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还记得那一声叹息(结局了)(1 / 1)

从亮剑开始当老师 陈三十一 4134 汉字|1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52章 还记得那一声叹息(结局了)

  史迪威将军着急上火。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大好形势下,不趁胜追击。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天了,一直没有见到陈潇陈校长。

  他甚至着急的都直奔陈校长在滇边州的办公室,但最后都被拦了下来。

  只能是去找常副校长。

  因为现在陈校长不出面,在曼德勒和滇边州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是常副校长在打理,在抓。

  “副校长先生,为什么不继续南下进攻日本人?

  我们的武器援助到位了,你们承诺的南下打击日本人要兑现吧!

  言而无信不是你们国家的作风,不是吗?”

  常乃超副校长一脸的沉痛:“史迪威将军,你不知道这一场仗下来,我们虽然消灭了日军的一半兵力,但是我们的损失也很惨重啊!”

  他给史迪威将军倒上一杯茶,然后继续说道:“你不知道,这一次为了将我们这边的日军全部消灭,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我们付出的代价是前所未有的大!

  为此……唉!

  你跟我来!”

  他们走出了校园,坐上卡车,一路直奔烈士陵园。

  史迪威将军看得出来,烈士陵园确实比上一次来的时候扩大了好多,这就代表着这里刚埋进来不少英烈的尸骨。

  常副校长带他走的路,他上次走过,是那位陈校长的夫人,埋在这里的时候,他来送过行。。

  现在看他走的方向,不会是……

  很快,常副校长带着史迪威将军,终于来到了目的地,这里又添了几座新坟,不对,不是几座是十几座。

  常乃超在这十几座新坟面前站住,然后对史迪威将军说。

  “这里,就是我带你来看的目的地。

  这里躺着的,十几位烈士有点特殊,至于为什么有点特殊,史迪威将军, 你去看墓碑上的字。”

  史迪威将军就知道, 这很可能, 就跟陈校长有关系。

  果然,他看的这十几个墓碑,墓碑上都表明了立墓碑的就是陈潇, 而这里躺着的十几个人都是他的夫人。

  上次他来的时候,这里只躺了一个, 而现在, 躺了十几个。

  可见, 跟日军这一仗的惨烈程度。

  “在我们的这個部队里,有一个传统, 当军官的,要身先士卒去冲锋!

  以前我们作战的时候,通常考虑的是先要保存士兵的生命, 然后才去追求胜利, 因为人没了一切都没了!

  但是这一次, 我们要在曼德勒拦住南下的日军, 南下的日军属于想逃命想拼命,困兽犹斗!

  所以, 我们在曼德勒打得非常艰苦,非常激烈,而我们刚刚加入进去扩充兵力的新兵, 虽然通过轮训之后有战斗力,有胜利的信心, 但是他们毕竟是没有经过挫折。

  所以在日军的拼命攻势下,伤亡颇为惨重!

  虽然战斗中死死的拦住了日军南逃的脚步, 但是,靠的是所有军官身先士卒的拼命!

  我们校长的夫人们, 每一个都是各部队的军官,每一个都身先士卒去拼命,每一个都没想过自己死了怎么办!

  二十几个人,现在只剩下8个了!

  这么惨重的代价,我们校长承受不了!

  所以,他现在不理事务,你等一段时间, 等他恢复过来了,我们再商量南下打日军的事!”

  常副校长说的半真半假。

  真正的是,陈潇从禅达带出来的四十几个女兵,到现在真的只剩下8人了。

  而且, 南下逃命的日军真的是非常拼命,他们知道,如果再不拼命,命可就真没了。

  所以日军非常玩命,而在曼德勒阻挡日军南下逃命的士兵,确实也因为新兵打惯了顺风仗,突然遇到日军拼命,反而不知道怎么反应。

  确实也是靠着军官身先士卒的带领他们,扛住了玩命的日军一次一次的进攻,成功的堵住了他们的退路。

  这一点说的没错。

  但是,伤亡很大?

  确实伤亡很大,四个营的建制,整个就打没了,别的营也有不小的伤亡,总伤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8个营。

  虽然伤亡这么大,但依然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并且,经过这一次与日军拼命之后,通过筛选出来的士兵,每一个都是优秀的, 有着钢铁意志的士兵。

  龙文章没有在训练士兵, 而是在组织生产。

  从矿业到冶炼钢铁, 以及生产出枪钢之后上生产线。

  一直到生产出那支步枪,以及冲锋枪。

  其实他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两支枪要叫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

  因为枪的数据跟56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按年号定的话,现在也不过是1943年啊!

  不过,步枪以及冲锋枪的生产线是校长拿出来的,枪的型号名称是校长定的。

  校长说的时候,很自信的来了一句:“这两支枪一旦面世,将是世界名枪!

  而且五六式冲锋枪可以在往后的几十年内坐稳世界名枪的第一把交椅!

  这是世界第一名枪!”

  对于校长的话,龙文章从来不会去怀疑,别说龙文章,就是西南医学院整个学校里面总校区以及所有分校区的学生,没有一个会去怀疑校长所说的话。

  校长说了是,那么这就是世界第一名枪,他说的,也是整个西南医学院所有士兵和学生以及整个滇边州所有老百姓说的。

  既然是世界第一名枪,校长说只要枪在手,子弹管够,想把日本人赶下海,那只是想和不想的问题。

  所以龙文章自告奋勇,他要亲自负责这两条生产线的投入和产出。

  并且,要争取把产量给做上去。

  如果能全部换装,那么,日本人的日子就不长了。

  在校长离开的这段时间,他要抓紧生产,抓紧尽快生产出足够的枪支弹药,要在校长回来之前,搞定这个任务。

  等校长回来之后全部部队换装,然后就是日军的末日。

  最起码是东南亚,不对,起码是在缅甸日军的末日。

  现在缅甸日军过的还不算凄惨,因为最少有一半的兵力逃回了缅甸南部。

  他们一部分在拼命的抽调其他地方的兵力过来,一部分在拼命地搜刮当地富户的财产。

  还有佛寺,在南洋最有钱的不是那些富豪,而是寺庙。

  晋西北,有一个学校群。

  那里有侦察兵学校,坦克兵学校,空军学校,以及勘探学校以及金属冶炼技术学校。

  反正有几十个学校,都集合在那一片。

  那里有一个人,很受人的尊敬。

  但是,他快死了。

  陈潇站在不远处,看的那个欣赏着骄阳的背影,那个骨瘦如柴的人。

  陈小醉站在他身边,感觉自己的哥哥来这里应该就是为了那个人,于是问:“哥,那人是谁?”

  陈潇伸手揉了揉这个便宜妹妹的脑袋,笑了。

  “那个人就是我,我就是那个人!”

  说完,他向着那个背影走了过去。

  那个背影纵然瘦骨嶙峋,依然可以毫无迹象的把自己怀里的人给点晕了,然后叹息一句。

  “你来了!”

  (全书终)

后记

  曼德勒。

  陈潇陪着田小雨说话,看着几个孩子有模有样的在操场里跟着士兵训练。

  魏和尚急匆匆走了进来:“校长,缅甸人民军首领帕桑求见,他还带了俩人,听说是新加坡和印尼的华人。”

  这两年,缅甸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

  当初西南医学院救下来的几百缅甸百姓,在陈潇派出的指导员的指导下, 终于开花结果,在西南医学院全体师生的帮助下,终于在日军手里拿下了曼德勒以南的地区。

  帕桑,就是那批缅甸百姓的首领。

  不过那已经是去年年底的事儿了。

  还顺便出人帮英美两军拿回了新马泰菲,顺便分了点战利品。

  “哦!帕桑来了,先把人领到办公室,让他稍等一会儿,我看完孩子們训练再过去!”

  陈潇不以为意,陪孩子是次要的,最主要是陪老婆。

  田小雨却看出来了,魏和尚还有话没说完,看着自己,想说没说。

  “和尚,那我回避一下?”

  看着似笑非笑的田小雨,魏和尚硬着头皮说出一句:“林三姐回来了!”

  陈潇诧异的问了句:“嗯?怎么回来这么快?

  嘶……”

  魏和尚装作没看见自家校长受的酷刑,一本正经的回答:“摩擦加剧,缺弹药,缺军官,缺粮!”

  陈潇轻拍安抚腰间的那把老虎钳:“正事,我先去办正事好不好!”

  老虎钳子终于松开,陈潇灰溜溜的带着魏和尚直奔办公室。

  当然是先去见三姐,好久不见三姐依然是那么英姿飒爽,就是眼眶有点微红。

  “就是有点瘦了,吃的不好?”陈潇问。。

  三姐摇头:“就是想老师了!”

  “那这次回来还走吗?”

  “走!”

  陈潇皱眉, 正统之争过于激烈,他不能保证三姐的安全。

  “那这一次回来, 是为什么?别跟我说缺军官,缺粮!

  弹药可能缺,军官和粮是绝对不可能!”

  说到正事,三姐脸上严肃了起来:“缺你的态度!

  老师,不缺军官也不缺粮,缺的是你的态度!”

  陈潇轻轻的把她拥入怀中:“40多个人,就剩你们6个了,你还对我用美人计,我还能有什么态度?

  等着,我马上安排下去,弹药军官和粮食,都安排上!

  行了吧!

  我告诉你,学校现在有船了,帮英军打下新马泰,帮美军打下菲律宾,缴获到的船只,现在全是学校的。

  走水路,谁也拦不住我们。

  况且他们也不敢拦!”

  三姐一本正经的听着他吹牛,没说话。

  ……

  帕桑等了好一会儿了,茶倒是喝了两壶,不过怡然自得。

  就是身边的两个华人,有点坐立不安。

  “帕桑首领,你说,陈校长是不是太忙,把我们给忘了?”

  其中的一个看上去有30岁左右的男人,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其实他的心里想着的,是那位陈校长是不是在晾他们?

  另一個比他年轻,大概有二十五六的华人,男子却淡淡的说了一句:“黄先生,放平心态,安静!

  陈校长管理着这么大一摊事儿,肯定很忙,能抽出时间来见我们已经是难能可贵!

  谷峃

  我们等等无妨的!”

  帕桑笑了:“没有晾不晾的,有时我来,校长有空就见我,有时候快有时候慢,说不准的,因为校长确实是日理万机。

  所以,李先生说的对,放宽心,慢慢等就行!

  当然如果是实在等不了,也可以离开!”

  开玩笑,来都来了,都到这份上了,怎么可能会离开。

  这位叫黄先生的,刚想辩解点什么,就听到外面的脚步声。

  他们三人赶紧站了起来,果然进来的就是陈校长。

  “帕桑首领,好久不见,你依然是那么精神,这两位怎么称呼?”

  帕桑赶紧介绍:“这位是新加坡的李先生,这位是印尼的黄先生,此次来是跟我一样,想让校长派遣老师到我们各地去开办中小学,以及地方大学。

  校长你曾说过,不读书不明智,不学史不明理。

  两位先生找我聊天,说起这个的时候我就说,想要东南亚的华人崛起,就必须要读书!

  而且要读西南医学院的书!

  所以他们就来了!”

  陈潇从进来那一刻就知道眼前这俩人的身份,读书,中小学,地区大学。

  帕桑明白,另外俩人也会明白,一旦派遣老师去建立各地的中小学以及地区大学,那么接下来可能就变天了。

  不过他们要的不就是变天吗?

  事实上也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就算英军夺回了缅甸,新马泰印尼,这些岛国很快就把英国给摆脱了,因为二战过后英军衰弱了。

  也许眼前的三人,正准备着这些事,毕竟英军的盘剥,也太狠了一些。

  如果摆脱了英军,并不意味着安全了,这个时候,名声更好的西南医学院,就是他们的选择。

  既然都这么主动了,那还说个啥?

  “既然为了教育的问题,那我西南医学院当然责无旁贷,我将会给你们的地区派遣多名老师,组建中小学,以及地区性高等学院。

  还需要你们当地支持啊!”

  1945年,日军降了。

  1945年末,曼德勒以南缅人全境,每一个县,镇都开设有西南医学院附属中小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接下来是新加坡和印尼,西南医学院以支援教育的名义,外派多名老师,进入各个城镇。

  陈潇很忙,忙到几乎每个学校都要去讲一堂课,最主要是讲历史,讲精神,还有展望未来。

  49年,陈潇不知道发什么疯,居然命令学校名下的所有工厂,开始全负荷运作。

  更匪夷所思的是,明明是一年四季都只需要穿衬衣的地方,就算再冷也只是披件外套的地方,居然要用疯狂的速度开始制作棉衣,而且下了死命令,必须要在过年以前生产出500万件。

  然后,开始进入印度,并且在国内收购干果,派人去TLF学习如何制作切糕。

  这切糕可是好东西啊!

  这是古代丝绸之路必备的干粮,吃一小块,就可以饱肚子,而且能扛好久。

  但这,甜的太狠了,吃多了会腻。

  于是陈校长亲自出手,研究了一种可以迅速加热速食面的食品。

  分两层包装,外面的一层包装内有生石灰,最里层的是面。

  想吃的时候,先把水倒进里层的袋子,然后再把水倒进外层的生石灰,可以给里层的面迅速加热,三五分钟就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面条,非常不错的发明。

  这一年,产能大爆发,无数的枪支弹药,还有已经升级到了极限。

  在前几年一直用黄金购买储备原材料的情况下,已经被改进到这辆坦克技术顶点的T34,像下饺子一样被生产出来。

  49年1月,在历史上还没有面世的米格15,却已经在滇边州飞机制造厂生产出来,然后一直是以最快的速度生产。

  第2年,北边的消息传来。

  陈潇集合了该集合的人:“你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没有别的话,只有两个字!

  北上!”

声明:本书为看下书我要网(kxs51.com)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