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压迫力的老皇帝萧如薰退位之后,新皇帝多多少少会给他们减负,但是他们发现自己错了,新皇帝和老皇帝在工作上的热情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比起精力渐渐不济的萧如薰,萧振邦的精力就强多了。
他们摸不准新皇帝是为了表现给老皇帝看还是自己就真的是工作狂属性,反正他们可以预感到,除非萧如薰去世,否则他们看不到可以放松的未来。
然而他们莫名的觉得心安,感觉这样貌似也没什么不好。
显然,萧如薰带给天下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二十多年来,官员们似乎都习惯了萧如薰这样的做法,如果哪一天这种情况不复存在了,或许他们才会觉得不习惯,甚至觉得有些糟糕。
大秦帝国的繁荣,是靠他们不间断努力的工作换来的,如果朝政崩坏,那么大的一片国土该如何安置呢?
不过令所有人宽心的是,新皇帝没有想要改变什么,一切都和原来一样,一切都是原来的味道。
新皇帝勤政依旧,萧规曹随,没有对萧如薰内外政策做什么修正,帝位权力传承的平稳过渡甚至让不少经历过前明混乱时期的老臣觉得有些难以理解。
毫无疑问,新皇帝会继续老皇帝的政策,大秦帝国传承到了第二位皇帝的手上之后,依然会继续发展下去。
而对于萧如薰来说,这件事情从此就和他关系不大了,他来到了父亲萧文奎曾经居住了十几年的宫殿里,在这里,他看到了萧文奎去世之前所看过的整整一书柜的史书。
萧文奎还在世的时候,经常拿自己从史书上所得出来的感悟教导萧如薰,告诉他有些事该怎么做最好,有些地方该怎么处理才不会犯前人犯过的错误。
萧文奎不仅仅只看正史,对一些争议比较大的野史也看得津津有味,自己一个人思考,写下了很多读书笔记,他去世之后,这些读书笔记被交给了萧如薰,萧如薰看后受益颇多。
于是萧如薰意识到,不管理政务的太上皇所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根定海神针,给天下人以安稳,帮助新皇帝度过最艰难的适应期,也在给新皇帝留下一些什么东西。
他终有一日会死去,未来会变成什么样,他不知道,他想要给振邦留下更多,甚至给第三代皇帝留下更多,但是他不知道留下什么东西比较好。
如果说是国土和国力,他留下的已经够多了,对于现在的大秦来说,停下脚步将现有的国土消化掉就是最重要的工作了,那么其他的一些政治遗产,还有经济遗产,他觉得自己已经不能做到更好了。
他留给振邦的是一个稳定繁荣发展的强大国家,大秦的强大超越历朝历代,萧如薰不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更好了。
但是他还想留点什么东西下来。
看到了萧文奎留给他的读书笔记之后,萧如薰意识到了他该留点什么更有意义的东西给振邦和后代子孙。
把自己当作一个当代人,他已经改写了历史,但是未来是否会发生他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不知道,但是可能是一定有的。
所以,为了让这种可能性变到最小,他需要将自己身为一个五百年后的来人最大的也是最没用的优势留给后代子孙。
所谓对未来的预知和见识。
这是今人唯一可以说比古人要更厉害的地方,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他能知道未来五百年可能会发生什么,即使这是一个被他改变过的世界,但是总有一些东西不会改变。
萧如薰觉得,自己有必要留下一点东西给振邦和后代子孙。
于是,从定居到万寿宫之后的半个月之后,萧如薰就开始奋笔疾书了。
他打算用很长的一段时间将他所知道的未来用一种比较舒服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告诉振邦。
他觉得,他所知道的这些事情或许比他打下来的国土更有意义一点。
因为对现在他所创造的一切,他还有诸多的担忧,而他所担心的这些事情,似乎正在渐渐变成现实,他毕竟不是在革命,他在创造的是一种可能,一种以他自己为代表的可能。
而他一旦不再成为代表了会发生什么?
萧如薰不太敢往深处去想,可是他不得不去想,他不不去思考那样的未来。
即使他不愿意看到那样的未来。
地主兼并土地会重新出现吗?
地方势力抬头会不可避免吗?
国家会逐渐腐朽,国土会逐渐丧失吗?
萧秦帝国终将被覆灭,并且在一片废墟之上,点亮共和国的光辉吗?
以前一切他不想去考虑的事情,现在空下来了无所事事了,心里忽然全部都是这样的猜测了。
他到底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还是开了历史的倒车?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到底有没有为未来的某种可能奠定基础?
思考的结果是,有。
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
窥见历史的机密不容易。
大彻大悟也不容易。
领悟到国家繁荣昌盛的必备条件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萧如薰发现自己必须要行动起来,他不能坐视大秦在往后的岁月里慢慢走上以前中华历代中央王朝曾经走过的老路。
那不值得,太不值得了。
他开始思考自己该如何行动。
于是,就在这一年的金秋九月,萧如薰派人把萧振邦叫到了万寿宫,关上宫门,父子两个密谈了一天一夜。
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
半个月后,萧振邦宣布建立皇家中央行政学院,与皇家中央军事学院并立,为最高行政学府,以后所有做官的官员经过严格考试被选拔出来之后,必须要进入这所学院深造。
深造不合格者不能担任官职。
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只觉得这是为选拔人才做准备,内阁迅速通过,立刻派人建立,第二年就开始办学了。
而从当年开始,地方上所有的国立学校得到通知,开始增设政治历史课程,教科书的内容是由萧如薰秘密牵头,组织一群中央官员一起编写。
除此之外,中央政府的官员们轮番被送入了中央行政学院回炉重造,到永兴八年,整个中央政府的官员们基本上都从行政学院里面回炉重造了一遍。
但是说真的,萧振邦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这样做到底是不是真的因为『担心官员腐化速度过快,所以要适当的警戒一番,从思想上加上一道枷锁,让官员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