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收集方面需要的人才,更是自己劝降和忽悠急缺的人才。
于是萧如薰对他们加以笼络,赐给缅甸居留证明,这一次出征,袁黄带上了五个孟族投诚者,让他们就习惯风俗和语言方面做出贡献,比如,劝降。
赵虎派兵包围了这个小部落,一个孟族投诚者去劝降,大概一刻钟的事件,这个部落的领头人就放下武器投降了。
实际上也不能不投降,这个小部落也就几万人口,能战之兵不到赵虎手下明军的一半,不投降干嘛?
等着和之前那支孟族联军一样死一地吗?
明军在孟族人心中留下的残暴、强大的影响太过于深刻,稍微用点力,就能转变为恐惧。
这些孟族人恐惧明军,不敢单独和明军对抗,于是乖乖的投降了。
赵虎遵守诺言,不杀人,允许他们带上细软和口粮,并且派人将他们往回去的路上押送,袁黄已经在平西城设下了办事处,留下了几十名文员和足够的军队,安排这些投降的不用花钱的劳动力们开始工作。
一刻不停的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死为止,不会有人杀他们,但是他们依然会很快死掉。
用他们的命建设缅甸镇和大明朝美好的未来。
残酷而又美丽的世界啊!
袁黄不会怜悯他们,他不是传统文人,他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的思想完全不同,家乡父老深受倭寇迫害的他,读书入仕是为了报仇,硬要说的话,年轻时的袁黄像个嫉恶如仇的侠客。
入仕之后他也不改自己的初衷,刚入仕就和一般文官不同,专门和地主豪强恶绅作对,为治下百姓做实事,不慕虚名,虽然屡屡失败,但是屡败屡战。
这使得袁黄的行为举止和一般的清流文官完全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和一般文官不同,这也是萧如薰能和袁黄在战火之中结下深厚情谊的很大原因,也是袁黄根本无法在京城官场混下去的原因。
袁黄率军由南而北步步推进,一步步的压缩孟族的生存空间,军事手段犀利,政治手段也没落下,袁了凡到底还是个文官。
他派人去联络阿拉干的王明耶娑基去了。
六百八十 联合阿拉干
虽然萧如薰一直以来对这个国家没什么好感,拉入黑名单,但是萧如薰也提出现在是需要联合阿拉干灭掉孟族的时候,而且要注意和阿拉干结成比较好的关系,使之成为我们阻挡更西边的一个统一帝国的屏障。
袁黄在来到缅甸之前根本不知道一个巨大的危险就躺在身边,他知道萧如薰说给他听才知道原来就在阿拉干的西边,有一个占地千里的统一的强大帝国。
这个帝国叫做莫卧儿帝国,统治它的是一名睿智的皇帝,这个国家的国力一点都不弱,至少以目前的缅甸镇来说,还完全不是这个大帝国的对手。
如果要和这个大帝国对上了,缅甸镇的几万军队完全不够用,扩军十万也就是一个方面军,没有大明的全力支持怕是打不赢,等于会给大明招惹一个巨大的麻烦。
但是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这个大帝国自己的麻烦也不少,深陷宗教泥潭,和目前深陷财政危机的大明一样,对外扩张的意愿和能力都不是太强,否则卧榻之侧怎么容许阿拉干这个小国存在呢?
但是至少目前还是不要和他产生直接的交集,否则肯定会扰乱我们的全盘计划。
所以,和阿拉干结盟,以帮助他们收复国土为诱饵,使得他们和我们一起南北夹击孟族,尽快解决孟族战争,减少消耗。
袁黄记着萧如薰的安排,他也认为这个办法很可行,哪怕是相互利用,只要相互之间的目的是一致的,也能达成合作协议,反正自古以来外交皆如此。
作为合格的政治家,明耶娑基自然知道自己应该和什么人结盟,应该和什么人对抗,他只是惊讶于那个只存在商人口口相传之间的强大而又古老的国度居然已经成为了他的邻居。
受限于实际情况和人口数目,萧如薰在缅甸的统治核心目前还只能局限于南部沿岸地区,靠向西侧和阿拉干接壤的位置还是无人区,并无实际统治,阿拉干也一直都没有感受到来自于中国的威胁。
但是现在感受到了。
袁黄派去的那个商人有一张很伶俐的嘴巴,他很巧妙的解释了一下袁黄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他们对付当年的东吁王朝的王莽应里的时候,把这些孟族人给驱逐到了这里,但是没想到这里是有国家统治的。
现在他们知道了,于是邀请明耶娑基一起夹击这些孟族人,如果成功的话,阿拉干王朝的领土全部归还,他们一寸土地也不要。
这是一个很有诱惑力的选择,明耶娑基受困于孟族人的危机,在国内威望持续下跌,眼看着就要求助于阿克巴了,现在突然送上门来了一个强大的队友,他自然会庆幸。
可是庆幸之余也有些怀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孟族人肆虐他的国土快三年了,他很是烦恼无力,眼下突然出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他自然十分怀疑『大明朝』的诚意。
这几年来他已经大概明白了,孟族人的突然出现和大明朝是有关系的,至于是否是大明朝指使,还是说如同大明朝所说的这样是孟族人的自主行为,这都是问题。
他必须要怀疑。
使者说大明朝已经开始对孟族人的作战了,正在从南往北进攻,只要明耶娑基现在出兵,肯定可以势如破竹,一举歼灭孟族人夺回领土。
明耶娑基对此半信半疑,还在怀疑这是不是孟族人和大明朝之间联合起来欺骗他的计谋,就在此时他的部下给他送来了一份情报——
和明耶娑基的军队常年对峙的三万孟族军队突然大规模南下,他们派去的间谍回来报告说是因为南边在打仗需要军队的支援,所以北边的孟族军队就南下了,至于是不是真的,间谍表示可能性很大。
那些野蛮人的动作十分慌张,很多东西都丢掉不要了,行动起来好像只是为了速度一样,根本不考虑其他的事情,很多防御工事都不管了,现在整个战线已经没有孟族人的军队了。
明耶娑基还是将信将疑,亲自带着袁黄的使者去前线查看,一看之下发现是真的,很多让明耶娑基之前非常苦恼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