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洛的恶意,还有“都人子”的称呼让李太后对朱常洛起了恻隐之心,李太后对待朱常洛是温柔和善的,为了这个孙子的名分,李太后还曾怒斥朱翊钧——你也是都人子!
因此,在朱常洛的心里,能留下一点点温暖印象的,除了母亲,就是祖母。
在戒备森严到处都是陌生人的宫殿里,他看到了祖母。
他几乎是飞一般的跑到了祖母的身边,寻求祖母的安慰和保护。
“乖孙孙……”
李太后抱着朱常洛,一直强忍着的泪水终于落下了。
“祖母……为什么锦衣卫要带洛儿到这里来?宫里面怎么了?父……父亲呢?”
李太后流着泪将朱常洛抱在怀里。
“乖孙孙,别怕,别怕啊,锦衣卫把你带到这里来啊,是为了让你做皇帝!呵呵呵,乖孙孙,你要做皇帝了,你要做皇帝了,呵呵呵……”
李太后一边笑一边流泪,如此矛盾的行为让朱常洛有些不解。
“祖母……皇帝?皇帝不是父亲吗?”
李太后看了一眼下面的群臣。
“皇帝不是你父亲了,你父亲是太上皇了,他们已经决定了,由你来做皇帝,乖孙孙,你要做皇帝了,你……你要……做……我可怜的孙孙哟……”
李太后实在是忍不住了,双手抚摸着朱常洛的脸颊,泪水决堤了。
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
一切的一切,李太后都十分清楚。
她很清楚,朱常洛这个皇帝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以后又会面临什么。
至于最后的下场,这还真不好说,因为李太后不知道自己还能否活到那个时候。
她活着的时候,至少还能护着朱常洛一点儿,可是,可是她死了以后呢?
无论是朱翊钧还是朱常洛,都将成为别人菜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可是她没办法了,她一个孤老婆子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祖母……”
朱常洛不知道李太后为什么哭,他只知道自己心里很难受。
“乖孙孙,以后,你就是大明的皇帝了,记住,不要多说话,不要多做事,乖乖地看着就好,他们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李太后又转头看了一眼沈一贯,沈一贯忙跪伏下去。
“要是觉得不开心,觉得难过,就来找祖母,有祖母在,不怕,啊?”
朱常洛不明白祖母为什么要这样说,但是温顺的天性使得他条件反射般的点了点头。
李太后也点了点头,擦干了自己脸上的泪水,然后牵着朱常洛的手站了起来。
“皇长子已经在这里了,沈阁老,开始吧!”
“老臣遵旨!”
沈一贯拍了拍手,立刻就从宫殿外走进来了一群身穿新衣的内侍,分做两列站定,他们的手上托着托盘,一队人手上的托盘上是立太子所用礼服,而另一边则正是皇帝登基所用的礼服。
“请太后谅解,眼下情况紧急,一切从简,只求皇长子尽快登基!”
沈一贯如此解释。
李太后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
“开始吧!”
沈一贯再拍拍手,几个小内侍立刻上前开始伺候朱常洛更换衣物,朱常洛身上的衣服突然被脱,一脸的茫然失措,李太后摸了摸他的头,给了他一个慈祥的笑容。
小内侍一顿折腾,朱常洛的太子冠服更换好了,然后沈一贯亲自打开一卷诏书,上面是他代替朱翊钧所拟的立太子诏书。
宣读完毕,群臣见礼,朱常洛成为了大明皇太子。
然后,又是几个小内侍上前,将朱常洛身上的太子冠服去除,换上了新皇帝登基所用的皇帝礼服。
沈一贯又拿起另外一卷诏书。
这也是他替朱翊钧拟定的禅位诏书。
两柱香之后,朱常洛成为了大明新一任皇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跪拜,从乾清宫内一起跪拜到了乾清宫之外。
李太后牵着朱常洛的手,将他扶到了皇位上。
半个时辰之前,上一任皇帝朱翊钧还坐在上面。
而眼下,这里却是换了人。
沈一贯展现出了他的雷厉风行,使得大明出现了一位仅仅做了两柱香时间太子的太子,以及一位登基所耗时间最短的皇帝。
沈一贯要做的还不仅仅是这样,朱常洛刚刚登基,沈一贯就雷厉风行的上了数道表奏。
要朱常洛下诏宣告自己的登基和朱翊钧成为太上皇的事实。
要朱常洛下诏尊皇太后李氏为太皇太后。
要朱常洛下诏宣告天下,萧如薰是叛逆,阴谋篡位,其罪当诛三族。
要朱常洛下诏宣告天下,是沈一贯力挽狂澜拯救了大明。
要朱常洛下诏允许老首辅赵志皋退职,晋升内阁次辅沈一贯为内阁首辅,晋蔡国珍,石星为大学士,进入内阁辅政。
要朱常洛下诏晋萧大亨为兵部尚书,调赵世卿为吏部尚书,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调任工部尚书,右都御史徐作调任刑部尚书。
要朱常洛下诏永不复立御马监、司礼监以及东厂,裁撤以上三司,有相关经历的内侍全部遣回原籍。
要朱常洛废腾骧四卫和勇士营,将禁军防务交付给二十一卫,同时『允许』朱常洛保留对锦衣卫的『管辖权』。
要朱常洛允许内帑出银二百万两赏赐群臣和有功武勋、将士。
要朱常洛允许召回地方矿税太监,废矿税,罢商税提案。
要求朱常洛宣布缅甸镇为叛镇,令云南巡抚陈用宾调集云南之兵对缅甸镇发起进剿,沿途招抚镇南军,若镇南军降,则只问罪逆贼萧如薰之家人,若镇南军不降,一并进剿!
一连串的上奏让朱常洛无所适从,只能在祖母的教导下全部答应,群臣非常满意,纷纷称赞大明多了一位明君。
沈一贯也不由得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欣慰不已。
大明能有这样的一位皇帝,真是太好了。
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他们从那一刻起就不再质疑了。
详细对皇宫里面的事情做了一番安排,并且将之托付给骆思恭之后,沈一贯又召集自己的亲信开了一个小小的会议。
“萧贼现在还没有拿下,但是只要京城被封锁,萧贼就逃不出去,咱们可以全力搜索,但是眼下,老夫最担心的就是那些和萧贼并肩战斗过的战功赫赫的武将们,他们,会不会有所异动?”
沈一贯开始对那些和萧如薰走得很近的武将们产生怀疑了,比如柴国柱,比如李如松,比如董一元,比如宁夏镇的一些武将,还有远在日本的吴惟忠。
这些人不是在九边担任总兵掌握一些人马的,就是在其他地方掌握兵权,虽说军饷粮食都被捏在兵部手里,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隐患。
比如柴国柱就在蓟镇驻守,距离京师很近。
李如松在辽东,辽东骑兵昼夜奔袭也不过三五日就能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