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8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手下或者逼走手下,这都不是什么好声音,不说自身威仪之类,章惇要是借机整顿工部,苏轼一点辙都没有!

苏轼倒是心思通透,沉声道:“说吧,章子厚想要干什么?”

陈浖抬着手,依旧保持恭谨,道:“非是大相公,是下官等人不同意尚书的独断专行。下官是工部侍郎,理当有说话的资格,请尚书仔细斟酌。”

苏轼脸色是相当难看,上面章惇等人压着他,下面陈浖还给他掣肘!

“我要是不答应呢?”苏轼有他的倔强,不然也不会被流放那么多年。

陈浖道:“下官会上书请辞,蔡相公会暂停你的官职,闭府反省。”

苏轼冷哼一声,道:“蓄谋已久了吧?”

陈浖道:“请尚书做决定。”

苏轼神色变幻,心头怒恨。

他十分清楚,这是章惇逼他就范的手段,一如既往,那么直接,暴力,毫不遮掩。

章惇摆出了两条路:要么答应,要么走人。

‘新党’对他的耐心已经耗尽,或者说,除了他之外的‘旧党’大佬都听话了。

苏轼心头愤怒难平,咬牙恨声道:“我要去见官家!”

陈浖没有拦他,道:“尚书,官家将你招回来,扛着巨大压力,之前,官家更是亲自找你说话。而今,你再进宫,你是在为难官家。尚书,容下官说句不客气的话,官家的忍耐是有限的,纵然您曾经是帝师。”

苏轼脸角阴晴不定。

自从他入京,就深刻明白朝局比以往时候更加险恶,只是没想到,会险恶到这种程度。

‘新党’大权独揽,朝廷里听不到别的声音,只要是反对,无不被打压,驱逐。

这与神宗年间的情况,大不相同,恶劣无比!

苏轼的表情不足以反应他的内心,双眼罕见狰狞的盯着陈浖,声音低沉似吼的道:“你们沆瀣一气,到底想干什么?”

陈浖保持不动,依旧平静,道:“如果下官是尚书,今天会好好休息,明日准时上朝。”

“你们就不怕我在朝堂上说话吗?”苏轼神情有些凶狠。

陈浖诚恳的道:“那您不是在与大相公为难,是在冲撞官家,将官家置于窘境。说实话,尚书,官家对您是仁至义尽,能做的,官家都做了。”

苏轼狠狠咬牙,一肚子怨恨说不出口。

赵煦确实对他仁至义尽,能为他做,为他抗的压力,都做到了。

苏轼要是在明日朝堂上怒喷‘新党’,最为尴尬的,不是章惇等人,会是当今官家,赵煦!

陈浖说完,再次行礼,便离开了后衙。

苏轼坐在椅子上,脸上依旧是愤怒,心头却渐渐泄气。

‘新党’太强大了。

他们不同于以往,以往的‘新党’是秉持共同的理念,不党而党。而现在,他们是朋党,经历了高太后与司马光等人的废除‘新法’与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流放后,章惇,蔡卞,李清臣为代表的‘新党’魁首与高层,带着满腔怨愤,对‘旧党’进行了前所未有清算与报复。

现在的‘新党’,强大,团结,极具攻击性,朝野莫克抗衡。

他该怎么选择?

苏轼坐在椅子上,表情颓丧。

他此刻越发后悔,当初如果没有回来,在西湖泛舟,是不是就不用再见到这些了?

“这一次,又会是去哪里?”

不知道过了多久,苏轼轻叹一声,缓缓站起来。

他心里明白,赵煦不会杀他,但流放不会少,詹州他都去过了,大宋还有更远的地方吗?

“苏尚书要去哪里?”

就在这时,门口出现一个高大的人影,笑呵呵的看着苏轼。

苏轼看着来人一怔,继而认了出来,皱眉道:“你是宫里来的?”

来人,童贯。

童贯四十多,身形高大,脸角白净,放到宫外,绝对是一种正直大臣形象。

童贯微微躬身,道:“小人童贯见过苏先生。刚才苏先生说是要去哪里?”

苏轼眉头拧的越紧,道:“是官家派你来的?”

童贯继续保持着虚假的微笑,道:“不是官家,是皇后娘娘。”

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心

皇后娘娘?

苏轼怔神,皇后娘娘?

他一时间完全想不明白,皇后娘娘怎么掺和到这些事情里了?

童贯不管苏轼想什么,脸上是僵硬的假笑,道:“娘娘希望苏尚书能够留下来。”

苏轼面色是真正的僵硬,道:“娘娘是什么意思?”

孟皇后的位置,是极其特别的。她是高太后所立,出身‘旧党’,而今又剩下皇长子,位置既高贵又危险。

‘新党’对孟皇后的攻击从来没有真正停止过,‘新党’既担心孟皇后走高太后的路,也担心她生下的皇长子未来继承皇位。

现在孟皇后让苏轼留下,是什么目的?

苏轼心里千思百转,却又连忙收回心思,不敢深入去想!

童贯见苏轼神色变幻不说话,道:“苏尚书,小人还等着您的话,好回去复命呢。”

“真的是皇后娘娘?”苏轼心里有狐疑,他揣度多半是赵煦。

因为赵煦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再想挽留他,只能通过这样迂回的方式。

“是娘娘。”童贯保持着假笑。

童贯这么说,苏轼却是了然了。

心头一叹,官家已经做到这样的程度了,他还能怎么办?

苏轼默默一阵,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告诉娘娘,我明日会准时上朝,不会有人胡言乱语,打乱朝廷的规划。”

“小人记下了,会原话转达。”童贯说道。

说完,童贯就走了。

苏轼目送他离开,心头有些舒缓的坐了回去。

他是从神宗朝过来的,纵然几经波折,还差点被神宗皇帝给严惩,但他对神宗皇帝始终报以敬意。

因为神宗皇帝克己奉公,是一个对自身,对朝臣的品格有着高要求的人。

明事理,知进退。

他几乎不使用所谓的帝王心术,重事也重人品,与当今这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官家完全不同。

当今这位,说他有心胸,他亲政以来,杀伐果断,屠戮朝臣如宰羊杀鸡,更是破了不知道多少祖制。说他没有心胸,他给予众多反对者前所未有的包容与耐心,并没有动杀心,也没有以往的那种看似光明,实则欺辱诛心的惩治。

现在,当今这位官家,就给了苏轼无比的包容心。

连孟皇后这样的借口都搬出来了,就是为了挽留苏轼。

苏轼还能怎么继续坚持?

攻城,不如攻心!

苏轼心头舒缓,他却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种舒缓,只是坐在那里,神情默默。

陈浖出了工部,就直接进宫。

他到了青瓦房,抬手与蔡卞,请罪道:“下官无能,未能说服苏尚书。苏尚书去意已决,怕是任何人都劝说不了。”

蔡卞没有任何恼怒,或者凝重的表情,微微一笑,道:“坐吧。”

陈浖一怔,要再说话,章惇打断他,道:“让你坐就坐。”

见着一脸严厉色的章惇,陈浖不敢多言,就依言在不远处的椅子上坐下,目光看向蔡卞。

蔡卞依旧笑着道:“不要着急,等等。”

陈浖不明所以,只能按耐着,坐着静等。

只是不过一盏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