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到朝鲜一个星期的川军刘綎所部,他们的度实在是太慢了,萧如薰已经率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时候,他们才刚到,自然只能跟在大军后面吃灰,什么好处也没捞到,现在求战之心切不在李如松之下。
两军各有五千人马,作为急先锋分别主攻倭城,一时之间杀声震天响,求战心切的李如松和刘綎不顾伤亡,各自带着自己的联合军向目标起决死冲锋,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李如松的部队就不说了,汉兵和女真兵联合在一起,刘綎的部队是实实在在的“联合**”,萧如薰仅看到了黄黑色皮肤的东南亚人种,还看到浑身漆黑的黑人士兵,还有明显具有白种人特征的白人士兵,当真不愧“联合**”的称号,这支部队使用的武器之繁杂,使用的语言之繁杂,还有战斗力之凶悍,都让明军为之侧目。
他们有些期待这支混合部队的战斗力了,作为秀的主要负责人,刘綎为这一战做了充分的准备,萧如薰为他提供了一切可能需要用到的东西,刘綎抱拳谢过,而后悍不畏死的冲向了那座倭城。
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压力
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仗,石田三成还有宇喜多秀家所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被如同疯狗一般涌上的李如松所部和刘綎所部撕扯的干干净净,连渣子都不剩,饿疯掉的两支军队顶着饿绿掉的眼睛将最后两支负隅顽抗的倭寇给吃的干干净净,很顺利的结束了战斗,在宋应昌抵达军营之前,釜山之战已经宣告终结。
僵持了快三个月的朝鲜半岛终于恢复了平静,一队又一队的倭寇俘虏被编入队列里,一列一列的捆着押着,被明军分出兵力来一队一队的押回汉城,宋应昌之前送来的消息上说,朱翊钧已经允许了明军将三万倭寇俘虏先期送往辽东,在辽东的某处大矿上干活儿。
似乎在使用俘虏开矿的问题上文官群体的反对没有那么有力了,但是这群强悍的文官从来不会无条件的附和皇帝的意见,更别说皇帝力量的加强就是文官力量的间接衰弱,文官们可不会乐于看到这样的局面,只是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经济层面,他们都没有了强有力的论据去反对开矿。
皇帝用自己的私房钱用自己抓住的俘虏来开矿,不耗百姓一人之力,不耗百姓一粒米粮,你用什么理由来反对?环境保护?
还真有几个愣头青以皇帝乱用内库银钱为理由上奏,朱翊钧大为恼火,直接下诏到内阁把内阁里的几个阁老骂得狗血淋头,然后直接下令把那几个乱说的言官杖责十下赶出朝廷,这一下,还真没有几个人敢给他们说情——皇帝真要是锁死了内库的银钱用度,户部的人首先就要哭,然后兵部工部都要哭了。
萧如薰这里打的很激烈,朝堂上也一点都不安稳。
宋应昌很快就赶到了,这是继去年见过之后时隔数月之后的初次见面,两人相见,感慨良多。
“季馨啊,你没有辜负我们任何一个人的期待,此次大胜,足以标榜史册,也足以让你萧如薰名传千古,四万战兵,灭敌十五万,萧如薰,你当真不得了啊!”
宋应昌笑眯眯地看着萧如薰,伸手握住了萧如薰的手,和萧如薰执手步入军营。
进入军营之后,大家来了一次盛大的接风宴兼庆功宴,大宴之后,众将都有些醉醺醺的,全都回去睡了,宋应昌只留下了萧如薰和袁黄两人,中军大帐里面只剩下三人还保持着清醒。
“宋公,有什么重要的,就说吧!”
萧如薰脸上的轻松之意消失殆尽,剩下满脸的严肃,而宋应昌和袁黄脸色的微醺之色也消失的一干二净,换作满脸的严峻之感。
“好了,就我们几个人了,我也不兜圈子了,朝廷里的主和派势力强大,对于我军征战日久消耗大量仓储的事情十分不满,而且我朝获利多少他们尚且不知,陛下对外封锁消息,不将此事告诉阁臣和六部,阁臣和六部都不清楚此战我们到底能获得多少利益,一些正直的大臣因此要求尽快结束战斗。”
“敢问经略公,不正直的大臣呢?”
袁黄眯起了眼睛,听出了宋应昌的话外之意。
“弹劾老夫不管不顾,弹劾季馨养寇自重,拥兵自重,甚至污蔑老夫和季馨合谋攻取朝鲜以立国,背叛大明,背叛陛下,要求立刻停止老夫的职务和季馨的职务,另择良将统帅全军。”
宋应昌冷哼了一声。
“这……”
袁黄是万万没料到自己居然还是高估了那些政客党棍的节操,居然连这种操蛋的话都说得出来,这种目的明确毫不掩饰的诬陷也真是刷新了大明文官的节操底线,从此以后,大明文官的节操底线就更加低下了。
“有些话末将是无法名言的,还需要仰仗宋公仗义执言。”
萧如薰出乎意料的冷静:“宋公,在下还需要打最后一仗,这一仗打完,日本至少十年不能兴大战,大明海疆必然安定,我们可以集中全力做其他的事情了,宋公,这最后的两个月,请务必帮末将争取到!”
宋应昌望着萧如薰,微微叹了口气。
“季馨,本来老夫来之前是想好的,如果你还没有攻克釜山,那老夫就要劝你在釜山止步,如果你攻克了釜山,并且催动了日本的内乱,那老夫就要尽全力支持你,只是老夫没想到,你不仅攻克了釜山,催动了日本的内乱,还能将丰臣秀吉之头颅拿到手,甚至还能叫日本割地赔款,老夫是真的没有想到。”
“还有更多,宋公,之前,末将和日本商定的战时和约是四百万两白银和石见银山每年六成的银两,也就是六十万两,还有割让三岛,开放港口通商。”
萧如薰把之前的那个已经被他放弃的条约讲了出来,这件事情他没有对宋应昌提起过,他觉得还是等到条约最后确定之后再报告给宋应昌,但是现在看来朝廷的压力超乎寻常,他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磨叽了,必须要争取到足够的支持去发动最后一场大决战!
“四百万两?六十万两?季馨,日本人答应了?”
宋应昌瞪大了眼睛:“此事如果告知陛下,陛下一定会全力支持,不会允许任何人干扰此次决战,朝中压力也会大大减弱啊!季馨,你为何不告知老夫?”
“因为末将拒绝了这个条约!”
宋应昌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道:“为何啊?”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