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在想着‘极端’二字,眼前仿佛看到了一幕幕血色,令他心底发寒。

马严语气重了一分,道:“我是问你,你打算怎么办?”

韩宗道哼了一声,道:“怎么办?你说怎么办?我们要是不答应宰辅,事后必然清算我们。如果我们答应,即便今日官家输了,日后亲政,还能饶的了我们?”

马严心里也是纠结,这些相公们就不想想,他们年纪是大了,只要清名不顾生死,可还有不想陪着的啊!

两人同时拿起茶杯,沉默了好一阵子。

茶杯落下,又不约而同的对视,张嘴欲言又止。

最终,还是马严先说,道:“我们硬着头皮不说话?”

韩宗道眉头就好像没松开过,叹口气,道:“只怕是不行。算了,想那么多也没用,明天到了朝上,见招拆招吧,希望他们不要太过。”

马严嘴角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什么,却没说出口。

……

梁府。

户部尚书梁焘不在进宫的行列中,自然也不是吕大防等人的亲信,更不算朝廷重臣了。

他此刻坐在府里,一个劲的喝酒,满脸的愁容。

这时,一个年轻人走过来,看着梁焘这个模样,担心的道:“二叔,还没有办法?”

梁焘抬头看了他一眼,道:“宰辅说查,苏少执说查,枢密院,计省都说查,可一点动静都没有。环庆路那边的催饷公文却是一道接着一道,并且夏国那边蠢蠢欲动……”

年轻人在梁焘对面坐下,道:“计省那边还不肯补发钱粮吗?”

梁焘冷哼了一声,道:“苏少执说,不查清楚,怎么能发,万一再‘消失’怎么办?国库没那么多钱粮。”

年轻人有些急了,道:“那环庆路那边怎么办?要是夏人突然打来,环庆路没有粮草,后果不堪设想啊!”

第六十一章 从未有过的事

梁焘根本回答不了年轻人的问题,在体制上,户部就特别,与其他五部不同,是隶属于计省的。户部就是一个空架子,实权都在计省,三司使手里,他这个户部尚书没有一点实权!

朝廷是没有秘密的,尤其是在各方都紧张关注的时候。

政事堂动作连连,三衙也调兵遣将,皇宫弥漫着肃杀之气,谁人能不心惊!

裁造院,蔡攸自从代表赵煦给吕大防送过人参后,引来了不少注意。

纵然在高层眼里,赵煦只是个傀儡皇帝,但在其他人眼中,赵煦是皇帝,是至高无上,不可触摸的存在。

因此,蔡攸近来着实有些风光,在裁造院地位飞升,所过之处也是被簇拥在中央的人。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蔡攸自然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他急匆匆的下班,赶着往府里跑。

他虽然年轻,可长在蔡家这样官宦世家,尤其是父亲,叔伯都曾位高权重,见识着实不浅。加上一门心思想要‘重振门楣’,此刻是心里翻涌挣扎。

刚刚回到府里,他径直去向西院,找到了一个正在院中凉亭看书的中年人。

蔡攸未及跟前,连忙停住脚步,深吸一口气,整理仪容,上前抬手道:“先生。”

中年人神色俊朗,浑身上下都是自信之色,闻言放下书,抬头看了看天色,笑着道:“衙内今天回来有些早。”

蔡攸十五六岁,却相当成熟,一脸认真的道:“出事了。官家本来想提拔父亲为发策使,三司使苏相公坚决反对,并且要开朝议决定,官家被迫答应了。”

中年人本来笑着,听着渐渐若有所思,须臾道:“朝议啊……苏相公这是将官家逼的退无可退了。”

蔡攸担忧,道:“是。我父亲是官家亲自点名要的,也是这件事的由头,若是开朝议,官家没有成功的可能。”

中年人犹自思忖着,道:“这样的话,官家处境堪忧,蔡家也要遭逢大难。”

蔡攸神情凝重,这也是匆匆跑回来的原因。

蔡家已经被绑在了官家身上,一损俱损,官家不得好,他们蔡家会第一个倒霉!

“先生,可有什么办法?”蔡攸看着中年人问道。

中年人还在沉思,蔡攸问过一句,并没有追问,肃静的等着。

仿佛过了半炷香时间,中年人抬起头,道:“想要帮官家渡过这一劫,就必须让群臣松口。这件事的核心不在于你家大人,而在于官家不断对三相的打击,引起了相公们的警觉。想要解决,要么官家有足够的力道,堵住朝臣的嘴,要么就是太皇太后站到官家一边。”

蔡攸摇头,道:“太皇太后也是旧党,不会相帮官家的,怕是还会一起打压官家。先生不要忘记,太皇太后当初是逼迫神宗,促使半山先生被罢相的。”

半山,王安石号半山,世人多称其为‘半山先生’。

中年人又思索了一阵,看着蔡攸,道:“衙门,是想要赌一赌?”

蔡攸一怔,道:“先生指的是?”

中年人笑着道:“我素知衙内有大志,苦无机会,如今官家遇难,衙内若是能帮官家渡过此难,必然是第一等功臣,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蔡攸先喜后惊,绷着脸,谨慎的道:“官家若不成,我便再无出头之日?”

中年人笑着点头。

蔡攸看着中年人,神色凝重,继而变幻不断。

他没有他父亲,他二叔的才华,已经绝了仕途之望,想要有所作为,只能另辟蹊径。得到官家的赏识,无疑是最好的一条路,但这条路却也风险巨大,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飞黄腾达,富贵不可想象;赌输了,就是输了这一辈子!

中年人静静的看着蔡攸,没有催促也没有解释什么。

蔡攸脸色变幻,内心挣扎了不知道多久,忽然狠狠咬牙,脸角抽搐再三,沉声道:“先生,我愿赌一次,还请赐教!”

中年人微笑点头,道:“衙内确实不负众望。”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纸袋,递给蔡攸道:“衙内好好看看,送给官家,作为投名状。”

蔡攸接过来,抽出里面的纸,只是匆匆一扫就惊呼出声,道:“他们怎么敢!”

中年人也是肃色,道:“这可能还是冰山一角。”

蔡攸自认为胆大,但这些纸上的内容才叫大胆!即便身在蔡家,他也不曾想过这样可怕的事情!

蔡攸仔细看完,犹自震惊不已,道:“这是给环庆路的军饷,他们也敢这般私吞?”

中年人摇了摇头,道:“这不是第一次,里面的道道怕是更多。计省,枢密院那边肯定也是知情的。”

蔡攸陡然醒悟,道:“先生的意思,官家有了这个,就能辖制三司使苏相公?逼迫他松口?”

中年人稍稍迟疑,摇头道:“这个东西到官家手里,肯定有大用。但怎么用有讲究,真要是直接甩出来,朝廷颜面难看,官家也不讨好。”

“这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之举,官家应该不会这么做。”

蔡攸接话,心里已经在为赵煦想办法了。

中年人看着蔡攸认真的表情,提醒道:“衙内,不要想太多。该藏拙的时候一定要藏拙。我观这位官家,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