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6 章(1 / 1)

万历1592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段正常流逝的时间而已,但是在后世的人们看来,这一段时间却十分厚重。

黑色洪流向皇城内汹涌而入,喊杀声震天动地,尽管萧如薰已经提前下令不得纵火焚烧不得烧杀抢掠,但是这个时候,萧如薰自己都不敢确定那些杀红了眼的士兵们是否能够记住这个命令。

都杀红眼了,还会在意多放一把火吗?

他能做的就是紧紧跟随士兵们的脚步,将自己的帅旗跟随大军一起前进,作为第一支冲入皇城的军队,这面帅旗的存在和他们的稳定会直接确定之后进入的军队是否遵守军纪。

这里可不单单是后来的重要文物景点,现在可是权力中枢,很多东西都是有价值的,可不能损坏了,损坏了一点点他都十分心疼。

皇城是大明朝官员们进行行政工作的中枢,六部等各大部门的办事处都在这里,而更里面的紫禁城才是皇帝的居住地,有着同样的护城河和更加高大厚实的城墙。

当然,在萧如薰看来,那也是毫无意义的,只是心理作用和权力象征而已,你皇城都被攻破占领了,区区一座紫禁城能代表什么?能有什么用?你就算修成战争坞堡就算里面存十年粮食,你能守的住吗?

还有什么意义可以继续守下去吗?

在绝对优势兵力的无死角的进攻之下,你能支撑到几时?

萧如薰随着大军的脚步不断向前进,一路上能看到整座皇城的混乱,遍地狼藉不足以形容现在皇城的混乱,但是也只能这样说了。

遍地的杂物,摔碎的东西还有被士兵们抓住按在路边上的宫中内侍,还有些许缴械投降的宫中禁卫。

萧如薰还看到了景山,这座皇家公园,同时也代表着大明朝的终结,崇祯皇帝在这里上吊而死,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眼下,这个时代,这个属于萧如薰的时代里,景山将没有这样凄怆悲凉的含义了。

越过景山,大军直抵紫禁城,正对的宫门是紫禁城北门玄武门,取镇守北方的圣兽玄武之名,是紫禁城重要的通行门,打破此门则紫禁城门户大开,再也没有可以阻挡萧如薰进军的东西了。

一切都将成为他的囊中之物。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他的心中还是有些担忧的,比如朱翊钧的现状。

他不知道朱翊钧现在是什么情况。

是生是死,他不知道,说老实话,曾经有一段时间里,他觉得自己如果造反了,该怎么面对朱翊钧呢?

那个时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活着的朱翊钧。

若他死了,萧如薰会轻松很多,顺势甩锅,但是若是他还活着,甚至沈一贯还打算用朱翊钧来做些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不过在这里的所有人都已经没有退路了,他们不是为了朱翊钧而战斗,他们是为了新生的大秦和萧如薰战斗。

所以萧如薰放心的散布朱翊钧已经被沈一贯害死的谣言,动摇军心,给武将们的行动创造了完美的契机。

当生米煮成八宝饭的时候,真或假生或死已经没有意义了。

如何面对?

很简单。

那是假货,真的已经死了,一切都是沈一贯的阴谋!

萧如薰相信,无论今天的他多么的卑鄙,做出多么无耻的事情,明天他都一样是圣天子。

因为他是胜利者,史书由他来书写,他可以为所欲为,在御用文人们妙笔生花的措辞之下,他可以将今天的事情描述成他所希望的任何模样。

比如沈一贯害死了朱翊钧,自己在某个宫殿自焚,他被迫登基顺应天命挽救苍生之类的。

没关系,反正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样说的,后人信也好不信也好,他自有无数的手段可以修改掉这段历史,后人又能如何得知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的真实情况?

他们又能如何揣摩自己的心理?

他们当真知道这一天发生了什么?

他们真的知道烛影斧声是怎么回事?他们真的知道雍正是怎么死的?他们真的知道传国玉玺的下落?他们真的知道王莽究竟是不是穿越者?

证据呢?

都只是猜测罢了,所以所谓的后人评论,根本无足轻重,一切都是猜测,一切都没有真正的根据。

想明白了这一点,萧如薰心中最后一点点担忧也没有了,他这才坚决的踏上了传说中的造反之路,一直走到了现在。

走到了玄武门之下。

九百三十九 刘黄裳开城

每当历史走到重要的转折点的时候,转折点上都会聚集很多人,每一个人的名字放到现在都如雷贯耳,每一个人的命运也会因为他们的选择而完全不同。

最重要的是,没有人可以预测历史的走向,任何身处在转折点当中的人也不会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是错误还是正确的,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他们会认为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而能做裁判的,只有历史本身。

萧如薰知道自己已经把历史弄得面目全非了,历史早就没有按照他所熟知的那一段历史继续走下去,他或许已经生活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了也说不定。

而他自己,又是谁呢?

是萧如薰吗?

不是萧如薰吗?

背叛者?

历史开创者?

卑鄙的篡位者?

战果辉煌的武皇帝?

胜利者?

失败者?

彪炳史册的辉煌帝王?

杀人无数的冷血魔王?

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会走到哪一步,他不知道这段自己亲手改掉的历史会如何走下去,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会带来什么后果,也不知道一切是否会按照他的设想继续走下去。

还是会发生什么别的东西。

可是他能感觉得到,他能感觉得到有一股力量正在促使他顺着这条前途未卜的道路走下去,他不知道这股力量是他本身的欲望还是历史巨大的惯性使然。

究竟是萧如薰在推动历史,还是历史在推动萧如薰呢?

他也曾设想过,陈桥兵变的当晚,赵匡胤应该也是一夜没睡,他借着醉酒的名义躲在军帐里面,任凭自己所导演的一切在帐外进行着,那个时候,他在想什么呢?

想着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

想着自己二十一岁那一年离开开封找工作的义无反顾?

想着自己在求职路上的风餐露宿?

想着在郭威手底下成为一名亲兵之后的激动?

想着南征北战的峥嵘岁月?

想着和柴荣的相遇相知?

想着惊心动魄的一场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