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5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本没有看到,教育,不止在学院内,也在外。”

“另外,对于女子读书,也要放宽,鼓励女子读书断字,明辨是非。”

“还有,明年的恩科,放在太学,由国子监与礼部共同署理,御史台、刑部监察。一定要公平公正,录取的进士名额要限制,暂定三百一十六人。”

“对于录取的进士,朕与大相公等人说过,先在太学学习一年,而后派到地方,以县佐为锻炼,能者上,庸者下,我大宋朝廷不养闲人。”

“对于新晋进士,各项待遇不能像以往,要有能力也要有品行,不能一中第就立刻飞黄腾达,满京城的人找他们联姻,乡里半数地落到他们名下以躲税,外加各种赏赐,恩典,就富可敌国了……”

沈括手里拿着板笏,认真的记着赵煦话里的重点。

赵煦说了很多,感觉口干舌燥了才停下来,喝口茶。

“呜哇~”

怀里的小家伙小嘴开合,乌黑的大眼睛注视着赵煦,或者说赵煦的嘴。

赵煦笑着颠簸了两下,又看向沈括,道:“关于‘新法’以及明年的‘绍圣新政’,你们国子监、太学以及各府州县的学政那些,是怎么看的?”

沈括神色微紧,举起板笏,沉声道:“官家,太学以及下属各学院,书院,私塾等,都在加紧整顿,对于不尊朝廷法度,肆意诋毁,教学态度不端,入学目的不纯者,已经革去了八成之多,下一步,国子监将会进一步整肃,确保教化之纯净,朝廷法度之森严。”

赵煦笑着点头,将怀里的小家伙抱起来,望着外面,道:“这些啊,你们看着办,朕手不伸那么长。倒是有些心里话,想与卿家说说。”

“臣恭听圣训。”沈括躬身。

赵煦神情向往,面带笑意,道:“随着改革的推进,诸多弊政被消除,朝廷的国库会在减少中慢慢恢复,日后会大幅度提升,那时,朝廷国库充盈了,朕想着,在教化上,再下些苦功。第一步,就是我大宋所有的孩童,必须,强制性的接收三年到五年的教育,钱粮由朝廷出,力争三十年,我大宋人人有书读,无人不识字,到那时,是何等的光景?只是一部分人读书,极少部分人才华横溢,那不是文道昌盛,盛世,应当是全民的……”

沈括神情震动,有些吃惊的看向赵煦。

赵煦说的可不是什么畅想,这位官家,心里有这样的宏大报复!

人人有书读,无人不识字!

这样的盛世,旷古未有!

沈括不由得激动了,纵然他可能看不到这样的盛世,但他愿意为之努力!

他双膝跪地,直着腰,举着板笏,朗声道:“臣,沈括,愿为官家前驱,奋力向前,实现官家之大愿,我大宋之盛世!”

“咯咯,咯咯……”

赵煦怀里的权哥,忽然间跟着笑起来,小手挥舞着,粉嫩可爱。

赵煦低头看去,道:“权哥,你是不是也想看看这样的盛世?朕要是做不到,你可得继续努力……”

沈括跪站着,心神激荡,脑海里全都是刚才赵煦的话。

赵煦逗弄了下小家伙,就看向沈括,笑着道:“卿家起来。这些话啊,不要传出去,朕怕被人说成是大话官家,或者是疯子皇帝。”

沈括站起来,神情严肃,道:“官家放心,臣以残躯,不惜一切,为教化拼力,为圣愿尽忠!”

赵煦瞥了眼陈皮,道:“圣人那边,鱼做好了吗?”

陈皮侧身,道:“做好了,娘娘送了一份去给太妃娘娘。”

赵煦嗯了声,抱着权哥起身,道:“沈卿家跟朕一起来,朕今天钓了条鱼,一起吃。对了,陈皮,你去请大相公,就去福宁殿。”

“是。”陈皮应着,快不出去。一般人可不能去请章惇。

沈括怔了怔神,连忙道:“谢官家。”

赵煦抱着权哥,走到他跟前,道:“待会儿卿家说一说,也听一听。朝廷大政到了现在,应该定下来,士子是朝廷最宝贵的财富,要认真对待。”

“是。”沈括道。他知道,官家与大相公的对话,他能旁听,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大机缘!

不多久,赵煦就回到了福宁殿。

孟皇后一身白色大袄,正在屋檐下摆弄着饭菜。

她没让宫内帮忙,都是她在弄。

赵煦抱着权哥,径直在主位上坐下,看着有些发愣的沈括,笑着道:“沈卿家坐。朕与圣人,能亲手做的就亲手做,人太舒服了不好。”

沈括急急回神,道:“谢官家。”

他偷偷瞥向孟皇后,见孟皇后手上有些伤痕,也有些老茧,确实不像做给他看的。

这么一来,他心神越发凛然,看向赵煦的目光,都是崇敬之色。

第五百章 恩怨情仇

不多久,章惇就来了。

他已经很习惯与赵煦以及孟皇后在这样的场合吃饭,叙话,行礼之后,就坐在赵煦对面。

鱼锅是炭锅,鱼汤翻腾,香气四溢。

赵煦拿起勺子,自顾的盛一碗,道:“我先照顾下权哥,二位卿家都自便,无需客气。”

赵煦盛的不多,有小心试了试,确定没刺什么的,这才小心的喂到权哥嘴边。

小家伙双手抓着赵煦的衣襟,小嘴吧唧吧唧,每喝完一勺子,就大眼睛紧盯着赵煦,双手用力。

赵煦笑着,不断的给他喂,道:“咱权哥像我,喜欢吃鱼,喝鱼汤。慢点喝,等你长大了,父皇带你去钓鱼,你母后给咱们做,啊,想想,这画面还真不错……”

孟皇后在一旁看着,轻轻微笑。

沈括有些拘谨,倒是章惇自然的多,谢礼之后,就自顾拿起碗,盛了一点鱼汤与肉,不苟言笑的自顾吃起来。

沈括见着,连忙跟上,只是动作十分拘谨。

赵煦喂了几口,就将小家伙递给孟皇后,盛了肉与汤,一边吃,一边笑着道:“朕亲手钓的,圣人亲手做的,这种机会,日后未必还有的,多吃点。”

章惇没有什么反应,沈括连忙倾身,可不是,官家钓鱼一次不知道得等多久,还得皇后娘娘亲手做,天下人,有几个人能尝到?

赵煦吃了一点,就道:“各项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章惇闻言,放下碗,擦了擦嘴,直视着赵煦,道:“以大宋律为本的各项律法基本梳理完毕,过几日,臣打算召开政事堂会议,予以通过,明年颁布。以田亩,赋税,官吏为要点的各项大政,也已经相对成熟,具体政策只剩下一些细节还需要磨一磨。焦点问题是人事,支出,朝廷里还有一些分歧,臣正在努力弥合。”

赵煦对章惇的能力是信任的。

他其实一直在抓大方面,各种细碎,复杂的问题,以及各方面的反弹都在章惇在压着。

章惇从来没有向赵煦叫苦或者求援,在这般复杂的情况下,他还能压得住朝局,本身就是能力不一般。

赵煦端着碗,道:“官位,钱粮,向来是焦点,不奇怪。必要的时候,要有挥刀的魄力,干脆一点。”

大宋官场原本很膨胀,虚职太多,但实权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现在削减就更是了,朝廷内部争议实属正常。钱粮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