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是‘小娘’,在官宦人家,‘小娘’就是妾,可随手送人的那种,没有半点地位。
向太后是神宗皇帝的皇后,是神宗皇帝所有子女的嫡母,礼法上,赵煦要叫向太后母亲,与朱太妃是是随着下人叫‘小娘’的。
赵煦忽然正色,道:“母妃,这不是僭越,是礼法曲直。朕是大宋官家,生母却是太妃,这是不是说朕这个皇位不正?哪有皇帝的母亲是太妃的?”
说到这里,朱太妃呐呐不言。
她出身不是大户人家,读书不多,礼法上很多事情根本不懂。赵煦这一句话,令她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孟皇后坐在一旁,静静的没有说话。
实则上,很多儒教与礼法有冲突,这些冲突在不断的曲折下发展。
这就不得不赵煦的祖父,英宗皇帝发起的‘濮议之争’了。
仁宗皇帝无子,英宗皇帝是宗室身份继位,他在怎么称呼他生父的问题上,与曹太后,与朝臣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英宗坚决要称呼为‘皇考’,就是父皇的意思,但生父赵允让是濮王,是个宗室亲王,怎么能称呼为‘皇考’,这不乱套了吗?
但英宗皇帝十分坚持,若是他生父不是皇帝,他又怎么能是皇帝?所以,英宗皇帝要追尊濮王赵允让为皇帝,曹太后,朝臣们哪里能同意。
于是,英宗皇帝兢兢业业的扮演一个孝子,与曹太后,欧阳修等朝臣争执起来,寸步不让。
英宗皇帝手握着‘孝’,曹太后,欧阳修等人坚持‘礼’,三方剧烈冲突。
最终,熟悉的一幕出现了。
英宗皇帝答应不追尊濮王赵允让,欧阳修等朝臣同意英宗皇帝称呼濮王赵允让为‘皇考’,最大的障碍,曹太后宣布撤帘。
‘濮议之争’,以英宗皇帝亲政,掌握实权而告终。
赵煦可以清晰的看到,一旦他提出要尊朱太妃的皇太后,朝臣们必然会激烈反对,包括章惇、蔡卞等人。
因为这在冲击礼法的根本:嫡庶有别,尊卑有序。
嫡庶不分,尊卑乱套。
赵煦同样能够清晰的预判,他会如英宗皇帝一样,大获全胜。
在权力面前,礼法也好,儒教也好,终归是两个字:需要。
他们会随着权力的需要而扭曲。
赵煦清楚记得,清末,有东西两宫太后!
朱太妃虽然久居深宫,不懂这些礼法的弯弯绕绕,还是面露不安,紧张的声音发颤,道:“官家,我知道你的孝心。但……这件事切不可乱来,你最好与大臣们好好商议,这个皇太后我要不要都无所谓的,千万不要因为我给你添麻烦……”
虽然不懂礼法,但朱太妃很清楚,她不应该被尊为皇太后,她只是个妃子,从来没有那样的奢望。
赵煦见朱太妃神情不安,连忙安抚道:“母妃放心,我心里有数,现在事情太多,我一时顾及不过来,明年再说。”
朱太妃听到‘明年’二字,脸色快速放松,似乎没那么紧张了。她完全被‘明年’二字给糊弄了,离过年,可就一个月左右了。
孟皇后在一旁看得分明,见机插话,轻笑道:“母妃,这些都是政事,就由着官家与那些大臣去商议吧,权哥儿估计要醒了,我陪您去看看。”
朱太妃脸上一边,站起来道:“对对对,我把这个给忘了,来人,去热奶。那个我给你说,不是,官家,你要听进我的话。”
赵煦跟着站起来,道:“母妃放心,我都省的。”
朱太妃这才放松下来,心里记挂着孙子,脚步快了些,拉着赵煦与孟皇后说道:“我跟你们说,刚出生的孩子,最怕夏天与冬天,一定要仔细小心,我看还是放我这吧,权儿哥看着就是长寿相,我照顾放心些……”
第四百七十六章 反对浪潮
现在出生婴儿的死亡率高的离谱,这是赵煦第一个孩子,又是嫡长子,朱太妃十分的紧张。
赵煦见糊弄过去了,又坐下来,拿起了茶杯。
“母妃这边,你盯一下。”赵煦说道。其实,赵煦心里清楚,朱太妃没那么好糊弄,无非是因为他,强忍着不愿多说。
“是。”陈皮应着说道。
赵煦坐着,心里环顾着这次改革。
朱太妃这里已经有压力了,朝臣们的压力就更可想而知。
赵煦瞥了眼陈皮,淡淡的道:“让皇城司,擎天卫盯一盯。”
陈皮会意,不动声色的道:“是。”
赵煦喝了口茶,手指在桌上敲了敲,道:“文彦博,什么到京?”
陈皮道:“他走的有些慢,估计还要十天左右。”
赵煦双眼微微眯起,笑着道:“还真是会作秀。许将等人入相的消息,传出去了吗?”
陈皮见着赵煦的笑容,忽然头皮一紧,低着头,道:“大相公下了封口令,暂时没有传出去。”
赵煦起身,向外走,道:“那就传出去,文彦博来的晚,排名就只能靠后了。”
陈皮脖子发冷,没敢接话。
目前政事堂有三人,加许将等三人,就是六人,文彦博的资历,难道要排第七?
这怕是文彦博难以接受的!
文彦博,会不顾‘年迈体弱’加速赶路了吧?
晚上。
赵煦夜宿在仁明殿,与孟皇后说着话。
他们之间是赵权,小家伙有些不安分,动来动去,似乎要翻身了。
赵煦不敢瞎帮忙,偶尔还阻止他,挠她痒痒。
小家伙咯咯笑,小手挥舞着。
孟皇后侧卧在一旁,轻声道:“官家,有空还是去其他妹妹那吧,臣妾这里也不能侍奉官家。”
赵煦逗弄着小家伙,笑着随口道:“有人说闲话了?”
赵煦后宫也是历经风雨,只剩下了四个女人,除去刘美人外,其他院子赵煦几乎没去过。
孟皇后看着赵煦的侧脸,道:“臣妾也是为皇家子嗣着想。”
赵煦懒得管后宫这些事,继续逗弄着,微笑道:“嗯,朕知道了。你找个机会,将宗室的贵妃叫到宫里来,安抚一下,不必客气,分寸你自己拿捏。”
孟皇后知道,一向孝顺的官家,是生气外面那些人去为难朱太妃了。
孟皇后轻轻抿嘴,道:“是。”
“乖,给爹再笑一个。”赵煦继续逗弄着小权儿,没有再提。
实则上,宗室现在很凋零,没有什么说的上话人,被推来或者主动站出来的,都是些老妇人,朱太妃都是晚辈。
仁宗皇帝五子,英宗皇帝是宗室过继过来,英宗皇帝的三个儿子都已经过世,赵煦这一辈,赵煦最大,其余的,严格来说都还未成年,是些孩子,没资格站出来。
因此,赵煦面对的宗室,其实没有多大压力,最多就是‘宗法’‘礼法’上的麻烦。
这会儿的政事堂,依旧灯火通明。
只是有些安静,巡逻的禁卫尽可能的放低脚步声,文吏就是更是小心翼翼了。
今天,是章惇值班。
章惇坐在椅子上,桌上放的是‘路府县探究’,这是对地方体制的论述,由吏部上书。
政治体制不止于中央,地方同等重要。
章惇仔仔细细的看着,一动不动,面色严肃,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