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李夏打的差点灭国,引起了他们的不安。这种联盟,其实脆弱不堪。首先,李夏就是突破口。命郭成派兵出灵州发,进发兴庆府,李夏就只能困守不出。成都府路,只要摆出大军,佯攻而上,李夏的教训在前,吐蕃就不敢乱动。那么就剩下辽国了,陷入内乱,辽国有多大的决心与我大宋开战还是未知,瓦解了这个联盟,辽国,臣有七成把握,不战自退!”
赵煦看着章惇,点头笑道:“朕,深以为然。”
‘浅攻扰耕’的战术,对西夏有奇效,世人都说是章楶的功劳,实则上赵煦清楚,这个战术,出自章惇!
章楶也信得过这位族兄,仔细思忖一阵,道:“折可适的能力,臣是信得过,加上种建中的骑兵佐之,即便不能大胜,也不会大败。三国联盟看似气势汹汹,实则虚的很,臣认为,我朝计划不应该大变,稍作改变以策应即可。”
这样的话,自然再好不过。
赵煦向来谨慎,道:“一,对于辽国内部,要加紧渗透,对于各路叛军,要加以指导,支援,李夏的军队,不能出兴庆府。二,北方各路,进入二等战备,各处情报线加强对辽国的监控。三,水师,要加紧筹建,威海的优先,这件事,挂在枢密院与兵部一等事项。四,‘军改’要继续推进,江南西路,该了结了。”
“臣领旨。”
章惇,章楶一同起身,抬手领旨。
赵煦微微点头,道:“坐吧。辽国那边,萧天成人头送回去,就能判断辽国接下来的举动,咱们且观望着。江南西路,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二章坐下,对视一眼。
章楶道:“宗泽那边没有问题,虎畏军已经准备妥当。”
章惇道:“江南西路的各级官吏,政事堂与吏部已经遴选差不多,各府县以及重要位置全部换人,宗泽兼任巡抚,总督,经略,总管,大权集于一身,力争一年解决江南西路的种种弊端,绍圣二年,全面推行‘绍圣新政’。”
赵煦定睛看着章惇,道:“下定决心了?”
章惇神色严肃,道:“是!江南西路,凡是抗拒‘绍圣新政’,不论品级,不论出身,不论士农工商,连坐,全数流放琼州!”
章楶还不知道这件事,听着章惇平淡无奇话语中的杀气腾腾,饶是他也面容惊变!
真要是这样,江南西路得流放多少?
这是‘恶政’,不知道要掀起多大风波,怕是大宋朝廷都要被掀翻!
这是赵煦与章惇商定的,章惇此前在犹豫,赵煦见他决定了,便道:“要做,就要坚定,彻底。江南西路,在江南腹地,这一处做好了,就是砍倒的大树,其他各路都不是问题!”
章惇也是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只要做了决定,他自然会走到底。
他看着赵煦,道:“官家,臣担心,宗泽扛不起这个大任。”
宗泽虽然三十多岁了,但去年才中第,入仕时间,满打满算才两年,这样一个嫩头青,能像他们期许的那样做成事情吗?
宗泽敢吗?
赵煦自然也有考虑,道:“皇城司,也该用一用了。朕给皇城司提到三品,不是好看的。朕决定,在江南西路设南皇城司,配缇骑,先配一千人,八百从当地选拔!”
第五百一十七章 共识
章楶将赵煦与章惇的话尽收耳内,眼神里有凝重之色。
一个官家,一个大相公,足以将大宋变革的天翻地覆!
章楶冷眼旁观,将朝局的变化深深看在眼里。尤其是‘绍圣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区别,洞若观火!
相比于‘绍圣新政’,‘王安石变法’简直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而今的‘绍圣新政’,是一种另起炉灶,在摧毁大宋祖制前提下,在推行‘绍圣新政’。
‘绍圣新政’根本‘王安石变法’的继承与发展,所谓的‘子继父’不过是大道理,而今的‘绍圣新政’,是眼前的年轻官家,一手建立,促成,与‘王安石变法’迥异!
同样的,章楶看得越发明白,章惇与年轻官家的‘矛盾’在累积,在上升,只是两人都在克制,知而不破。
章楶余光注视着章惇,心头忧心朝政,也为章惇不安。
这样强度的变法,古今往来未见,后果殊为难料。
章惇仿若未觉,道:“臣明白。除此之外,以巡抚衙门为首,设二参政,四参议,再设六房,上承六部,下辖诸府州县,府州县仿此制,收拢各项权力,确保政令统一,畅通,高效。御史台作为监察机构,监察江南西路所有官吏,由朝廷直接同辖管。朝廷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江南西路进行全方位的管控,确保‘绍圣新政’依照朝廷的计划进行,不偏不倚……”
赵煦不时点头。
他只能做大方向的管控,具体政务,细节,还得这些相公,具体的官员去负责。
章惇显然考虑的很清楚,也仔细。从江南西路的制度构建,官员搭配,政策以及为‘绍圣新政’预留的操作空间,都十分到位。
在这方面,赵煦是真的远不如章惇。
赵煦一直听着,没有说什么,哪怕他发现了一些瑕疵,问题,也并没有指出来,仿佛没有听出来。
章楶默默旁观,暗暗的将赵煦与先帝,神宗皇帝走比较。
神宗皇帝,是一个极其自律又有想法的人,他会与朝臣争执,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不是皇帝,是他们的同僚,在就政策的细节与他们争论不休。
而眼前这位,是一个控制欲极强,完全掌握大权,又舍得放权的官家。他不会与朝臣争论,很多事情比神宗皇帝还懂得隐忍,明白什么是帝王心术。
章惇说了很久,等同于将‘江南西路’进行了汇报与处置。
到了最后,他不见赵煦说话,才道:“官家,王相公现还在江南西路。”
王存是赵煦派去江南西路,处理江南西路抵抗新法以及贺轶之死的。但他去了之后,上书回来,说是该处理的已经处理了,至于贺轶之死,查不清楚,建议以疲劳过度累死结案。
这道奏本,让赵煦与章惇都很不满意,直接打了回去。
算算时间,王存的第二道奏本,应该快到京才对,各方面却没有一点消息。
到底是右相,没有赵煦点头,章惇不能处置。
赵煦顺手拿起茶杯,拨弄着茶水,心里慢慢思索。
他让王存入政事堂,并非没有平衡朝局与权力的意图,但王存的资历与能力差章惇太远,完全被压着揍,起不到赵煦想要的作用。
这也是赵煦下定决心,起复文彦博的原因之一。
想到王存去江南西路的路上还不顺道的去了躺苏杭,赵煦暗自摇头:‘王存啊,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赵煦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朕是这样想的,为了扩大‘绍圣新政’的共识,设立一个朝廷之外的‘咨政院’,挑选德高望重的人入院,政事堂以及朝廷推出的政务,应该得到咨政院大多数赞同,否则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