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1 / 1)

万历1592 御炎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之优势,只在于数量大,末将麾下水师舰队数量少,此时,不过四十艘战舰。”

李舜臣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但是立刻说道:“但凡末将麾下能有两百艘战舰,都能叫倭寇水师全军覆没!天兵五百战舰来,倭寇水师必败无疑!”

萧如薰大喜道:“李将军能有如何把握,本督自然也非常高兴,就是不知,李将军对于对马岛有多少了解,我大军若登陆对马,能否顺利拿下?”

李舜臣沉吟片刻,开口道:“百余年前,我国将军李丛茂曾奉我王之命,领兵两万东征对马岛,曾经成功击败盘踞在对马岛上之倭寇,使其宗氏家族接受我国官职,只是由于一些问题,并未实现占领,但是当初登陆对马岛的地图应该还是在的。”

“那个地图很重要,如果有,对于我们而言是巨大的帮助。”

面对萧如薰的需求,李舜臣有些尴尬:“那时的出征地图应该是在王京宫殿内储存,若是一年前大概还能找到,只是现在……”

李舜臣的话没有说完,但是萧如薰也明白李舜臣的意思,恐怕那地图也在倭寇烧杀抢掠的大火中化为灰烬了。

“当然,我们对于对马岛也不是一无所知,在那之后,也屡有提及对马岛的时候,末将依稀记得,对马岛多山,少平原,地势较高,崎岖不平,并不适合骑兵作战。”

萧如薰点点头:“倭寇在对马岛应该是有军港的对吗?”

“那是自然,倭寇运输粮草军械物资,走的就是从他们的本土到对马岛再到釜山的路子,原先他们试图攻占全罗道的水道,末将便猜测倭寇原先是打算两路运送给养,一条是走现在的路,还有一条是想走沿着西侧海岸线的水路运送,末将一琢磨,便觉得绝对不能给倭寇两路运送给养的机会,所以才想方设法的挫败了倭寇的水师。”

萧如薰表示赞赏:“嗯,这一点李将军做得很好,尤其难能可贵,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坚持抵抗,使倭寇不得不一路运粮,使其战略储备远远不足以对朝鲜发起全面进攻,李将军居功至伟,之前李将军尝试进攻釜山,有何心得?”

一提起釜山之败,李舜臣便有些咬牙切齿。

“定是有人事先泄漏了末将要进攻釜山的计划,末将船队抵达釜山港口时,只有倭寇四百艘空船,船员士兵全数登陆,依靠倭城对我水师猛攻,以火铳和铁炮攻击我水师,我水师猝不及防,无法与之交战,只能放火烧了他们的空船急忙撤退,末将麾下水师损失近半,实力大损,在也无力与倭寇海上决战,只能袭扰之。”

萧如薰看了看海路地图,问道:“倭寇在倭城内有大火铳?”

“有,绝对有,那等射程,我水师船只上的火铳是比不上的。”

“倭寇的火铳数量虽然少,但是想必在射程上并不会输给我大明,看来只有在数量上对其进行压制,以绝对数量压迫倭寇使之无法反击,无法出港,才是最好的办法了……原先本督还设想过两路夹击,从陆上和海上一起进攻釜山倭城,让水师官兵登陆协助作战,现在看来,这样做伤亡太大了些。”

李舜臣赞同道:“釜山倭城末将也窥得一二,实在坚固可怕,颇有环环相扣之像,攻打一座倭城还需要兼顾其他倭城,这等筑城之术的确了得,诚然不可小觑。”

“如此一来,除了长期围困逼其自己投降之外,强攻实属不智,李将军,从现在开始,我需要你派一支船队时时监视釜山倭寇和对马倭寇之间的联系,在大军攻下对马切断倭寇运粮通道之前,你要确保釜山倭寇水师不会从背后突袭我水师,你麾下的船队,本督会为你布置佛朗机铳,操练炮手,唯一的要求,就是在釜山倭寇水师出动的时候,打击之。”

李舜臣闻言大喜过望。

“末将必竭尽全力!”

当天下午,萧如薰下令调拨一百门尚未改装的中号佛朗机铳和相对应的火药炮弹,交付给朝鲜水师李舜臣所部,并且亲自给李舜臣讲解这些炮和炮弹的用法,将实心弹和开花弹的区别告诉李舜臣,然后直接调拨十名明军炮手作为教官一起抵达李舜臣水师所部,教习那些水师官兵如何使用火炮,如何在船只上发射火炮,以及如何减弱后座力等等。

朝鲜的板屋船和龟船在吃水深度和本身质量上是绝对合格的舰船,完全可以负担的起这些火炮的后座力,尽管萧如薰赞赏李舜臣大破倭寇水师的功绩,却对李舜臣屡屡提及的“近身而冲撞之”的古老跳帮战术颇为不屑。

在如今,跳帮战术已经完全无法适应海战的需求,至少面对西班牙和葡萄牙舰队的时候,跳帮战术很难奏效。

一百五十八 过年(四更)

萧如薰很清楚,作为典型内陆王朝,对于海疆和海军的建设,大明朝向来是不甚在意的,明军水师最强的时代是洪武和永乐时期,朱元璋和陈友谅争锋,但是被他的水师痛扁过,所以十分在意水师的发展,然而大一统之后,明军没有来自海面上的威胁,所以转而重视陆军,水师就被放置了。

永乐宣德时期,因为有郑和七次下西洋之壮举,明军水师舰船多达近四千只,规模实力皆为世界之冠,那是的明军水师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然而宣德之后,明朝廷趋于禁海,郑和远航之宝船就在港口任凭风吹日晒直至腐烂不可用,随过往的辉煌一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是以明军的水战战术其实和朝鲜还有日本差不多,一直都是以远程打击一下就近程冲撞肉搏,这种千年前的战术一直维持到今日,早就落后于时代,只是我们一直没有来自海上的强劲敌人,所以未曾发觉。

所以嘉靖年间,随着海上危机的来临,明军首次和代表世界上最先进海军力量的西班牙葡萄牙水师交战之时,吃了不小的亏,最后还是用计谋击败了他们,俘获了他们的船和炮,这才惊觉自己已经落后于世界不少。

唯一幸运的是大明的皇帝和部分官员并不傻,脑袋也清醒的多,知道被打了之后要奋起直追,利用庞大的人力物力和坚强的国力,短短数年之间就仿制出了成千上万的新式武器取代了旧式火器,一举拉近了差距,然而这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大帝国的身躯庞大,转动一下身子都要几年时间,何况是新思想的引入和全面贯彻?

不客气地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