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什么样子来,但是唯独不缺钱!”
萧文奎大抵也是喝多了,出手阔绰绝不吝啬,说要带儿子们去京城最好的酒楼吃最贵的菜肴,据说那些厨子都是皇宫里面出来的御厨,所以做出来的东西都是皇帝吃的,不仅要花钱,还要有身份地位才能去吃,你要是那些空有钱的商人,人家还不乐意给你吃,花钱你都吃不着。
这种事情萧如薰是从来不相信的,因为现在给皇帝做饭已经不是鸿胪寺的事情了,鸿胪寺的御厨们因为做饭太难吃被全民吐槽,现在已经丢了饭票了,现在皇帝吃的都是太监们亲自去弄的小灶,都是一些小太监老太监跟大厨学手艺,然后师傅教徒弟一代一代传下来,专门给皇帝弄饭吃,皇帝吃的可好呢!
就像崇祯皇帝号称节俭,每个月有十天要斋戒吃素,一边省钱,一边还给大明祈福,结果烈皇帝吃着真正的素斋觉得实在是没有味道,不乐意吃了,私下里跟太监们说起这个事儿,太监们忠心耿耿一心一意的给皇帝做事,皇帝的要求就是他们的追求,于是他们想出法子。
做素菜的时候,先把一只鹅给杀了,肚子剖开,内脏淘洗干净,然后把素菜塞进去和鹅一起蒸,等鹅蒸熟了,再把肚子里的素菜掏出来,用高汤给素菜调味,然后再给皇帝吃。
崇祯一吃,嗯!鲜美!好吃!不错!以后就那么做!重赏!
结果每个月吃素菜的费用比吃正常膳食的耗费还要大。
你指着民间的酒楼里面的厨子能给你想出这种办法来?
除非那御厨是皇宫里面出来的阉人,真的给皇帝做过膳食,否则那算什么御厨御膳?咱们自己家里做的说不定都比他们做的好吃,还乱花钱,纯粹是面子,就萧如薰的本意,自己去野外打猎,然后就地野外烧烤,那滋味儿都比在那些所谓的御膳酒楼吃要好。
不过此时此刻,萧如薰的心思被那个“三个月的假期”给弄得不安稳了,方才的喜悦一扫而空,剩下的是满满的愁绪。
不知道这个事情说出来,老爹和三位兄长又该是什么样的想法。
“爹,那要真是陛下吃过的东西,那咱们花多少钱都合适,但是关键是那是真的吗?给皇帝做菜的人一家民间酒楼能请到?还能大摇大摆的打出旗号?不怕朝廷知道了弄他?”
萧如兰就提出了质疑。
“你还别不信,老大,为父跟你说,这件酒楼的背景还真不简单,寻常酒楼要是敢打出这样的旗号早就被勒令关闭了,但是这家酒楼,不说现在,当年张居正那么厉害,也不敢动这家酒楼!”
萧文奎神秘兮兮的说着宫廷秘闻。
萧如兰愣了一下,然后恍然大悟。
“不会是哪几家的某一位出资办的吧?”
“猜对了,英国公家里办的,他们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御厨你爹我是不知道,但是能肯定的是,那肯定是从宫里面出来的御厨,否则堂堂英国公还要不要脸面了?找滥竽充数?那可是要传为丑闻的!”
萧文奎一脸的信誓旦旦。
萧如薰笑了笑,开口道:“爹,大哥二哥三哥,咱们不用争论,等去吃的时候,叫他们的掌勺大厨出来看看,那要是个阉人,就真的是御厨,要不是,那就是假货,咱们的陛下现在吃的东西都是身边的亲信太监安排下去的,从采购到做成御膳给陛下吃,那全是太监系统在负责,要真是御厨,可不就是个阉人吗?”
那边父子四人愣了一下,然后齐声哈哈大笑起来。
这般笑着,几道肉菜也端上来了,萧如薰大吃大喝了一番,一家人又说了会儿话,萧如薰打算把事情给说出来,让父亲和兄长们知道。
“爹,大哥二哥三哥,这次凯旋封赏,我不仅给封了侯升了官儿,还得了一个差遣。”
萧文奎闻言停下了话茬儿,开口问道:“差遣?什么差遣?得个差遣好啊!你之前是宁夏总兵,立了那么大的功,不说别的,蓟镇总兵也是要有的吧?那可是拱卫京师的最重要的军镇。”
三位兄长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萧如薰。
萧如薰犹豫了一下,开口道:“都不是,是提督云南广西等处御边平南总兵官,南边洞武国犯镜,朝廷派我统兵南下,征讨洞武国。”
二百九十二 特务国家
朝廷派我南下统兵征讨洞武国。
一句话,让原本和谐的餐桌氛围变得奇怪起来。
安静了好一会儿,
“什么?一个半月?南下征讨洞武国?不是,老四,你不是才打完倭国才回来吗?怎么又要走?”
“对啊!老四,你这边刚刚打完胜仗凯旋归来,朝廷也不是无将可用,为什么只给你一个半月的假就又要统兵南下了?而且还是那么南的地方?这不合规矩啊!大将统兵归来就没有立刻再统兵南下的规矩啊!”
“是啊老四,朝廷是怎么个说法啊?这也太不近人情了啊!四妹她还怀着身孕,眼看着就要临盆了,朝廷总不至于让你连孩子的满月酒都办不了吧?那朝廷给我们三个月的假期干什么?咱们回来就是为了一家团聚的,要是一家人团聚不了,还要这个假期干什么?”
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很生气,为萧如薰打抱不平,只有老爹冷静一些,一拍桌子,叫兄弟三人安静下来了。
“住口!朝廷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陛下的意思就是圣旨,作为武将,我们必须遵守陛下的旨意!这是规矩!要是毁了这个规矩,咱们谁的日子都不好过!以后不管是在明面上还是在私底下,哪怕面对的只有自己的家人,为父也决不允许你们说一句陛下的坏话!听清楚没有?!”
萧文奎前所未有的严肃着,萧如薰认为他严肃的非常正确,因为在这个特务国家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身边是否有专门服务于皇室的锦衣卫或者东厂密探,哪怕就在现在的萧府内,就真的没有皇帝的密探或者某位大人物的密探吗?以萧如薰现在的地位和处境,这种可能性并非不高。
明代初期,朱元璋搞肃反杀的红了眼,群臣人人自危,平常在家也是一句话都不敢说,那个时代的锦衣卫就和蟑螂一样无孔不入,那个时代才是真正需要谨言慎行的时代,然而时代不同,情况也不同。
和明初不同的,是皇帝对国家对臣子的掌控力,这取决于皇帝手中握有的实力和权力,朱元璋几乎掌握了一切,所以他大杀特杀手下的功勋臣子,也没有任何人敢于反抗,朱棣也几乎掌握了一切,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