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李岩的怂恿(1 / 1)

绝世姑爷:回到明朝大杀四方 沧海狂龙 1827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98章 李岩的怂恿

  而李岩也因为提出“均田免赋”和将他带来的三万人部队无偿奉献给了李自成,深得李自成的器重和信任,被李自成封为起义军的军师。

  李岩终于到达了人生的巅峰,“呵呵,郭子龙,你我迟早有一战,你等着吧!”

  据李岩推算,以李自成所部的发展趋势和感召力,发展到百万之众指日可待,而郭子龙也不过区区十数万人。

  届时,李岩将碾压自己的情敌郭子龙,李岩是这么想的,让汤巧儿那个贱人后悔自己无比愚蠢和错误的选择吧。

  “哼,汤巧儿,你个贱人,总有一日,你会跪下来求着我让你回到我身边的。”

  在睢州郭子龙不损一兵一卒,就全歼他和红娘子的五万部众,差点没被郭子龙给烧死,和在狮子谷见了郭子龙不战而逃及在郏县效外见了他绕路而走的事,已然渐渐被李岩全给淡忘,他重新充满了自信,义气风发,期待着与郭子龙决战的到来。

  然而历史上,李自成出商洛山不久后就汇聚百万之众的事,并没有出现,因为河南的三灾已经被那个郭子龙给解了,百姓有了口粮和作物种子,而因为水利的兴修,河南的气候走向正常,雨水充沛,风调雨顺,老百姓正等着下一季的丰收。

  没了天灾,就没有那么多人活不下去,在能活下去而且有盼头的情况下,百姓愿意揭竿而起的,仅有三成。

  三十万,这个数字,差不多是李自成现阶段能招到的兵马的极限了。

  这个时候,李岩建议要占几个大城以作依托,被李自成采纳,而李自成看中了洛阳,因为洛阳中大明最富有的福王,光抢福王一家,养三十万人都不成问题。

  更重要的是洛阳的地理位置太好了,地处洛阳盆地,四面是山,中间是广袤的洛河伊河冲积而成的平原,物产丰富,足够养活密集的人口,而因四面是山,出入口都是易守难攻的关隘和要塞。

  所以这个地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帝王建都之所。

  如果将洛阳定为大本营,对起义军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然而,李自成所部还没有赶到洛阳时,就发现,洛阳的各处关隘和洛阳周围的山区皆被袁青岚所部所占据。

  李岩心里那个不服啊,我起义军有三十万之众,你一个郭子龙的小妾凭什么占据宝地洛阳?

  他就怂恿李自成攻打袁青岚,但此时的李自成并不太愿意与郭子龙为敌。

  其一,郭子龙的威名已风传大明,自成虽隐居深山,但不代表他没有关注外界的情况,相反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外界,岂能不知郭子龙的大名?

  此人战无不胜,早就在民间声名大噪,就连李自成也不得不佩服其才能,而袁青岚的背后正是郭子龙,真要与这样的人开战,似乎也太不明智了点儿。

  其二,而今的郭子龙也与大明闹翻了,正是李自成想结交和团结的对象,就算不能走到一起,那也应该是友军,而不是敌人。

  可李岩不这么想啊,他现在心心念念地就是打败情敌,夺回汤巧儿,便道:“闯王,如今是争夺天下的时候,郭子龙若坐大,岂有我起义军的活路?”

  第一句话,就令李自成眉头紧锁,李岩说得没错,有这样强大的友军,也并非好事。

  起义军十三家真正同心同力又有几何?

  友军可以有,但太强大的友军,却也是一大威胁,一旦郭子龙坐大,那么自成的部众又如何生存和发展?

  李岩见李自成有些被说动,便继续道:“闯王,郭子龙虽与明廷闹翻,但其中依然暧昧,君不闻,坤兴公主对这个郭子龙一往情深,而崇祯也对其喜爱有加?

  二者不过是有些嫌隙而已,说不定哪天,二者就重归于好,郭子龙成为我军友军的可能性并不大。”

  “相反,威胁倒是特别大,他若与明廷同归于好,就会与明廷一道对我军前后夹击,若与明廷彻底闹翻,那么他必然需要更多的地盘,会挤压我军的生存空间。”

  李岩命人将地图拿了过来,他指着地图道:“闯王,你看,陕西有郑崇检重兵防守,四川有杨嗣昌,湖广有左良玉,这些地方,哪有我军立足之地?

  江南一带就更别想了,长江天险,加之防备森严,不是我等可去的地方,而河北、山西离明廷京畿太近,重兵把守,我军也无立足之地,只有河南才是我军的立足之地。

  而开封一带无险可守,占之易失之也易,而洛阳的地形得天独厚,得之便可得天下。

  人无屋不成家,军无地难成器,闯王是时候占据一块地方,逐鹿天下了。

  可天下之大,何地最适合我军?我军可以安身立命之处又在何方?唯有洛阳。”

  李岩一拳打在地图上的标记着洛阳二字之处。

  是啊,我军到何处立足?这是李自成最为关心的问题,三十万之众,终日游荡也不是个办法,得有军需补给的地方,有训练和休养的地方,必须得有个地盘才行。

  李自成便想到,自己以前为什么会失败,经李岩这么一劝说,就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之所以败,原因就在于四处游荡,没有地盘,终成散兵游勇,难成大器。

  人无屋不成家,军无地难成器,这句话可以说说到了李自成的心坎上。

  李岩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勾起了李自成要占洛阳之心。

  同时,也令他的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是时候改变以前不占地的策略了。

  而如今也早已不是十几年前的银川小小的驿卒了,他渐渐有了争夺天下的雄心。

  不过是李岩的策略让他心动,那句“得洛阳可得天下,逐鹿天下”也打动了他。

  李自成深深地看着眼前的李岩,此人深谋远虑,通今博古,实乃难得一见的大才。

  他隐隐有一种得李岩如同诸葛孔明一般。

  但他还有一丝的忧虑,正要与那个郭子龙翻脸吗?

  这需要很大的决心,“如果与郭子龙开战,我军胜算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