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1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劾我与大相公的奏本,快堆满垂拱殿的偏房了……”

陈浖神色一肃,上前沉声道:“相公,有些人就是蛀虫,不能体谅朝廷,肆意诋毁朝臣,下官等一直反对,坚决支持朝廷削减冗官,冗兵!”

蔡卞笑容越多,慢慢踱着步子。

陈浖心头正激荡,跟在蔡卞身边,道:“朝廷里一些人,吃着俸禄还想砸锅,一天到晚无事生非,诋毁朝政,散播谣言,甚是可恨,下官请朝廷严肃整肃。”

“哦,这件事,你觉得谁比较合适?”蔡卞有些意外的回头看向他。

陈浖不假思索,道:“下官以为,苏尚书最为适合。”

蔡卞神情不动,慢慢转过头。

果然,没有省油的灯。

就在这时,王存找上了苏轼。

两人站在一处凉亭,王存打量着苏轼,热情寒暄道:“子詹,我们有些年没见了吧?”

子詹,苏轼的字,东坡是号。

苏轼看着这个老工部尚书,直言道:“王相公,下官想问,工部过手的钱粮,真的有那么多,如数播下,落到了实处?”

王存一怔,本还想拉拢一下感情的,想着工部的事,眼神有些警惕,意有所指的道:“子詹,朝局复杂莫测,这个你应该清楚。工部,并非我一个人说了算,那么多事情,不说多少人在插手,我就是想管,也未必能管的了。”

苏轼倒是不怀疑,想着‘新党’霸占朝堂,王存独木难支,怕是被排挤,打压的厉害,那么多钱粮,那么多事,王存确实未必能真的做主。

苏轼内心倒是很想做一番事业,便道:“相公觉得,下官该从何处着手?”

王存见苏轼好像全无心机,故作思忖一番,道:“黄河是我朝的大患,几次决堤,改道三次,全然无功,你若想有所建树,可以从这方面下手。”

苏轼自然知道黄河泛滥的事,神情若有所思。

王存神情晦涩一动,走进一步,低声道:“工部的事,有些复杂,你去了之后,不要动声色,慢慢来,有些什么事情,与陈浖商量着办,工部必须齐心协力,里面沙子已经够多,要是我们都被挤在空中,就真的是无根之萍了。”

苏轼沉色不语。

他越发觉得,朝廷这是一滩混社会,处处都是深渊。

几乎与此同时,礼部尚书李清臣,吏部尚书林希,刑部尚书来之邵,兵部尚书许将等等,都在找人谈话,平复各种非议,分歧,凝聚共识。

第四百五十四章 仁慈

在文臣由上而下梳理分歧的时候,武将也没闲着。

郭成,折可适两人为代表,对很多将领进行‘闲聊’,封赏不可能所有人都满意,还涉及明年的调派。

不大的外廷,十分的热闹,处处都是寒暄声,低头抬头都能见到人,熟悉的,陌生的,都要招呼几句。

最为悠闲的,应该是宫里的几个小家伙。

赵佖现在很忙,皇家票号的生意越来越大,越铺越广,还在跋山涉水的阶段,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纵然赵佖只是赵煦推出去的牌面,他还是尽心尽力,做着一切能做的事情。

尤其是明年改元,注定‘新法’会推行到更多地方,更为深入,需要大量的钱粮,作为钱粮重要中转地,皇家票号的作用凸显,自然更加忙碌。

朱浅珍在满开封城的四处奔走,哪怕有足够的公文、背景,还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地头蛇可不管你在京里有多高的身份,各种使绊子层出不穷。

朱浅珍不能依靠上面,他要跑动的关系,解决的麻烦,每一个都令他头疼不已。

赵佶还住在宫里,一天到晚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只是稍微懂了点规矩,没有以往那般肆意妄为。

赵似这会儿跟在种建中对面,仰着小脸,直直的看着他。

种建中神情木讷,不善言语,怔怔的看着赵似。

两人就这么对视,一句话都没有。

四周还有不少将领,他们或坐或站,好似在聊天,实则目光都看向赵似。

赵似,赵煦一母同胞的兄弟,除了刚刚出生的皇嫡子,这位是与赵煦最亲的了。

种建中没有说话,只是稍微躬身,以示敬意。

赵似才十岁,抬着头,双眼忽然慢慢变大,道:“祁唐侯,我也要做个将军。”

种建中眨了眨眼,似乎不明白,木讷的脸上多了一点茫然。

赵似说完,似乎坚定了想法,越发大声的道:“对,我不要封王,我要做将军,我这就去找官家!”

说着他就转身,向着庆寿殿跑去。

种建中还是疑惑不解,这十三殿下,瞪了他这么久,是为什么?

不远处的宗泽见着,有些黝黑的脸色泛起凝色。

当朝的改革无处不在,宗室也被剧烈变革。

就比如这些宗亲,‘绍圣宗规’里明确规定,‘非赵不王,郡王为最’。也就是说,除了老赵家外不封王,老赵家子孙最多封郡王,废除了最高的‘王’,本质上也就是废除了藩国。

当今官家的几个兄弟,尤其是到了年纪,该出宫开府建衙的赵佖,最多也就是郡王,会得到一座府邸,按月的俸禄,不再有封地,庄园等等。

这会儿,庆寿殿偏房。

赵煦与孟皇后正在低声说着话,就看到一阵脚步声,还有赵似的嘟嘟囔囔。

“我要见官家,有急事,再不让开我去找小娘了……”

“殿下,轻声一点,皇子殿下正在睡觉……”

“……我就要见官家,你去通传!”

接着,陈皮似乎低声说了几句,然后就出现在门口,探头向里面看了眼,见到赵煦看过来,这才一低头,悄步走近。

见赵权还睡的很熟,神色稍缓,走近与赵煦低声道:“官家,是十三殿下,急着要进来。”

赵煦已经听见了,道:“外面怎么样了?”

陈皮跟随赵煦日久,自然明白赵煦的意思,道:“暂时没有动静,应该安抚的差不多了。”

赵煦一笑,道:“那就好。叫赵似进来。”

陈皮应着,缓步退出去。

不多久,赵似就冲进来,看着摇篮,连忙放低脚步,来到赵煦跟前,犹自激动的道:“官家,我不要封王了,我要封侯,将来率领两万骑兵,纵横千里,锋锐难当,无可匹敌,为官家开疆拓土!”

孟皇后看着她,微笑不语,伸手轻轻晃了晃摇篮。

赵煦一直知道这小家伙有这样的想法,故作思索一阵,道:“封了王,就可以有自己的官衙,自由自在,你是朕的兄弟,也没人敢欺负人,一辈子注定舒舒服服,荣华富贵。可要是去当什么将军,那苦头不是一般人能吃的,就说起码,纵横千里,不眠不休都得几天几夜,你的话,大腿非被磨去一半不可。”

赵似顿时身姿笔挺,鼓着脸,道:“官家不要小看人,我在武院也经常起码,一点事都没有。再说了,童子军经常有比试,我都是名列前茅的!”

这些赵煦自然是知道的,支着头,与他对视,道:“你来找朕,就是让朕不封你为王了?”

赵似道:“我要做将军,我要跟着祁唐侯去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