沟沟里,也不可能分散到每个小地方,它有它的作战任务,一线部队一走,这些土司又死灰复燃了,或者说老土司打掉了,新土司又冒了出来,没完没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二线部队长期地分散地驻守在每个小地方。

  二线部队,它不需要那么强的战斗力,装备也不需要那么好,粮饷什么的也不用那么贵。

  从当地就近招人组建二线部队,花钱少,还随叫随到,省时省力还省钱。

  于是一纸命令下去,华国开始组建二线部队,首先在李定国占领区开始实行。

  大量的干部和移民从华国派了过来,在移民中选出人手,再补充点顺服的当地人进去,组建行政机构的同时,组建二线部队。

  郭少杰给这支二线部队取了个名,叫“二龙卫”。

  二龙卫的总部自然是在洛阳,是一支全国性的二线部队,各地的二龙卫都受它总部的领导和指挥及调度。

  可以说,二龙卫的组建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的稳定,也大大改善了地方治安,对于新纳领土的有效统治也起到了重大作用。

  随着二龙卫在李定国占领区的效果显现,二龙卫很快在华国境内推广。

  二龙卫在占领地的建立,可算是帮了李定国的大忙,以前部队往前推进,后方总有人跳出来作乱,往往前进又得倒回来,他的后方总是平了又乱,乱了又平,弄得他瞻前顾后,极为狼狈。

  现在好了,这就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他再也不用管后方,因为后方有二龙卫,他只管向前,这无疑加快了他的前进速度。

  李定国激动地向北方深深地鞠了一躬,还是国主厉害,一个二龙卫就为他解决了这么多的烦恼,国主一人可抵千军万马也,有此明主,何愁天下不归一,定国跟了此明主实乃三生有幸。

  他心中已然决定,此生要为郭子龙、为华国而卖命。

  在二龙卫的支持下,李定国部很快攻破了东吁王朝的都城阿瓦,一路将东吁王朝的他隆王和大军赶到了下缅地区,上缅已全部被李定国拿下。

  他前脚拿下,后脚,华国来的官员迅速接管、改组了上缅各级行政机构。

  然后,郭少杰派来了一干户部官员常驻阿瓦,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协调和调度占领区的物资,用于支持李定国部的粮草供应,他们还成立了一支后勤保障队,专门为李定国部输送粮草。

  这下,李定国的粮草问题也彻底解决了。

  这一次,李定国向北方跪了下来,磕头膜拜,明君啊,千古明君。

  李定国感动莫名,又激动莫名,热泪盈眶,“能跟上这样的明君,定国虽死无憾。”

  全军上下见他如此,全都扑通跪了下来,郭坤大呼一声,“愿为国主赴死。”

  全军一齐大呼,“愿为国主赴死。”

  在华国,下跪之礼,早被郭少杰取消了,然而他们还是这么做了,这是他们被国主给感动了,他们出征,国主无时无刻不在牵挂他们,不仅放弃了洛阳王宫优越的生活起居移驾穷山恶水的云南,而且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解决粮草问题。

  这样的国主,他不仅英明神武,而且还关心将士,比张献忠不知好了多少倍,更比坐在紫禁城里的那位好了一万倍。

  这支十万人的部队,其中有四万人是张献忠旧部,另外还有不少明朝的降兵,然而这一次,他们是彻底对郭少杰对华国归心了。

  此事,郭少杰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他肯定会哭笑不得,什么穷山恶水的云南?

  是风景如画好不好?其实他挺享受云南的美景,还有身边的美女如云的。

  宫廷好吗?自古以来那么多的皇帝都是短命鬼,大概都是长期闷在宫里闷出病来了,康熙和乾隆长寿大概与他们老喜欢下江南有关。

  多出来走走,多领略一下大自然的风光,不仅有益于心情舒畅,也有益于健康,甚至有益于造人。

  在这么轻松愉快的日子里,随着各军在战场上进展顺利,他的喜事也不断,洛阳,他的老十五,老十六、次女出生了。

  戈允礼猜的还真不错,戈明慧生了老十五,另外陈圆圆的二胎是老十六,卞赛所生的是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