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3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好,剩下的,就是需要宗泽等人逐步推进,纵然还有很多事情放心不下,可林希实在不能继续在洪州府待着了。

说完这些,林希看向沈括,道:“恩科在即,沈祭酒也得早日回京。”

恩科,定的时间是二月中,哪怕推迟,也已经很紧迫了。

沈括躬身,道:“是。下官明白。”

实际上,礼部以及李清臣都已经给他来信,要他早日回京。

这一次的科举,是赵煦亲政的‘恩科’,李清臣与沈括是大小主考。

林希又看向刑恕与黄履,道:“京里事情多起来了,三司责任重大,尽早回京吧。”

大理寺卿刚刚任命,赵佖虽然是个盲人,但毕竟已是宗室亲王,刑恕这个常务少卿,还得抓紧回去。

御史台就是更是了,御史台作为弹压朝野最重要的一把利器,章惇时时刻刻需要。

黄履皱眉,他有些不甘心,这里刚刚铺开,还没给他施展的时间。

“是。”他情知京城事情更大,不能拖延,只能应着。

“是。”刑恕倒是轻松一些,大理寺虽然被诟病诸多,相对来说,还在朝廷之外,压力没那么大。

林希环顾一圈,还是看向宗泽,道:“你在军队居多,不熟悉政务,诸事又果断也有犹豫。临走之前,给你一个忠告。”

宗泽神情一肃,躬身道:“请林相公指教。”

林希坐直了一些,道:“当初安石相公,顾左右,及上下,事事求全,最终,大事不酬,身败名裂。行大事者,披荆斩棘,不言生前身后。”

宗泽神情凛然,躬身抬手道:“宗泽受教!”

林希站起来,道:“我还要去成都府路一趟,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成都府路,边境就是吐蕃各部,危险丛丛,目前是交给吕惠卿在管理。

朝廷一直在催促吕惠卿择机出兵,教训吐蕃,破灭他们所谓的‘三国伐宋’图谋。

但吕惠卿一直按兵不动,朝野对他的弹劾没有少过。

众人站起来,以示对林希的尊敬。

林希摆了摆手,道:“虚礼就省了。”

林希为人不算刻板,但对于一些事情,着实又不喜欢。比如吃食,他喜素不喜荤,待人接物,尽可能求简,厌烦繁文缛节,迎来送往。

周文台在一旁看着,一直犹豫着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旋涡

林希等人很快离开洪州府,离开江南西路,各有奔赴。

宗泽统领的巡抚衙门,还在进行深入的权力架构,推进各个衙门的既定任务。

各府县新任主官上任,正在忙着梳理政务,掌握实权,暂还没有精力或者实力做更多的事情。

一时间,江南西路在沸沸扬扬之下,还有一种诡异的平静。

在这种奇怪的平静中,南昌县的南大理寺有了临时衙门,调集的人手也就位,要断的第一个案子,就是‘楚家一案’。

南大理寺发出邸报,从巡抚衙门到各府州县,没有遗漏,要‘公开审断,力求公正,不枉不纵’。

而案子,也由刑部指令洪州府巡检司负责侦讯、告诉,是以纷纷扰扰中,一众目光,又集中到了南昌县,要看看这个案子到底会怎么审断。

刑恕虽然着急回去,可他知道,必须断了这个案子才能走。

是以,亲自坐镇,审查从南皇城司、巡检司等各处转移来的卷宗。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楚家以及洪州府大家族,几乎没有他们没做过的事情——谋害官差,勾结匪盗,杀害异己,其他的强取豪夺,草菅人命是不胜枚举。

这些当地士绅,俨然是土皇帝,当真是无恶不作!

薛之名拿着一叠卷宗走进来,与刑恕阴沉着脸道:“我看这楚家,夷灭三族都是轻的!”

刑恕同样愤怒,却摇头道:“夷灭三族,这是朝廷提议,官家御准才能定的事情,我们大理寺,最多判处个斩立决。”

修改后的新版‘大宋律’,废除了诸多残酷刑罚。

薛之名阴沉着脸,道:“那就是斩立决,我看看,不能判一百个,判三十个是绝对没问题!”

刑恕闻言,依旧沉着脸,却没接话。

大宋以‘宽仁’治国,不杀士大夫,对士人更是宽宥到了极点,不到不得已,不动刀兵。是以,地方上的士绅,那也是有大事,大事化小,小事等于无,肆意妄为到了极致。

话又说回来,一口气判处三十个人死刑,这种事,别说大宋了,历朝历代也不多见,尤其是影响太过恶劣。

至少,会进一步恶化朝廷的风评,‘新党’的处境将越加艰难。

薛之名怒恨之下,也有清醒,见刑恕不言,便也明白,道:“那,咱们先判,上报郡王,再做定夺?”

赵佖以郡王之身,兼任宗人府、大理寺两个衙门主官。

说是给赵佖定夺,实则上,还是给赵煦,给朝廷来决定的。

刑恕轻轻点点头,道:“一时半会儿也判不下来,我先去信,探探风向。”

大理寺虽然定位为‘朝廷之外’,可又哪里真的能脱开朝廷,独立判案,尤其是在这种风高浪急的时候。

“也只能这样了。”

薛之名虽然不甘,也知道情形,忽又道:“昨日那个李彦要宴请我,我回绝了,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刑恕冷哼一声,道:“没什么打紧,凡事有我。”

刑恕是老刑官了,李彦在这些卷宗里玩的猫腻,哪里逃得过他的眼睛。或许是这李彦也担心这些,想要做点什么了。

薛之名上前一点,低声道:“我倒是不担心他报复我,而是这李彦在江南西路横行霸道,连巡抚衙门都止不住,他不会在我们的案子上横插一手吧?”

刑恕收拾好身前的案卷,道:“不用担心了。之前林相公与我们聊过。在江南西路,林相公教训了李彦,让他颜面扫地。在京城,官家将他的那个干爹放出了宫。”

薛之名瞬间明白了,笑着道:“官家圣明。他要是再敢胡闹,宗巡抚等人怕是不会手软了。”

在江南西路,能制李彦的人很多,之前只不过是有所顾忌,现在李彦靠山都没了,李彦要么老老实实,要么就等着新账旧账一起清算。

刑恕站起来,道:“该扫的障碍基本清理干净,下面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了结这个案子就要回京述职,剩下的,就交给你了。”

薛之名将留下来,主持南大理寺。

薛之名早就知道,并不意外,与刑恕一同往外走,道:“除了南大理寺,其他各路也要设吧?”

刑恕点头,道:“按照计划,各府县,都应该设,权力不同,主要是分解各府县衙门的压力,不过,还得配合朝廷的改革,路府县的合并,还没有开始。”

朝廷要合并诸路早就不是秘密,尤其是近来的‘十三路御史’、‘十三路总督府’等‘十三’频繁出没,更让人确定。

薛之名随着刑恕走出,来到案卷房,两人径直走进去,看着了凌乱,堆积如小山的案卷,刑恕道:“人手我在不断调配,二月底之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