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秦党,更之后还有阉党大势已成。
看晚明政局的混乱和文官的政治斗争,颇能看出如今欧美各国和台湾等地政党政治斗争的雏形,只是一个顶着封建帝制的壳子,一个顶着民煮的名头,本质都一样。
而如今,派系政治斗争已经初见威力,各派系文官为了本派系的利益,也在军中扶持代言人,争取对派系助力极大的战功。
李成梁的战功赫赫,才能拉起辽东系的底子,让辽东系肆无忌惮很久,如果敌对派系能扶持起萧如薰,也是一张底牌。
三年多以来,他们从未放弃过召回萧如薰的想法,甚至有时候还能得到皇帝的部分配合,但是反对势力也极其庞大和强悍,比如勋贵集团的势力,他们绝对不希望皇帝启用萧如薰来整顿京营。
谁知道萧如薰和他们是不是穿一条裤子的?他的父亲和家族都已经离开北京城回到家乡和任职地,早就和京营没有关系,脱离了勋贵圈子了。
这样的人是不能相信的。
李成梁当然也绝对不愿意看到萧如薰回来,那么他最后一丝东山再起的希望也没有了,京营废物是废物,但是就算是废物,那也是他李成梁最后的希望,他绝对不能接受自己最后的希望被消灭的结局。
奈何那些文官还是在不断的提起这些事情。
“萧镇南用四万兵破了倭寇二十万,彻底解决倭寇问题,又以三万兵灭了洞武国,将十余年的边患解除,哱拜叛乱时也曾经击杀三千余蒙古骑兵,战功赫赫,何其会用兵?若有萧镇南在此,我等无忧矣!”
一名文官摆出了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让李成梁极其不愉快。
“谁说不是呢?萧镇南用兵何其犀利,南征北战,大小数十次战斗,何尝有过一次战败?若是当年将萧镇南留下,使之练兵,何以有今日?未尝不可北伐草原,复太祖成祖之功也!”
有一名文官用相当不屑的眼神瞟了一眼李成梁,然后迅速移开。
这就让李成梁炸了。
“你们这话是什么意思?老夫为大明南征北战数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老夫沙场征战流血时,他姓萧的还没生出来呢!他爹在老夫面前也要称一声晚辈,更何况是他?你们安敢如此辱我?!”
仗着年纪大,李成梁把那几个文官怼的低着头也不敢出声,到最后还是赵志皋皱着眉头表示道——
“李将军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尔等不得胡言乱语!萧镇南远在缅甸镇守南疆,此时正在和佛朗机夷作战,北边的战事只能托付给李将军了。”
五百零六 董一奎死守平型关
为了多少提高一点自己生还的希望,李成梁到底是把家里面能派上用场的一百多个家丁给带上了,而京营那边也有一万骑兵和五万步卒被组织起来交给李成梁,让李成梁率领前往紫荆关。
此时距离柴国柱带先头部队出发已经过去了三天,距离柴国柱抵达紫荆关还有一天。
就在此刻,平型关正在展开一场空前惨烈的血战。
这座再后来因为和日寇血战而出名的关卡,在明代其实也是相当有名的重要关卡,也曾被蒙古人攻破过,造成极其严重的危机。
虽然雁门关抗击敌人的历史更为悠久,可是平型关也是相当重要的关卡,一东一西扼守住了中原腹地的门户。
无论这两个关卡任何一个被破,都十分麻烦。
雁门关守将已经战死,只能说幸好魏允贞还在,魏允贞用巡抚的名义和明军将是一起奋战,激励士气,还能将雁门关的局势稳定住,甚至还能展开反击,将蒙古人的气势打压下去,将明军的气势提升,战局尚且胶着。
而平型关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平型关的关城没有雁门关那么雄伟,虽然驻军数量不少,但是先天条件比不上从战国时期就开始承担起对抗外族功能的雁门关。
平型关较小,没有那么高耸的城墙,但是相对于以骑兵为主的蒙古人,依然是难以逾越的关城。
本来应该是。
蒙古人破了大同,夺取了攻城器械,俘虏了会操作的明军士卒,开始具备攻城能力,原本只能骑马撞墙的蒙古骑兵不仅能野战,也能攻城,对明军而言就是噩梦了。
但是与雁门关一样,平型关也曾被幸运女神所眷顾,蒙古人最先南下攻打平型关的时候,董一奎率兵赶到,加入了守城作战,大大的增强了平型关的守备兵力,使得平型关一时无碍。
但是蒙古人兵强马壮,在兵力上超过了平型关守军,加上董一奎带来的五千人,平型关守军也不过两万人,而蒙古人那黑压压一片的驻军,起码三万人往上走,这要是面对面野战,董一奎估计自己手下的这些兵连半个时辰都撑不住。
有了关城和火器,平型关虽然危险,但是也能撑住,虽然蒙古人数次用云梯攻上城墙,但是在董一奎和平型关守将的带领下,明军硬生生把这些蒙古人都给杀了。
砍掉头颅,把身子扔下去,震慑了一批蒙古人,让他知道明军不是全无战斗力。
大同之败,败在毫无准备,一旦回过神来,明帝国的战争机器隆隆运转起来,几个蒙古部落并不是什么要命的敌人。
只是这台战争机器年久失修,好长时间没有运转,有点生锈,现在正在紧急抢修,正在浴血奋战的士兵们就是在为机器重新运转起来争取时间。
蒙古人的攻势很猛,不仅有火炮,还有投石机和床子弩,这些威力巨大的攻城兵器不断的威胁着明军的守备,时不时的就有明军士兵死在这些大明制式的兵器手上,颇为讽刺。
又有蒙古人用云梯爬上了城墙,一挥手里的刀就砍死了三个明军士兵,接着一个接一个的蒙古人冲上城墙,情况再度危机起来。
“你们几个跟我来!!”
董一奎咬着牙就要带兵亲自去阻击,然后被平型关守将张达阻止了。
“总兵!交给末将吧!您还要居中指挥!”
董一奎点了点头,开口道:“速速将那些北虏杀光,稳住局面!”
“诺!”
张达迅速带兵冲了过去,和蒙古人战成一团,本来逐渐扩大优势的蒙古人在张达带兵杀过去之后,逐渐被压缩了生存空间,还有明军士兵用鸟铳射击正在攀爬的蒙古人,射死了好几个,他们一连串的摔下去,摔成了一滩肉泥。
“北虏!与我死来!!”
张达红着眼睛扑上前,一刀斩断了最后一个蒙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