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洪承畴出山(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794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18章 洪承畴出山

  他们会迷茫,会回到我刚刚提出的问题上,他们是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

  你可知咱们天龙军的军魂是什么吗?

  咱们天龙军的军魂是为所有的汉人而战,为我们的民族而战,为自由为平等而战,为保家卫国而战。

  这些汉人奴隶在清军当中,保的是哪个家,又卫的是哪个国?家不是他们的家,国不是他们的国,他们为何要卖命?

  一旦他们想明白这些问题,他们将不会再为清廷而战,这时候,我们再加以引导,他们最终会倒向我们,因为他们和我们是同胞,血浓于水。

  如霜,你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要背叛你的族群,无论到哪个时代,最大的力量就是族群的力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话虽有点偏激,但很有道理。

  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清国族群等级森严,汉人在清军中,是不会有多大的认同感的。”

  “相公,你懂的真多,如霜虽然不太懂,但也觉得好有道理。”莫如霜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眼里满是崇拜和敬仰。

  郭少杰刮了一下她的葱鼻,“什么叫不太懂,你身为情报司司长,这些东西,你必须懂。看来,我得找时间给你补补这方面的课。

  如霜,虽然我刚刚说的那番话从理论上讲是完全说得通的,但也只是理论上,秀庄并不是一般人,她肯定有办法给这些汉人洗脑,肯定会给他们灌输一些歪理,以达到控制他们为她的大清卖命的目的。

  比如,她会给他们灌输,你们汉人天生就是为我满人服务的,我们满人天生就是你们的主子,听我们的话,我们会给你们荣华富贵等等。

  歪理吧?歪得不得了,简直就是荒谬,但是如此荒谬的理论,重复遍三地在你耳边响起,你就会不知不觉地形成一种潜意识,认为她是对的,正所谓,谎话说了三遍就成了真的,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他们再运用一些赏罚手段,监控手段,在残酷的现实之下,你就会认命,一旦被奴役惯了,就会产生奴性,就会完全听命于主子。

  这就是催眠效应,死士就是这样产生的。”

  “啊?”莫如霜听得一头大汗,“那怎么办?”

  “你听过沉睡的雄狮的故事吗?我们汉人这个族群,自古以来就是雄师,但这头雄师,有时候会陷入沉睡当中,如果没有人把它唤醒,它会一直沉睡。

  降龙军中的那些汉人就是沉睡雄师的状态,得有人唤醒他们。

  否则的话,他们会一直沉睡,一直为清廷卖命而丧失自我。

  而唤醒他们的人就是我们,而你的情报司将是主力,近段时间,大清与我国不会有明面上的大战,但间谍战要打,你的情报司该上场了。”

  “给山炮发报,告诉他,他身边那几个索命门的高手,之前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忠诚,也正式加入了情报司。

  这一次,我要他们从军,打入降龙军,成为他们的高级将领。

  告诉山炮,尽可能多派些人打进去,在降龙军中秘密传播汉人不打汉人和人人平等的理念,在军中拉拢策反一大批人,可以的话,山炮自己也打进去近距离指挥和领导所有我方内线人员。最终,我需要他们掌握降龙军的一部或全部。

  最后,你要提醒山炮,注意你们的安全,秀庄也是玩情报的行家,你们一切小心为上,如事不可为,不要勉强,大不了,天龙军将它给灭了。”

  “是……”莫如霜道。

  莫如霜脸上流露出一丝喜色,秀庄还在拼命地招兵招将,这个时候正是她用人之际,以山炮他们的本事,大概率是可以打进去的,一旦打入,那就多半由不得秀庄了。

  这么看来,秀庄那个拼命三娘恐怕真的是为天龙军做嫁妆的,还骑龙呢,小心被龙摔下来摔死你。

  凭这一点,秀庄大概率达不到她降龙的目的,反为己方辛苦培养军队,那么就是说,秀庄加在天龙军和相公身上的侮辱和挑衅将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莫如霜心情好了大半。

  “不生气了?”郭少杰问道。

  莫如霜脸上的喜色又凝固了,“哼,你倒是无所谓,说不定某人还巴不得被她骑,可是我心里就是不舒服,她把我们姐妹都当成了空气呢,这口气我就是下不来。”

  “行,那相公让你舒服。”

  说完,郭少杰就将她横抱而起,就往房间里走去。

  “啊,相公,大白天……不好吧?”

  她嘴上这么说,双臂却紧搂着他的脖子,正是求之不得,为生小王子,她蛮拼的,难得相公如此主动,她岂能不配合?

  郭少杰之所以这么主动,是为了消她的气。说到底,她是吃了秀庄的醋,好大一坛醋,差点就去唆使五虎伐清。

  至于她唆不唆使得动,郭少杰并不担心,一方面,没有他这个总司令的命令和授权,五虎大将不能擅自出兵,而且袁孙卢萧汤身经百战,都是一方出色的统帅,大局观不是莫如霜可比的,不可能会因为一面旗和一幅画就兴兵伐清,用兵之事岂能儿戏。

  说来,莫如霜也就说说气话,她也不会傻到真去煽动五虎联军伐清,一个情报司司长又岂是盖的。

  ……

  盛京……

  秀庄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如火如荼。

  让他烦恼的是,兵是越招越多了,可是招兵容易,招将却难,所谓一将难求,尤其是她对将领的要求极高,一要武艺高强,二要有统兵之才,三要懂一些兵法。

  从汉人奴隶中,招身强体壮会点身手的兵不难,但是从这样的群体中找到将才,实在是太难了。

  如果从基层培养起来,太慢了。

  于是她得另想办法,于是她去翻阅了大明投降过来的降将档案。

  结果发现了洪承畴和王德化,看来她们的资料后,立时就对此二人有了浓厚的兴趣。

  洪承畴,原大明继袁崇焕、卢象升、孙传庭之后第一将,从一介文官开始,一路因军功升迁,战功赫赫,能征善战,最值得的一提的是松锦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