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杀人。”
萧如薰沉默了一会儿,收剑入鞘。
“你们这些读书人,自称孔圣传人,孔圣人若是知道你们连拿剑杀人都不敢,也不知道会被气成什么样子,读书人,读书人,硬生生是把活的东西读死了,时至今日,不杀人怎能救国?”
萧如薰离开了大帐,徐光启愣在帐篷内。
他感觉自己满腹经纶突然有点不够用,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用了。
三月初十,五支军队按照预定计划回营,回来报告他们所知道的消息和目前的局势,萧如薰进一步确认自己面对的北虏已经不是军队而是部落了。
从夏米庄一线以北的城池和城堡基本上已经被他们占据了,而从柴国柱那边传来的消息也确认了这一点。
夏米庄和威远卫一线以北基本上已经被北虏南下的部落人住满了,到处都是住在城池里躲避严寒的北虏,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推断,他们还有更多人正在陆陆续续越过长城进入大同定居,不断地向南蚕食大明的领土,若是让他们就此待了下来,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但是换言之,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一个将他们一网打尽的好机会。
在此之前,萧如薰要进攻大同,把被围困了两个月之久的大同镇城解救出来,根据探子回报,大同镇城周围不仅有北虏军队,还有大量老弱妇孺一起居住在大同镇城之下,帐篷木屋子把整个大同城都给围住了,要不是之前抓了舌头,萧如薰是真的不敢相信这种情况之下大同镇城居然还没有失守。
这得是多大的心理压力所带来的绝望的感觉,梅国祯和麻贵还活着吗?
他们是用什么样的坚持坚持到现在的呢?
萧如薰不知道,但是他不想继续等了。
这总数大概有上十万之多的北虏当中,萧如薰估计可以战斗的至少有三万,他们用木屋子和帐篷组成的大大的环形把大同镇城围了起来,也不知道战斗的人在什么地方,老弱妇孺在什么地方。
但是按照萧如薰的猜测,估计最里最外都是战斗兵,中间一圈才是住着的人,想用这样的声势逼着大同城自己投降,从而兵不血刃得到大同城。
然而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大同城还没有失守就够了。
“大同城还没有失守是我万万没想到的,这就给了我们绝好的机会,只要收拾掉外面这一圈北虏之后就可以把大同城解救出来,之后以大同为依托,驱逐北虏就不难了,现在,北虏的态势是这样的,你们看。”
萧如薰在自己的军帐里召开了军事会议,然后把他所猜测的大同城的情况画了一个草图。
大同城被围在中间,外围是一大圈北虏营地,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居然是这样的围困法,这就是在逼着大同自己崩溃自己投降啊!”
李如松看了看这个态势,脱口而出北虏的目的。
“没错,这就是北虏的目的,北虏强攻大同不下,又垂涎大同的财物,所以才用这样的方式想逼着大同城自己投降,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圈北虏全部吃掉,一个不剩。”
李如松拍拍胸脯:“这容易,总督,你交给我李如松,一天我就给你拿下!”
六百三十三 仁义之名?
李如松这段时间打仗打得很顺,对军事上的自信心也越发坚定,提的问题也不多,他对于萧如薰的安排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愿意依令行事,按照命令打仗,这是很难得的事情。
而对于这大帐中的其他将领也是一样,你作为主帅能带领他们打胜仗,他们就愿意信任你,遵从你的号令,按照你的计划依令打仗,完成战略目标。
军队统兵将领对于主帅的这种信任是一支军队打胜仗的非常重要的基础,作为一个暴力机器,军队的运行真的有必要向机器看齐。
现在这种状态就很好,军将们对萧如薰服了,对他有信任,萧如薰指挥他们也非常顺畅,这就很舒服了。
对李如松的请战,萧如薰也只是笑了笑。
“收拾他们容易,带着老弱妇孺打仗自古以来就是取死之道,我不担心这个,我担心被他们禁锢在营中的那些汉民的安危,一打起来谁都顾及不到那些汉民,怕是要遭殃,能不能想个办法,把他们先救出来,然后再对付那些北虏?”
众将互相看了看,面面相觑。
李如松看了看萧如薰,张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长篇大论,不过到底,他也只是说了一句:“总督,慈不掌兵。”
他对于萧如薰在打仗的方面很满意,很多地方他都觉得自己不如萧如薰,有点佩服他,但是只有一点,对于萧如薰在打仗方面的诸多顾忌,他不是很满意。
尤其是打仗的时候要求他们保护住那些被俘虏的汉民,想要把他们全都救出来,但是在战场上打仗,除非占据绝对优势,否则怎能如此从容?
眼下面对的将会是将近十万的北虏兵民,这种情况之下,大军怎能如此从容的救出百姓之后再和北虏决战?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萧如薰闻言,意识到自己所说的有些强人所难了,于是面露犹豫之色。
徐光启看着萧如薰犹豫的样子,感觉萧如薰说的是对的,所以他想要帮着萧如薰说话,坚定萧如薰的信念,好让那些无辜百姓得到存活的机会。
于是他便开口说道:“总督说的话是对的,属下以为若是不能救下那些百姓,若是大军厮杀起来,恐其会受到伤害,我等还是思虑一个好的方法把那些百姓救出来吧!”
徐光启的话一说完,顿时感觉到了一阵异样的目光注视着自己。
“这里有你什么事?你是什么身份?征伐决断如何轮得到你这个书记官插嘴?”
李如松对他一点不客气,萧如薰这样说也就算了,这个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随军书记官怎么都敢在军国大事上插嘴乱说?
徐光启顿时就怒了,他可是举人,如何能被这些粗俗的武夫如此怒怼?颜面何存?
“李总兵,你怎能如此说话?”
“我怎么不能如此说话了?你不要以为你是个举人就能在这种事情上乱插嘴!就算是个巡抚都不敢对我指手画脚,更何况是你?再者你说了要去救百姓,我问你,那么多敌人的情况下如何从容救人?我们的任务是什么?百姓的命重要,我等麾下士兵的命就不是命了?兵卒就是命贱如草活该死在战场上是不是?”
李如松最讨厌这些喜欢插嘴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