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1 / 1)

万历1592 御炎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火器,威力有限,日本小国寡民,资源甚少,不如我大明地大物博,只能发展这种单兵火器,大明地大物博,资源甚多,所以可以使用火炮,这些时日我得到的消息里,发现日人军队里火炮数量极少,完全无法和大明火炮相提并论。【零↑九△小↓說△網】”

“如此倒是个好消息。”袁黄打量着手里的铁炮,沉声说道:“既然大明的鸟铳和倭寇的铁炮都是来自佛朗机人,却不知这佛朗机人的火器已经精良到什么程度了呢?季馨啊,这仗打完以后,咱们得和两广那里的佛朗机人打打交道,从他们那里弄来佛朗机人最新的火铳拿来看看,不能落人于后啊!”

萧如薰十分赞同:“这方面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总是靠外人是不行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未必会把最新的技术给咱们,咱们得想办法自己研究,咱们可是火器的老祖宗,唐末就开始使用火器了,佛朗机人的火器照理来说还是咱们给传过去的,只是这些年来未曾朝着一个方向使劲儿。

我听说佛朗机人所处之地,军队列装的火器只是鸟铳和火炮两种,专门朝着这两样里使劲儿,咱们却是全面开花,火箭火雷火枪火炮一起研究,五花八门的全都是,劲儿没朝着一处使,这才落人于后,这些年的仗打下来,越来越觉得只有鸟铳和车炮才是最实用的火器,这点得和朝廷说明白,那些华而不实的火器就别弄了,专心弄这个。【零↑九△小↓說△網】”

萧如薰端着手里的铁炮不断的打量。

袁黄也颇为赞同萧如薰的理念,觉得和萧如薰很合得来。

“那沈惟敬有没有打探到平壤倭寇人数?”

“恩,他估摸着得有一万五到两万人左右。”

“那么多?朝鲜人之前还说是一千,那不是糊弄人吗?”

袁黄有些吃惊。

“所以我才绝对不相信朝鲜人提供的任何情报,我要自己去弄情报。”萧如薰冷着脸沉声说道:“甚至一些军机要务都不能给朝鲜人知道太多,他们朝廷里有奸细,不仅出卖了祖承训,还把他们自己人也给出卖了,之前朝鲜人自己打平壤就给出卖了,要是开战之前不把那奸细揪出来,这仗可打不安稳。”

袁黄瞧了瞧四周,小声说道:“季馨的意思,是祖承训的那份报告?”

萧如薰点头:“没错,那报告有太多矛盾之处,细细思量,便能发觉那李薲是绝对有问题的,我试探过柳成龙,发现他面色有异,他肯定知道些什么,但是不敢说,怕引起大明的震怒,所以这些时日我派了几个人去暗中调查李薲的事情,估摸着能查出些蛛丝马迹出来。”

袁黄颇为赞赏的看着萧如薰:“朝廷以季馨为主将,实在是一招妙棋,如季馨这般思虑全面的主将,老夫也是好些年未曾见到的,上一次见到的,还是戚少保。”

“袁公过誉了,只是不得不小心,不得不谨慎,大明决定在朝鲜开战不容易,毕竟不是大明本土,反战之人还是很多的,虽然阐明了保朝鲜就是保中国的道理,但是一旦损失加大,朝廷里反战派必然强势起来,到那时,情况就要发生变化了。”

袁黄眯起了眼睛,放下了铁炮,低声说道:“老夫也有所耳闻,这一仗能打起来可不容易,陛下一力主张开战,怕也是存着要和稀泥的心思,别让朝臣死揪着立太子的事情不放,朝臣的反对势力才那么大,如此想来,此战能打起来,的确不易。”

萧如薰点头道:“所以我来之前,石部堂三番两次的叮嘱我,不能有大的损失,损失一旦过大,他也扛不住反战的要求,到那时候估计就是和谈解决这件事情,大明虽然不和谈,但是朝鲜不是大明本土,朝臣也不关心,他们是不会愿意大明为朝鲜流太多血,花掉太多银子的。

我能被看重,是因为我在宁夏保住了大量士兵的性命,最后我军的损失不过三千四百多人,大大低于朝廷的预期,让朝廷省了一大笔银子,这一次我要是做不到,回去也难有个好下场,所以我才让人四处找寻善治刀枪之伤的医者,囤积了那么多的药材。”

“此事老夫倒是知道,季馨的这一手的确漂亮,但是再怎么说,为朝鲜人流血,换了老夫老夫也不愿意。”袁黄说道:“这仗本来打了就对大明没什么实际好处,最多增加一下声望,稳固大明的地位,但是劳民伤财也得不到补充,反而还要搭进去大量军费和安抚费用,实在是得不偿失。”

“未必。”

萧如薰这一开口就吸引了袁黄的注意。

“怎么说?”

萧如薰指着南边,低声道:“小西行长一个军团按一万五千人来算,他自己说日本前线战兵就有八个军团,那就是十二万人,按照常理推算,十二万战兵至少需要三到四万的辅兵运送粮草和日常服务,说不定还会更多,加上往来朝鲜日本两地运送粮草的船只海军,日军全军总数大约在十七万到十八万上下,甚至二十万都有可能。”

袁黄皱起眉头:“愿闻其详。”

“人力啊!青壮啊!”萧如薰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彩:“自古以来,什么东西最值钱?青壮劳动力!那是评价国力最基础的标准,二十万青壮,如果大明平白无故多出来二十万青壮……不说二十万,十万,多出十万青壮,那会如何?”

PS:日常求一波收藏和推荐,喜欢的新读者还请点个收藏哦~

八十八 心安乐,才能身安乐

袁黄逐渐明白了萧如薰的意思,大惊失色:“季馨所言……莫不是……季馨,那是俘虏,不是青壮!要那么多俘虏,我们哪有钱去养?”

“谁说我们要养俘虏?袁公,陛下在各地增开矿藏增缴矿税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袁黄一愣:“略有耳闻,朝臣大多不满,地方民怨沸腾,那些矿税太监太嚣张了,奴役当地百姓,长此以往,天下不稳。”

“若是以十万日人青壮俘虏代替百姓开矿,是否可行?”

袁黄张着嘴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让俘虏去开矿?”

“对啊,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有让犯人子女充当一些贱业的做法,既然本国人可以,外虏为何不可?反正都是俘虏,与其杀掉或者放掉,为何不使其为大明服务,贡献劳力,直接死在工地上不就行了?”

萧如薰冷冷一笑。

袁黄打了个哆嗦。

“袁公,对待外虏,是不需要有丝毫同情的,朝廷官员反对陛下开矿危害地方的理由主要是扰民害民,那咱们直接让日人俘虏去开矿,那是死是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