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9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努力过。”

宗大娘子怔怔出神,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遍布京城,绵延多年的对‘新法’的抨击,大宋上上下下,绝大部分人是反对‘新法’的,‘新法’的弊端被无线放大,妇孺皆知。

江南西路的改革,是极其猛烈,前所未有的,其中对‘土地’的变革是根本性的,土地是根本,对土地动手,由此可见会造成多么可怕的震动!

‘开封城试点’是一个模板,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要干什么。

自然,反抗就更加激烈。

宗大娘子知道很多传言,有些她能够明明白白的知道,就是真的,朝廷在‘摧毁祖制,劫掠民财’,在‘打压异己,称霸朝堂’,在‘肆意杀戮,无法无天’。

这些有太多的实例,宗大娘子心里十分清楚。

但看着宗泽,听着他的话,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宗泽拉起她的双手,轻声叹道:“我于朝野,无私怨,只有大政。你我是夫妻,无论如何,夫妻情义应当在,还请娘子能够能够继续执掌中匮。”

宗大娘子本来去意已决,听着宗泽一番长论,秀丽的脸上有挣扎之色。

宗泽紧握她双手,道:“还请娘子给我一些时间。”

宗大娘子直视着宗泽双眼,见他诚恳,干净,又想着这些日子的夫妻,犹豫中,慢慢点了点头。

宗泽心里长松口气,他这大娘子要是走了,他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青瓦房。

元祐八年的最后一天。

章惇,蔡卞,包括文彦博都忙的脚不沾地,越是这种时候,须要做的的事情越多。

青瓦房进进出出,在垂拱殿,政事堂以及宫门四处穿梭,各种公文,文书,邸报,诏书层出不穷,密密麻麻。

六部同样忙碌,六部尚书等是忙里偷闲的在政事堂,青瓦房出现,而后又急匆匆返回衙门。

一直到了晚上,蔡卞一脸疲惫,双眼有些红的停下笔,说道:“江南西路的各级官员的名单我拟定了, 你看看吧。”

章惇同样在写着什么,习惯了蔡卞递过来,下意识的伸手,却发现没有,再转过头去看,发现蔡卞已经坐在椅子上睡着了。

章惇慢慢站起来,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从蔡卞桌上拿起那道笔迹未干的公文。

章惇悄步坐回去,慢慢看着。

江南西路涉及的大大小小的官员过千,其中七成是从各地抽调,朝廷这边也调派了近两百人。

朝廷对江南西路到官场进行了大瘦身,以前的那些节度使,观察使以及官场上那些复杂的制衡,被削砍了大半。

这份公文看似是一份名单,实则是江南西路新的地方官场制度。

章惇,蔡卞以及朝廷六部等酝酿了太久,总算是出来了。

这份名单里,有很多争议人物。

不少人饱受争议,行事霸道,横行无忌,不知道被弹劾了多少次。

章惇与蔡卞等人坚持用这些人,也扛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眼下是压力,明年就是风险。

这些人肯定会出事,一出事,章惇就会说第一个被攻击的‘罪魁祸首’!

这时,裴寅悄步进来,见蔡卞睡着,他悄悄来到章惇桌前,低声道:“大相公,官家那边来人,说是晚上请相公去福宁殿喝酒。”

第五百二十三章 破解

近来,赵煦频繁的找政事堂、六部等各级高官谈话,章惇是最后一个。

章惇没有意外,仔细看完这份名单,递给裴寅,低声道:“给蔡相公拿件毯子。”

裴寅无声的应着。

章惇站起来,出了青瓦房,转向福宁殿。

福宁殿,在福宁宫内,福宁宫在不大的皇城内,也就是个小院子。

陈皮站在门口,上前迎了两步,抬手躬身道:“小人见过大相公。”

章惇面色严肃,淡淡道:“官家可有空?”

陈皮知道,外面这些读书人向来看不起他这样的阉人,章惇现在的态度,已经算是好的了。

陈皮在赵煦身边日久,见惯了大人物,悄然修炼出了脸皮,平静的道:“官家正在用膳,大相公请。”

陈皮话音未落,章惇已经抬脚走进去了。

偏殿内,只有赵煦在。

他在拨弄着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宋朝的菜肴,大部分是蒸煮,赵煦以前还不适应,现在却觉得挺不错。

章惇进来,正色看了看,认真的抬手,道:“臣章惇,参见陛下。”

赵煦对于他极其正式的动作、称呼仿若未绝,道:“卿家来了,坐。这是今年的最后一天,朕想来想去,还是与卿家一起过。”

宋人对过年其实没什么感觉,最重要的节日,是元宵。

“谢陛下。”

哪怕章惇不知道过年对赵煦来说很重要,依旧认认真真,礼数十足。

很显然,他也清楚,今天这场召见,不同以往。

今天,是元祐八年的最后一天。

严格来说,从今天开始,高太后的垂帘听政才算结束,眼前的陛下才是真正的亲政!

明年,才是开始!

他们变法人的再次的起点,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的伊始!

章惇面色严肃的在赵煦对面坐下,身姿笔挺,庄重,肃穆,远胜于在紫宸殿。

赵煦余光瞥了他一眼,继续拨弄,笑着说道:“蔡相公累的睡着了?”

章惇道:“是。蔡相公有一天一夜未眠,着实是累了。”

赵煦嗯了一声,道:“诸位卿家都辛苦了,越过今天,所有人放五天假,所有事情,开朝之后再说。”

一般来说,朝廷开朝,都要过了正月十五,年休是二十五天。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放假,还是须有人值班。

章惇倾身,道:“谢陛下。”

赵煦见章惇惜字如金,将身边闷了一肚子菜肴的罐子放到小火炉上,这才坐回去,道:“卿家放轻松一点,没有外人。对外面那些臣工,也要宽容一些,过于严厉,会适得其反。”

章惇对权力握的是越来越紧,不说吏部,礼部,刑部这些章惇的势力范围,对于户部,工部也在不断施压,将权力不断收向政事堂。

这是赵煦鼓励的行为。

章惇躬身,语气坚定,道:“陛下,我大宋官员,懒散敷衍成风,臣若是宽和了半点,怕是下面就要松三分。”

赵煦看着章惇,心里思索着怎么劝说着大相公。

站在他的角度,对于朝野诸多官员的优缺点可以说看的很清楚。

章惇的缺点就在于,过于刚直,直来直往,并不是说他没有手腕,而是手腕也过于简单粗暴,缺少转圜。同时,章惇在包容心上,与王安石等迥异。

‘旧党’在朝廷以及中高层,其实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但章惇对‘旧党’的打压,排斥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激进,有种‘非我既异’的决然。

王存,文彦博,苏轼,若不是赵煦一力抬举,没可能在朝廷立足。

即便如此,‘旧党’在朝廷依旧形如孤舟,随时可能倾覆,在权力方面,更是牢牢的被固死。

这种行为,哪怕是历朝历代的奸臣、权臣都没有这般不假遮掩,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