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7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童贯的话,对这个阉人有些不齿,面色如常的抬手向赵似,道:“回殿下,南大营调集的兵力,主要针对各要道水路,目前正在逐步清理,待匪徒后缩,聚而歼之。”

这个是李夔的想法,赵似等人也认同。

赵似背起手,看向湖面,道:“一定要快,不要给任何人机会。封禁江南西路,朝野必然震动,三个月时间太长。”

李夔神色变了变,抬着手道:“是。”

李夔自然知道朝廷面对的压力,‘新党’本就是众矢之的,而今搞出封禁江南西路全境的事,必然天下群起而攻之,哪怕有大义借口。

‘希望此事之后,江南西路能走上正轨。’

李夔心里默默想着。

剿匪自然用不着这么大的动作,根本目的,还是借机扫除‘绍圣新政’的障碍。

现在,江南西路各府州县全面被封锁,那些各路主官头头脑脑全数被软禁,想必诸多事情会变得顺利起来。

待事情结束,他们再想反复,已然不可能!

李夔这么想着的时候,李彦已经在侦讯俘虏,追究匪首。

“我们不知道。”

这些匪徒被捆绑着押跪在地上,但是李彦追问匪首,不少人都是摇头。

他们并不是一起的,是从各处而来,仰慕王铁勤的‘威名’而聚集在他旗下,呼啸山林。对于王铁勤的跟脚,他们并不清楚。

剿匪跑了匪首,这功劳就得折半!本来想表现,反弄巧成拙!

李彦不甘心,瞥了眼身旁的朱勔,与郑舟道:“给我用刑,我一定要知道匪首的去向!”

郑舟一点头,道:“将他们架在火上烤,不招的就是直接烧死!”

“是。”这种事,南皇城司是极其熟练,也没有什么负担,应声中就准备搬运木材架火。

朱勔眉头挑了挑,凑近低声道:“公公,十三殿下可能会过来的。”

李彦自然考虑到了,冷声道:“在殿下到之前,一定要找到匪首的去向!”

朱勔明白了,李彦这是将十三殿下当做了救命稻草,要死抱着不放了,便没有再多言。

不多久,几十个匪徒就被掉了起来,不少人哭喊,甚至是吓尿了。

“啊……”

前几个被架在火上,火苗吞噬半身,惨叫声无比凄厉。

朱勔忍不住的侧过头,他不喜欢这样残忍的举动。

郑舟眼神阴鹜,手里握着刀,不等第一个惨叫多久,他突然一刀,背后,透心凉,惨叫声戛然而止。

正在被拖过去的匪徒,不少被吓的浑身酸软,突然间,有一个人急声道:“我知道,我知道,知林镇,知林镇……”

李彦快步走过去,道:“具体说!”

这个匪徒爬起来,越发急切的道:“有一次喝酒,喝多了,王铁勤说过,他是都昌县知林镇的,我就知道这么多了,饶命,饶命啊……”

李彦的记忆中没有都昌县,回头看向郑舟。

郑舟一时间也想不到,倒是朱勔这个时候说话了,抬头看向鄱阳湖对岸,道:“是江南东路,就是对岸不远。”

李彦会意了,道:“别说江南东路了,就是跑到辽人那,我也要给他抓回来!”

说着,就道:“郑舟,点齐人,咱们去都昌县。”

郑舟瞥了眼朱勔,犹豫着道:“公公,咱们这样去都昌县,那边怕是不买账。”

李彦在江南西路无所不为,之前宗泽等人拿他没办法,也就是被林希教训了一次才学乖。在江南西路之外,无所根基,要是有人不买账,会十分难办。

朱勔也担心李彦跑出去惹出祸来,道:“公公,现在江南西路全境都封了,若是出去,得请示殿下。”

李彦心里一时间想过了很多,转身道:“郑舟,你准备好人与船,我要去都昌县。”

说着,他就上船,要回头去见赵似。

郑舟倒是不管,只听命行事。朱勔没有多说,负责善后。

侥幸没有被火烧的匪徒都庆幸着,缩在一起,这会儿才知道害怕。

这南皇城司,果然是传闻的地狱罗刹之所,说烧就烧,说杀就杀,一点顾忌都没有!

赵似到了半山亭楼,将事情说明。

童贯一怔,道:“你要去都昌县?”

在赵似,童贯,李夔等少数人所知晓中,这场剿匪是要扩展到整个江南,但至少目前,他们得集中在江南西路,不宜扩大事态。

赵似背着手,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李彦暗暗咬牙,道:“殿下,剿匪固然是江南西路的事,可也不止是。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同气连枝,若是江南东路有意庇护,那是居心叵测,小人正好借机,试探一番!”

李彦说的很直接了,就是要为赵似打前锋!

李夔深深的看了眼这个太监,这个人心思也是相当缜密,也很胆大!

赵似心里想了一会儿,有些拿不到注意,看向李夔,道:“李侍郎,你觉得呢?”

李夔心里已有腹稿,道:“殿下,未尝不可。近来,江南东路颇为不平静,上书弹劾的奏本最多。”

其实也难怪,江南西路与东路,原本就是一路被拆分的,江南西路这般大动静,江南东路唇亡齿寒,怎么能不紧张?

赵似便看向李彦,道:“南皇城司是皇城司,可监察整个江南,如果都昌县,或者有其他什么人胆敢阻拦,尽可按律法办。”

“小人遵命!”李彦苍白的脸上没有什么异样,心里狂喜。

只要抓到了那王铁勤,他就是剿匪头功,后面的,就根本不算什么!

说完,李彦就急匆匆的走了,带着人,坐着船呢,直接奔赴鄱阳湖对岸的都昌县。

第六百三十九章 过往

在李彦调集人手,准备追赶的时候,王铁勤快了不少。

他在入夜上岸,早就等候的人就赶了过来。

“三哥,来了。”四五个年轻汉子,赤这上身,笑着迎上来。

这几人,一看就是常年泡在水里,以湖为生的人。

王铁勤一脸叹气,摇了摇头,道:“对岸的生意不好做了,我还是回来了。将我东西搬上马车,回到村里,咱们喝他三天三夜!”

“好,就等三哥这句话了!”几个小伙都是大笑,说着就帮忙上船抬箱子。

“三哥,这是什么啊,这么沉。”有个人问道。

王铁勤有点累,站在岸边,笑着道:“钱。”

“哈哈,那三哥是发了啊,三天三夜是不够了。”几个人哄笑。

王铁勤明显信得过这几人,神态轻松,但目光一直盯着几人的一举一动。

几大箱子很快就搬好,上了马车,六个人就消失在黑夜里。

而那艘船,也被凿沉了,半点痕迹没有留下。

王铁勤坐在马车上,看着几大箱子,心里的紧张慢慢放下,都是对未来的憧憬。

这是他多年的积蓄,近一万贯,还有诸多古董字画,金银珠宝之类,都是他抢来的。这么多的财富,足够他潇洒的过下半生了。

几个小伙不断说着话,也问及王铁勤这几年的事。

随着马车不断走远,王铁勤真的放松下来,依靠在厢璧上,笑眯眯的道:“劫富济贫。”

其中一个小伙,顿时来了精神,道:“三哥,是真的吗?是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