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难。
而在书房里的贺轶听得十分清楚,他坐在椅子上,神色悠闲,抱着茶杯,嘴角带笑的慢慢的喝着茶。
外面的气氛,却逐渐走向失控。
刘志倚读完,神色铁青,在纷乱在大喝道:“巡抚乃是朝廷举荐,官家任命,权责中有任免所辖诸路的大小官吏,你们休想乱来,胆敢抗命不尊,本官就对你们不客气!”
应冠虽然在大吼大叫的起哄,但余光一直在观察四周,眼见那些侍卫蠢蠢欲动,刚想要改变策略,栾祺突然又说话了。
“你要对我们怎么不客气?”栾祺冷哼一声,一甩手,老脸上都是‘你动我试试’的挑衅。
‘蠢货!’
应冠心里大急,他真怕把贺轶逼急了,走出什么令他失控的事情。
他神色变幻,刚要说话,后面一个人突然大喝道:“来人,将县兵、衙役叫来,将贺轶抓起来,关入大牢,等候朝廷处置!”
“对,抓起来!抓起来!”
应冠脸角狠狠一抽,真想回头给说话的人一刀,抓钦差形同谋反,你们是嫌命长吗?
刘志倚本来还觉得抓他们有些牵强,现在却是抓到实实在在的把柄了,猛的大喝道:“反了反了!居然敢对钦差不利,来人,将他们所有人给我锁拿了,胆敢反抗,就地格杀!”
“是!”
侍卫押班大声应命。他们来自京城,足足五十五人,在江南西路一切都听命贺轶,根本任务就是保护贺轶,出手是毫无阻碍。
五十多人迅速拔刀,冲了上去。
“住手,我是朝廷命官,你们不能拿我!”
“刘志倚,你才是谋反,我是朝廷命官,没有朝廷的命令,你不能抓我!”
“放开我放开我!贺轶是乱命!”
“县兵!县兵,快叫县兵,贺轶谋反了,快来平叛!”
应冠心里太后悔了,后悔叫这帮人来,一点脑子都没有,这个时候居然还敢叫县兵来,是要坐实他们谋害钦差,谋逆不赦的罪名吗?
眼见有禁卫扑过来,要给他套上镣铐,他急的满头大汗,连忙抬头看向刘志倚,大声道:“刘参政,凡事好商量,我们并非要与巡抚作对,有什么事情,大家坐下来商量,都是可以谈的……”
“不用!”
台阶上,栾祺一摆手,严肃庄重,弹了弹衣服,道:“让他们抓,我们行的正,坐的直,不怕他们抓。等朝廷派人来,我要好好告他贺轶一撞,看他怎么收场!”
应冠更后悔了,这栾祺难怪这么多年还只混了个知县,就是踏马的傻子!
这都要被抓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这栾祺居然还分不清轻重!
第四百零八章 狗急跳墙
栾祺说完,就有两个禁卫冲上来,一个反手就将他制住,镣铐加身。
栾祺怡然不惧,冷哼一声,冲着刘志倚喝道:“抓我容易,想我出来,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你还想出来!’
刘志倚扫了他一眼,心里嗤笑,目光主要盯着应冠。
虽然栾祺跳的最欢,冲锋陷阵,但刘志倚等都知道,这个人才是江南西路最大麻烦以及背后捣乱人。
应冠脸上冷汗如雨,神情慌乱,也不管后面那些叫嚣着‘县兵’的人,竭力抬头看向台阶上的刘志倚,大声道:“刘参政,此事大小你心里清楚,你现在罢手,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以后有什么事情,咱们都好商量,不就是丈量田亩,清查人口吗,我帮你……”
刘志倚面无表情,等人都拿住了,直接喝道:“全部押送附郭县大佬,没有巡抚的命令,任何不得接近,放人!”
“是!”押班抬手,旋即犹豫了下,上前低声道:“刘参政,这里毕竟不是京城,他们有的是办法。”
刘志倚瞥了他一眼,点头道:“出去剿匪的刘都头晚上就能回来。”
押班顿时放心,刘都头手里有两千人,只要回来,就没人能翻得了天!
“刘志倚,你会后悔的!”
“我我我要去京城告你,你们这是乱命,随意羁押朝廷命官,这是谋逆!”
“对,是谋逆,诛九族!”
一群人跟着大喊,倒是应冠满脸焦急,心头慌乱,心里还在飞速的想着办法。
栾祺则一脸从容,大义凛然,慷慨自如模样。
直到一大群人被押走了,院子里才算彻底安静下来。
刘志倚跟随去大牢,直到安排妥当了,这才回来向贺轶复命。
贺轶正在翻看公文,听着刘志倚的汇报,头也不抬,道:“我知道了,等刘都头的两千人回来,归你直接统帅。”
刘志倚应着,继而忧色的道:“中丞,虽然拿下了应冠,栾祺等人,但各府州县未必就会听我们的,他们盘根错节,在这里经营了数十年,不是抓几个人就能解决的……”
贺轶道:“我知道,你盯紧了。”
刘志倚完全不知道贺轶在打什么算盘,想着这么多人被抓,外面肯定会炸开,他还得去盯着,只得匆匆离去。
果然,首先乱的就是附郭县。
附郭县的大大小小官员,士绅,不知道在谁的召集下,在各处酒肆茶馆聚集,都是说这件事。
“他贺轶疯了吗?”有个一脸怒容,大声呵斥。
“这么多朝廷命官,岂是说抓就能抓的,没有朝廷诏令,这就是乱命,是大罪!”
“我看他狗急跳墙了,居然敢用这样的手段!”
“诸君,听我一言,这贺轶既然自己找死,我们就成全,先联络我江南西路的各级官员,让贺轶放人!”
“不够!我们都是功名在身,有资格上书的人,先给御史台,刑部,吏部写,再给朝廷写,再给官家写,我就不信了,朝廷能容忍贺轶这般矫命乱来!”
“不止,我们去请林逸先生,他与苏相公乃是故交,请苏相公出面!”
“不错,苏相公虽然致仕了,但他是还是宰执,章惇还不是!”
一群人义愤填膺,高声附和,各种‘决议’飞速形成,在附郭县以及整个江南西路传播。
还不到晚上,附郭县就议论纷纷,巡抚衙门更是收到了十几封信。
刘志倚头上冷汗涔涔,一边擦着汗一边说道:“中丞,不少府州县来信,说没有主官不行,他们做不了主,请中丞将他们的主官放回。”
贺轶抱着茶杯,悠然一笑,道:“早就料到了,不着急,让他们继续跳。”
刘志倚总觉得贺轶从昨晚到现在就怪怪的,忍不住的道:“中丞,您是江南西路的巡抚,真要是乱起来,朝廷肯定第一个问罪于您。再说了,真的要是乱了,后面很难收拾,‘新法’本就举步维艰,再乱,朝廷都难以再插手……”
贺轶看了他一眼,笑容越多,道:“我有分寸,你看紧了,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通知我。”
刘志倚见贺轶还是不肯说,便没有继续追问,思索再三,道:“中丞,地方制度本来丛丛制衡,只是拿了知府知县这些怕是没用,想要推动‘新法’,还得做更多……”
贺轶微微点头,道:“朝廷正在逐步的裁剪冗官,削弱制衡,明确权责,解决地方官吏的人浮于事,或许,我们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