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8 章(1 / 1)

宋煦 官笙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张……”

在不远处,有一个中年人,满脸严厉,坐在马车上,看着下面的年轻人,淡淡道:“你这次要是再不中,就不要回来了。”

年轻人脸角痛苦,还是抬手道:“是。”

中年人放下帘子,道:“走。”

年轻人目送他父亲的马车,表情越发痛苦。

贡院大门内,李清臣与沈括立着,看着外面的人群以及陆续进来的士子。

沈括看着眼前的人间百态,摇了摇头,感慨的道:“老了,我仿佛记得,当年我们家也是这样的,对了,后来放榜的时候,不少人拉着我,要与我结亲,呵呵……”

一旦中了进士,不止是本人飞黄腾达,前程远大,还意味着家族地位也将得到巨幅提升,步上新的台阶。

李清臣成亲比较早,中第比较迟,没有沈括这样的感慨,心底却清楚,他能在韩家立足,也是进士及第之后的事情了。

沈括眼见着进来的人越来越多,忽然说道:“你觉得,今年三甲会是谁?”

在进士及第前,其实该有的声名基本都有了,很少有黑马出现。

比如嘉佑二年那次,苏轼,曾巩等人应试之前已经文名传天下,主考官们基本上能判断一甲以及二甲前十名了,出入并不大,区别就是具体的名次。

李清臣想了想,道:“毕渐,赵谂不出意外应该能进一甲,殿试的时候,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沈括点头,道:“殿试,估计主要考的还是新法问题,希望他们不要乱来。”

殿试之中出现幺蛾子不是一次两次了,最近一次就是元祐六年的宗泽,这位在‘旧党’把持朝政的情况下,大肆抨击官员贪渎,指责吕大防等人全面废除‘新法’,最后不止状元没了,三甲,二甲都没了,只得了末等,如果那不是殿试,怕是进士都没了!

李清臣听着,眼神微动,他心里浮现了好几个问题,准备在殿试上,好好问问即将及第的新科进士们。

第三百章 官场百态

贡院。

万余名士子在贡院里千姿百态,各有模样。

不知道多少人头上渐渐出现冷汗,难以下笔。

这些题目,与他们以往了解,练习的完全不同。

少了大量的传统内容,增加了更多的‘六艺’以及‘新法’内容,经义被大幅度压缩,侧重于‘务实’。

对于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年轻士子来说,哪怕‘新法’运动轰轰烈烈,却还是无法在字面上形成一个相对完成的答述。

尤其还要揣摩当朝这些相公们,尤其主考官的心思,着实增加了难度。

这第一天,考的是‘诗词歌赋’,着实难倒了不少人。

李清臣,沈括不时在考舍间来回走动,观察这些士子,在头一排的毕渐,赵谂等人奋笔疾书,神情不动,显得镇定自若,自信满满。

李清臣与沈括特别注意这两人,李清臣见两人神情泰然,与沈括点点头,继续巡视。

刚走没多久,就看到一间考舍,仿佛没人。

沈括疑惑,向前走去,目光越过考舍的门,就看到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坐在椅子上,飞快落笔。

沈括怔了怔,回头看向李清臣,低声道:“今科有这么小的神童吗?为什么我没有耳闻?”

李清臣看了眼全神贯注的赵佶,拉着李清臣走了几步,低声道:“十一殿下,被官家关在这的。”

沈括对赵佶也是有所耳闻,尤其那次在大街上将数万铜钱泼下去,羞辱商户,着实令官家、朝廷没脸。

沈括想起赵佶已经被贬为庶人,暗自摇了摇头,没有多说。

“这是什么题目,我不考了!”

忽然间,一个考舍有人发出怒吼,直接掀翻了桌子,开始踹考舍的门,要冲出来。

四周的礼部官吏,禁卫迅速出动,将这个人控制住。

这个年轻人被禁卫控制着,捂着嘴,堵在考舍内。

前前后后的考舍都惊动,不少人伸出头眺望。

“热闹有你们的前程重要吗?继续考试!”

有个吏部郎中大步巡视,沉声喝道。

一众人心头凛然,纷纷缩头回去,强压心底好奇,继续落笔。

李清臣,沈括赶了过来,看着双眼通红,胸口激烈起伏,犹自愤怒不定的考生,两人表情都不好。

每年科举都会出现种种事情:有人没进贡院就给同科竞争对手下药下毒买凶杀人;有人刚进贡院,忽然掉头,大喊着‘我辈蓬莱人,高歌笑孔丘’大步离去;有人在考舍里忽然发狂,纵火要烧了贡院;有人突然病倒昏迷,有人疯疯癫癫,有人痴痴傻傻,有人失禁,有人呕吐……

当然,也有眼前这样的,怒撕考卷,发泄心中不平。

他这么做,不管是清醒还是一时冲动,都已断绝了仕途。

李清臣打量他一眼,挥了挥手。

禁卫当即强行带着他,扔出了贡院。

随后,有礼部官员,拿过应试名录,在这个人名字是划了一个×,备注:应试发癫,取消资格。

平息这件事后,沈括随着李清臣继续巡视,摇了摇头,道:“而今空谈盛行,务实者寥,章相公这些题目,怕是要引出不少问题。”

大宋现在文道昌盛,司马光等人重经义,轻实务,所以科举题目一如既往,注重经义,空谈为上。现在章惇大幅度压缩经义,岂会让那些苦读圣人经典,善于剖析经义的士子以及他们背后的人接受?

李清臣面色平淡,道:“他们读书能荣华富贵,于国于民又有何益?”

沈括本身就是一个‘科学家’,最是注重实务,走了几步,忽然说道:“阅卷的时候,得慎重。”

李清臣神色微凛,轻轻点头。

这一届的科举,注定会出现诸多问题,如果他们在阅卷上出问题,被人抓到把柄,那朝廷就真的被动了。

贡院内再次恢复平静,静悄悄的,外面却不安宁。

那个被扔出去的考生,愤恨不平,冲着贡院大门怒吼:“祖制不存,奸佞横行,呜呼,我大宋悲矣……”

门外等候的家长们吃惊的看着他,纷纷躲的远远的。

但凡有些经验的都知道,被扔出贡院,就等于被革除功名,再难入考,这样的人,不能靠近!

但这令一些家属更加焦躁,不安,双眼紧紧盯着贡院大门,恨不能冲进去。

另一些下人,更是握着手里的沙漏,一点点的计算时间。

贡院内外都在焦虑,各有期待。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终于等到考试结束,结束的锣鼓声在每条考舍路上响起。

考生们表情万千,迤逦的出来。

贡院门口的人,迅速迎上去,开始关心他们考的怎么样。

有的从容淡定,自然令家长们高兴,多加鼓励;有的面无表情,令家属揪心,却也不敢多说;有的垂头丧气,迎来家长们的严厉指责,翻旧账的破口大骂;有的则破罐子破摔,直接扬长而去。

早有文名,备受重视与期待的毕渐,在一众家人的簇拥下,十分坦然,