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9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小匪盗,加上无处可去的逃犯聚集。

一时间,这处山头,喊杀声四起,官军与匪盗交错,进行了最激烈的肉搏。

李彦站在不远处,静静旁观。

他没有催促,实际上催促都写在脸上。

没有头功之后,他需要争功。李彦的速度非常的快,他更不能落下。

虽然这群悍匪很是凶悍,但在南皇城司司卫的强大攻势下,还是拜下阵来。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

等郑舟清理干净,李彦这才上来。

满地都是血,战斗的痕迹,俘虏被押在一旁,各种赃物正在从寨子里搬出来。

郑舟查看着,啧啧的道:“公公,这帮匪徒还真是什么都有。绫罗绸缎,古董字画,黄金白银,还有一群人女人,据说还有几个是劫来名妓……真特么会享受!”

李彦倒是不在意这些东西,他想要的是战果,他对这份战果很满意。

李彦巡视着战俘,双眼发光,道:“加紧审讯,抚州府的所有匪盗,都是我们的,不能被人抢了!”

“明白!”

郑舟已经驾轻就熟了。没有什么人比匪盗更了解匪盗了,这些匪盗,看似互不相干,却又知彼知己。

赣州府。

这里剿匪的,是总督府下的府兵,领头的是,是从虎畏军调来,或者说退役下来的老兵。

他的剿匪很有策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进攻也极其讲究策略,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这样的有一个弊端,就是需要时间。

好在,他没有李彦,朱勔那般争抢功劳的心思,剿匪倒是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除了他们三个主力,各府州县也在不断组建巡检司,府兵,县兵,尽管很是匆忙,还是加入了剿匪行列。

现在的江南西路,‘变法’已然是主流,各级官员,都在想尽办法表现,推动巡抚衙门的政令落实。

这也是各府州县软禁那些官员起到的作用。

而南昌县最为热闹。

南昌县的剿匪是最为快速,也最为干净的。

而围绕着南昌县,大量的钱粮涌入,不止各衙门修建,还有官道,桥梁,河渠等等。

南昌县征调的民夫越来越多,逐渐逼近了十万,处处都在动工,俨然将南昌县当做了江南西路首府打造。

与此同时,成都府路。

林希在这里盘桓了不少日子,走走停停,看了民政,看了军务,也去了吐蕃边境巡视。

吕惠卿跟在他边上,这是送行。

吕惠卿颇为恭谨,严肃,道:“林相公,非是下官刻意拖延,不出兵。一来是寒冬腊月,不宜出兵。二来,吐蕃的情形不明,仓促出兵,容易招致败事。若是不能一举而胜,后果不堪设想。还请林相公,转述与朝廷,大相公,官家。”

林希面色漠然,慢慢走着,没有说话。

吕惠卿这个人,在朝野眼中,也是一个蛇鼠两端的人。

王安石变法初期,他极力支持变法,中期极力反对,王安石罢相,他又支持。

元祐初,他又反对。

反反复复,来来去去。

第六百五十二章 京城之外

林希已经看过成都府路的备战情况。

吕惠卿确实是一个帅才,在朝廷的支持下,尤其是‘绍圣新政’的大框架下,吕惠卿进行了颇为大胆的改革与集权,军队不再是散乱不堪,颇为纪律严明,比过往气象好了不好。

对于带兵的将领,大宋立国之初,就进行了严厉的控制,严厉到什么程度,就是没有主官,所谓的‘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现在,当今官家大胆放权,给予了边关将领足够的权力。

林希虽然是‘新党’,可对这样大胆的放权,心里也是有不安的。

不过,纵观全国,还没有出现那个有不臣迹象。

成都府路,吕惠卿官职的全称是‘成都府路行军经略使’,负责领军。而对应的是‘成都府路行军总管’,负责统军。

大宋军制改革,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文辖武,以武制文’。

林希与吕惠卿两人,漫步走着,说着话。

对于吕惠卿的话,林希面色一直漠然,道:“你告诉我,你心里的真实想法。”

吕惠卿看着林希的侧脸,沉吟片刻,道:“下官认为,开春不宜讨伐,须等夏秋。”

“理由。”林希道。

吕惠卿道:“吐蕃势力,盘根错节,地形复杂,未查明之前,不宜出征。再则,成都府路的军队,还不足以应对大战,再有‘三国联军’在前,他们有攻势,当前,下官认为,须以守为攻,择机而战。”

林希停住脚步,道:“你们这些在外将领,有的爱惜羽毛,有的坐军观望。有的是怯战,畏战,而你吕惠卿,顾忌的,比朝廷还多。”

吕惠卿没有说话,他不是一个在外将领,也曾是拜相,朝廷中枢的大人物!

林希转过头,看向他,道:“讨伐吐蕃,是朝廷大计,不可拖延。你必须出战,而且必须胜!同时,折可适也会对李夏施压,为了对付辽国,朝廷需要集中力量与精力!是以,吐蕃,李夏,必须要将他们打老实了!”

吕惠卿忍不住了,抬起手道:“林相公,下官始终认为,朝廷的对外,太过冒险,如要改革,必须缓和与辽国的关系。内忧外患,无休无止,会出大事的!”

林希神情严肃,道:“所以,必须要确保外部的宁静,才能专心变革。边境的宁静,不是靠妥协退让,是打出来的!这一点,是官军,朝廷一致的想法!吕惠卿,我再次严正的告诉你,如果你能打,就打,不能打,朝廷会立刻调折可适替换你!”

林希的话,已经十分直白,直白的露骨。

吕惠卿是从皇城司被放出来,戴罪立功的。

如果他不能戴罪立功,那就只能回皇城司待着!

吕惠卿神情变了变,最终还是抬手道:“下官领命。”

林希以及大宋朝廷,是不会怀疑吕惠卿的能力的。但这个人,必须给足压力,否则就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林希审视了他一阵,没有再说,径直走向马车。

他的侍卫立刻围住马车,四周的骑兵也跟着。

上百人的车队,在官道上慢慢行驶,开始转向京城。

吕惠卿看着林希马车渐走渐远,眉头不禁拧起来。

他原本以为,林希这种理性的人,会顾虑他的想法以及成都府路的实际情况,为他在朝廷说话,转圜,拖延时间。

现在看来,朝廷的态度是一致的,坚定的,不容他拖延。

“真的是变了。”

吕惠卿默默自语。

如果是以往的朝廷,他这样说,多半就真的拖延了过去。

林希坐在马车上,道路有些不好走,但他还是在看着转来的公文。

吏部事务繁重,转过来的,就是需要林希亲自批复的。

林希看着,心里想的还是成都府路的事。

吕惠卿的态度,他能理解,但他不能允许这种态度的持续,所以坚定的表达了态度。

“看来,得多做一些准备了。”

良久,林希自语。

吕惠卿的态度有些消极,若是他不用心,或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