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3 章(1 / 1)

万历1592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为这些有头脑和文官争权夺利的皇帝用太监和锦衣卫来对付群臣,不老老实实的学习弘治帝和隆庆帝被忽悠,搞得文官们不开心,地主豪绅也不开心。

等大明没了,满清建立,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更是一个劲儿的猛黑明朝,但是这还真不是满清一朝所做的事情,晋人不也猛黑曹孟德吗?李世民不也猛黑杨坚杨广李建成吗?

这都是政治,大家看看就好,看到这些丑恶嘴脸,大概就能理解做这件事情的人是多么憎恶那些前人。

但是向大明这样活着被黑死了还被黑,死了几百年了大清都亡了,还在被往死里黑的,真的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搞出五胡乱华的晋几乎没有人黑,先被金蹂躏后又被蒙古蹂躏的宋也没什么人黑,偏偏重开大宋天的明被人黑的那么惨……

朱翊钧要是知道的话,也不知道是作何感想。

反正他现在已经稍微体会到一点苦楚了,他大抵上已经知道自己死后会被怎样的污蔑和抨击。

就和他的嘉靖爷爷一样,明明是个智商超高权术手腕超强的强势皇帝,结果却被黑成一个不理朝政的修道皇帝,说他几十年不上朝搞得朝政乌烟瘴气,乱用奸佞闹得民不聊生。

当然客观上也的确有这些情况发生,稍微明白一点大明政治游戏规则的人就知道,他皇帝压根儿没法儿干预朝政大局,皇帝的命令需要内阁和六部认同才算是正统召令,才能被群臣接受,单独是皇帝自己的意思叫做『中旨』,含金量极低。

朱翊钧现在发一道中旨下去,估计内阁和六部就当作是一个屁,连闻都不闻就扔到一边,说不定嘴上还很不屑的说——我们这些国之精英才知道如何治理朝政,你一个继承家业的纨绔皇帝懂什么国家大事?

瞎操心,赶快回你的后宫生孩子去吧!

朱翊钧的话什么时候最管用?

朝廷请皇帝发内帑做事情的时候,朱翊钧一句『准』,保证能得到一阵山呼万岁,执行效率会比什么都快,这边刚说完那边文官们就屁颠屁颠的把银子带走了。

然后皇帝继续空虚寂寞冷。

也就是现在的首辅赵志皋年纪大一点,和王锡爵接触的比较多,比起其他人更加敬重皇帝,体谅皇帝,行事更温和一点,但是也正是如此,赵志皋也不向王锡爵那样可以帮他挡住全部的炮火。

朱翊钧苦啊,闷啊,一个人游走在御花园里面,望着比往年更早一点枯败的树木枝叶,心情更加寂寥。

“陛下,内阁有本递上来,说务必请陛下尽快批示。”

身边大太监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上前,递来了一本奏折,朱翊钧皱了皱眉头,想要拒绝,但是到底还是没有回绝。

这些家伙到底还记得朕是个皇帝,不至于什么事情都不和朕商量,到底朕还有一点点身为皇帝的威望……

等等,该不会是又要朕拨银子吧?

朱翊钧被群臣的这种套路给套路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都快习惯了,这种习惯让他有点害怕。

按照他们的固定套路,一般遇到这种非要皇帝来决断的事情,都和银子离不开关系,通篇大道理,然后是民间疾苦,百姓饿肚子,饿殍千里白骨遍野,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催人泪下,然后话锋一转——

陛下,您的江山又缺钱花了,为大明江山计,您的内帑是不是该……

嘿嘿,您懂的,您就认了吧!您老老实实的给钱,然后就可以回去生孩子了,您的江山我们帮你管!

混帐东西!

每年朝廷财政二三百万两,这几年从日本每年还能弄来二百六十万两银子加在一起块五百万两的岁入,结果这群混帐还说因为陛下截留一批银子入内帑,所以入不敷出!入不敷出你妹!

二百万入不敷出,五百万还是入不敷出!朕就留三四十万充实内帑以免被你们贪光,剩下来四五百万两的银子都被你们吃掉了?

萧如薰辛辛苦苦从日本打回来的银子,数万将士血洒疆场换回来的银子,都被你们这群硕鼠给吃光了!

朱翊钧心中对他们的不满是越发的多,以至于都快要爆炸了。

“陛下,这折子您是看……还是不看?”

王德看着朱翊钧的面色不太对劲,也不知道这个折子到底是给还是退回去。

之间朱翊钧的面色变换数次,最后深深叹了口气,开口道:“把折子拿来吧!朕看,朕看还不行吗?”

王德低着头,战战兢兢地把奏折递给了皇帝。

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

朱翊钧能不看吗?

不说不看的话对自己的威信有什么样的打击,这种折子一般都是带有道德绑架的意味,明知是陷阱,但是朱翊钧也不得不往下跳,不看的话可以啊!但是你知道群臣怎么说?

你作为皇帝居然不看奏折,昏君!

一定昏君的帽子按下来,足以让朱翊钧一天吃不下饭。

可是要看的话,那一笔一笔的银子还真是让他心惊胆战,不心惊胆战不行啊,朝廷那么多的银子被他们给吞了还不够,还要打他的内库的主意,一张口就是几十万几十万,他辛辛苦苦攒点私房钱也不容易啊!

看了以后还不能不批示,不批示的话就等同于没看,结果同上,批示了之后要是不同意也不行,他们会说——您自己的江山都不管,您不怕这江山改姓?

还真别以为这些话他们不敢说,这些混蛋的话比这还难听的还要多得多,曾经有一封奏折把朱翊钧看的是差点吐血,因为那个言官亲切的问候了嘉靖皇帝,然后拿嘉靖皇帝对比朱翊钧,最后亲切的问候一句——昏君!

朱翊钧气得浑身发抖,刚想要下令把这混帐庭杖打死,结果猛然惊觉!

这是套路!这他娘的又是套路!这是言官想要外放升迁的套路!让自己猛揍一顿,然后获得一个刚直不阿不媚上的美名,在群臣中间声明顿起,然后就有大好前途可以等着了,很多大佬都很看好这一类的言官。

朱翊钧最后只能咽下这口气,把这折子给丢掉,狠狠的说了一句——这厮是要来骗朕的庭杖的吧?朕……朕绝不让他如愿!

当皇帝当到这个份上,朱元璋要是知道自己的后代如此窝囊,也不知作何感想,但是大明朝走到今日,就算是朱元璋复生,怕也是没有办法,倒不如说大明朝走到今日的果,就是朱元璋当年种下的因。

还能怎么办?面对这些毫无廉耻大义凛然的阳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